《原子之心》吸引我的,不是性感机器人,而是他们喊我“同志”!

《原子之心》吸引我的,不是性感机器人,而是他们喊我“同志”!

00:00
15:05

你有没有想过,苏联没有解体会如何?


想象一下吧,高耸的未来主义高大建筑插满红旗,“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直入云霄、街道是红旗的海洋、无数声的“同志”响彻云霄,这是多么一个充满了硬核和浪漫的场景!

而这一切,如今已经真实地呈现在你面前!

,时长01:00

最近,俄罗斯开发商 Mundfish 推出了一款第一人称科幻射击冒险游戏《原子之心》,游戏一上线就火得一塌糊涂,Steam平台上获得89%的好评,成为今年最火的3A大作,甚至火到引起了乌克兰政府的注意,呼吁要抵制它。

当然,对于中国玩家来说,这个游戏除了制作精良,还让人非常感动,因为有人居然在游戏里,叫你同志!这是中国玩家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大家纷纷评论:“这游戏艺术成分很高!”“谁能拒绝被叫100次同志呢?”“在一句句达瓦里氏中迷失自我……”


那么,这到底是是怎样一款游戏,又传达出怎样一种情怀呢?



《原子之心》的背景设定,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1955年的苏联。


在这个时空中,两位顶尖的苏联科学家——迪米特里·谢切诺夫和查里顿·扎哈罗夫,研制出了一种名为“聚合物”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且能够承载复杂的神经信号,可以让机器人执行更加精确的指令,甚至直接向大脑植入各种复杂的知识。

▲70年代苏联街景


这种新技术的发明令苏联的机械科技有了飞跃的进步,很快击败了纳粹德国。尝到科技进步甜头的苏联,开始深入研究“聚合物”,在一款名为“Kollectiv”的人工智能加持下,很快就在各大前沿科学领域全面赶欧超美,打垮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资本经济体,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科技进步给苏联带来了巨大变化,让苏联成为了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世界:和谐的社会和美丽的环境;城市秩序井然,阳光洒在公园和城镇广场上;科学技术进步,机器人被运用到了社会几乎所有角落,清洁工、护工、警卫及林业机器人等民用机器人比比皆是。人民被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在大街上散步、观光、拍照、自由地学习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本不用去当打工人996。

但是在1955年升级“Kollectiv”2.0时,其原本控制的机器人突然失控,开始疯狂攻击人类。玩家扮演代号为“P-3”的克格勃特工,负责调查该事故的背后的阴谋。

说实话,这种机器人叛变,人类奋起反抗的设定,并不新鲜,属于被已经玩烂的梗,但为什么原子之心还能被万众瞩目?


就是因为游戏里面充斥着浓厚的苏联味,全面展现了苏联美学。



比如,游戏一开场,我们就会被摇曳的旗帜与热烈的游行队伍所震撼,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我们已经是3A大作骨灰级玩家,折么巨大的场景和恢弘的气势,也是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的。


哪怕没有上过政治课,当我们看到顶天立地的革命导师列宁塑像,看到挥舞着镰刀斧头的雕像,看到整齐划一的红旗海洋,听着无处不在的“达瓦里希”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赞叹:太酷了!



随着游戏流程的推进,我们就会依次探索游戏的各种细节,感受到海量的环境冲击。

比如,各种各样的苏联式建筑,这种建筑属于斯大林式建筑和苏联独有的“未来主义建筑”混合体,足够强大,足够特殊也足够怪异,给人一种非人类为之的震撼感觉,却又非常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


至于机器双子姐妹花,更是成了无数宅男的心头好,虽然只是一个铁皮人,没有美颜没有化妆,更没有性暗示,但却仍以毛式性感击穿了我们的内心,原来铁皮也可以这么诱人?

还有无处不在的红五星、经典的“赫鲁晓夫楼”、革命英雄纪念碑、墙上的宣传海报、象征着无产阶级的镰刀斧头,乃至战利品中的炼乳和伏特加,再配合歌曲《 Звёздное лето 》,让玩家仿佛重返苏联时代,置身于一片镰刀斧头辉映的浓厚氛围中。



这个游戏以无处不在的史诗感,在刻意地提醒玩家,世界曾经真实存在过这么一个无产阶级的“联盟”。


当我们看到如此发达、如此美好的苏联时,不由发出感叹,如果苏联没有选错路,是不是也能像游戏中那样发达?

