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好一孩生育的“基本盘”

巩固好一孩生育的“基本盘”

00:00
04:2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发钱奖励生娃不能只给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缩的主因。对此,她将提交《关于重视一孩生育支持的建议》。

这戳中了很多网友的心。近段时间以来,各地支持生育的政策密集出台,但主要聚焦点都在二孩、三孩上,对于一孩生育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比如,杭州拟向二孩、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20000元;沈阳拟向三孩家庭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云南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育儿补助……

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生育问题的严峻性日益浮出水面。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3,已经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1.5的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56万人,首次跌破1000万,人口出生率仅为6.77‰,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双双创下1950年以来新低。此外,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出现了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种种指标显示,中国的人口增长迎来了重大转折。

鼓励生育,成为全社会绕不过去的话题。那么,如何让年轻人多生孩子?

许多地区不约而同地将政策投入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奖励支持,这可以理解。既然要鼓励“多”生,那么只生一孩还不够,二孩、三孩才是相对来说“更多”的孩子,因而自然要把着力点放在鼓励生育二孩、三孩上。

但是,这类做法的逻辑起点必须是:人们生育一孩的意愿已经足够强烈了,这时再来鼓励生二孩、三孩,才能水到渠成、卓有成效。如果连一孩都没有,何谈二孩、三孩呢?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从2019年至2022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52下降到1.07,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可以发现,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生育一孩并不像过去所想象的那样“理所应当”,而是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在一孩生育率不足的情况下,提倡生育二孩、三孩,未免有些凌空蹈虚、不切实际。正如贺丹委员所提到的,一孩生育作为保持和提升总体生育水平的“基本盘”,实际上被忽视了。这不仅会抑制广大家庭的初育意愿,也将对再生育意愿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影响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提出重视支持一孩生育,反映了对当前人口形势的深刻认识,是有针对性的务实建议。

此外,一项政策作用的人群范围越大,效果自然越好。毫无疑问,有可能生育一孩的家庭数量,要远远多过可能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数量,将一孩生育的“基本盘”巩固好,不但是更为基础的工作,也更具可行性。

具体怎么做?贺丹提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既要服务鼓励生育的全局,以促进青年职育平衡为核心,针对“没人带”“养不起”“生不出”等重点问题,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通过税收减免和购房购车优惠等全面降低家庭育儿成本。也要有所倾向性:消除政策的孩次差异,从全周期、全过程的视角设计生育支持政策措施,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着重改善家庭初次生育养育的过程体验,提高一孩家庭生育的获得感和再生育意愿。这些措施和思路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做好对生育一孩的支持、服务,让公众抛却围绕生育的种种顾虑,拥有更好的生育、养育体验,年轻人自然就想生、敢生了。这何尝不是对生育二孩、三孩的鼓励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