▲太空争霸时期的苏联海报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苏联在冷战中败得一塌糊涂,苏式美学被抹黑了几十年,苏联人在游戏和电影中的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有野蛮的哥萨克、冷酷无情的政委、草菅人命的内务部人民委员会,还有一手伏特加一手AK冲锋的灰色牲口,虽然被称为“战斗民族”,但这个名号本身就暗含着一种粗鄙和没文化的嘲讽。


而《原子之心》展现的这一切,无疑是在向世界证明,苏联主义美学,同样不输于西方体系下的音乐和艺术,宣扬共产主义的文艺作品,同样可以很优秀,而且,很炫酷!



不得不说,这些无处不在的共产主义元素,至今仍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息息相通,既让中国人新鲜,又让大家感到无比亲切,所以,这个游戏才会让中国人如此有好感,有共情,这是任何其他西方国家游戏都做不到的。


有人说,这个游戏是“精苏”游戏,代表俄罗斯人对苏联的缅怀,因为游戏中充满了制作者关于苏联宏大叙事的展示和对苏联科技的的崇拜。



但也有人说,这一个游戏,是黑苏的游戏。


比如,城市场景宏大,但降落后却发现,地上残破荒凉,雕像布满灰尘铜锈。



比如危机爆发后,各处的监控摄像头和无人机基站,对居民开始了高效的屠杀。



还有无处不在的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甚至在机器人上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磁悬浮列车的机器人同于人工智障,明明车站的人都死了,没法售票了,机器人还在说“你没有票,所以不能乘车”,然后说“残障人士和孕妇可以免票,我看不出您怀孕了,请你出示妇科医生的证明”,最后发现主角是克格勃,马上画风一转“这是人人平等的苏联,作为一个合格的苏联公民,你不能耍特权........但我从你的制服看出,你执法官员,所以你有权免费乘车”。



这简直是游戏版的“苏联笑话”!

所以,与其说游戏是对苏联的讴歌,不如说是对苏联的一种悼念,既对曾经苏联所代表的强大意识形态进行赞美,又对苏联带来的体制僵化和物资紧缺进行了反思,简单来说,这个游戏就是一个华丽的苏联cosplay,拿着红色巨人的骨骸跳舞罢了。


所以,从这个游戏当中,我们就能发现当今俄罗斯人对苏联的“拧巴心态”。


我们都知道,对俄罗斯人来说,苏联无疑是俄罗斯最强大的时期,最高光的时期,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军队总兵力曾达到365万人,拥有的战略战术核弹头多达27000余枚,其数量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苏联长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苏联科技发达,人类的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个空间站,第一颗人造卫星,都是苏联实现的。苏联在全世界的盟友多达55个,比美国还多,对抗整个西方世界不落下风。


所以说,在那个时代,苏联跺跺脚,全世界都要颤抖。



但是现在呢?看看俄罗斯,只能依靠能源出口、武器出口等作为自己主要的外贸渠道,一半以上收入来于出口能源,整个国家GDP还不如中国广东省,国际地位衰落,军队拉胯,打一个乌克兰打了一年还没结束,连波罗的海三国这样的小不点都敢指着俄罗斯的鼻子骂。



所以,在内部国力不断下降,外部不断被西方国家围堵,整个国家尊严不如苏联时候,俄罗斯人当然会怀念苏联时代当世界一极、社会主义中心的时候了,怀念那个曾经的帝国荣光。2022年12月6日,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称,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怀念苏联时代,其中21%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时代拥有光明的未来、稳定及安宁。


但是怀念归怀念,大部分俄罗斯人,如果让他回到苏联时代,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的


但是,苏联对普通俄罗斯人,伤害也是巨大的,因为在苏联后期的体制下,财富集中在国家和少部分阶层手里,轻工业发展滞后,百姓物质条件严重得不到满足,买个日用品和食品都要排很长的队。


所以对大多数苏联人来说,国家荣光固然可以带来荣誉感,可以供茶余饭后消遣,但前提是,你要有茶有饭啊!当国家地位和生活质量发生冲突的时候,可能更多人选择的是生活质量。

所以他们嘴上说说怀念苏联可以,但是万万不会同意回到苏联时代的。所以俄媒一针见血指出:“他们并非真的想倒退回到苏联,他们仅想生活在一个幻想式的国家里而已。”

同时,因为现在的俄罗斯政府,正是当年推翻苏联的主力和受益者,既不希望苏联复活也不希望宣传苏联的伟大来衬托自己的不足,所以黑苏联最多的,反而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政府。比如俄罗斯前总统及前总理梅德韦杰夫就说,过去(苏联)那种不顾人民死活的现代化、“给国家争面子的现代化”“领导人对军事威力的崇拜的现代化”以及为了“炫耀帝国光荣的现代化”,所有要让民众成为所谓的“国家成功”受害者的发展模式,都被实践证明背离了人类文明。哪怕在俄乌战争前普京的电视讲话中,也充满了对列宁和苏共的批评。


这种拧巴反映在文艺作品上,就是一方面怀念苏联强大,一方面又黑苏联,比如近些年俄罗斯拍的军事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布列斯特要塞》、《勒热夫之战》等等,都是既弘扬苏联红军的伟大和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又抹黑苏联高层的官僚主义和残忍。


也许,《原子之心》就是俄罗斯人这种拧巴心态的最新作品,它怀念的是那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苏维埃政权,黑的是那个穷兵黩武、体制僵化的苏联。


毕竟,没有人会比俄罗斯人更了解苏联,苏联对俄罗斯人来说,不仅仅是曾经的帝国,还有苏联的崩塌和历史的伤痕,以及,为每个俄罗斯人留下的反思。


对苏联美化也罢,丑化也罢,对中国人来说,恐怕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头的那段对话。


在主角走上街道时候,感叹道:

“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嘛,感觉在中国一样”。


“你,难道去过了”?


“我哪儿没去过呀?那什么,好像中国没去过”。


“说起来,3826号设施,离我们的中国盟友好像也不远了”。


“是啊,我喜欢他们那股劲儿.......嗯,总之,听说那是个好地方”。


“的确如此”!



很多人玩到这里,都很感动,但又觉得很突兀,难道在另一个时空的1955年,中国也是苏联的盟友?


其实,这是借古说今而已。


1955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经签订5年,中苏处于蜜月期,关系密切。


而现在,游戏制作的时候,恰逢俄乌战争,俄罗斯面对西方世界的集体打压和威胁,而只有中国,拒绝和西方站在一起参与制裁,而是与俄罗斯保持正常贸易往来,为俄罗斯的生存源源不断带来血液。


所以,你以为游戏是在说1955年的历史的时候,其实游戏制作者想表达的是现在,现在那个已经强大到俄罗斯需要仰视的“盟友”。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看似喜气洋洋的对话,背后却是深深的伤感了。曾经的小弟变成了大哥,谁心里没有一丝酸楚?毕竟,苏联早已解体,扛起共产主义大旗的,反而是中国,也许制作者明着是说中国,其实是在暗示,在当前的时空,恐怕真有可能把游戏中的“社会主义繁华”变成现实的,只有中国。



因为中国才真正“有那股劲”。“那股劲儿”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早在网上流传的那句话,就是“那股劲儿”的真正诠释:


“嗨,同志,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当然,和游戏《原子之心》中不一样的是,中国的火种,燃烧的不是“原子之心”,而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兼济天下之心,是“世界大同”之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歌看海的人

    胡扯蛋,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谁会因为被叫同志而感到亲切激动?你在大街商场公共场合会叫同志吗?这个称呼的亲切感留在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或更早的建立新中国之前。

    1397326crdq 回复 @听歌看海的人: 叫同志不亲切只是因为你不懂,没有觉悟罢了

  • 听友414482550

    苏联的过去说明了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