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建议‘特定条件下应支持未婚女性冻卵’的提案话题又上热搜了?那挺好的,我希望大家能够对这样的建议进行一些讨论。”
3月3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说,自己今年拟交的提案中就有一件是关于此事的。徐丛剑强调,自己所说的允许未婚女性冻卵的前提,一定是要求冻卵的女性有医学指征问题,或者个人有极特殊的情况。这意味着,即使这条提案能够成为现实,影响的也只会是极小一部分人。
徐丛剑表示,鼓励大家生育,更重要的一点是将正确的生育观、家庭观、人口观纳入到素质教育中,甚至可以从中学开始,从基础上去树立一个正常生养的社会认同。
为何目前我国不允许给未婚女性冻卵?
徐丛剑:存在技术和伦理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中明确,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2019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督促辅助生殖机构和从业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为准则,以医疗为目的应用辅助生殖技术,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技术滥用,防范技术实施风险。
国家卫健委还在2021年1月公布了对政协委员彭静《关于赋予单身女性实施辅助生育技术权利,切实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权的建议》的提案答复,其中就“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给出了三点原因。
国家卫健委当时答复称,目前,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主要考虑几方面因素。一是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女性卵子冷冻技术是有创性操作,技术实施难度大于冻精,危害女性健康。35岁以上高龄孕产妇发生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加,为单身女性冻卵有进一步延后女性生育年龄的可能性,不利于保障女性和子代健康。二是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卵子冷冻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子代安全性仍然需要长期随访资料进一步证实。三是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超出医学指征、将辅助生殖技术作为商品向健康人群提供,会不可避免地促使以盈利为目的导致技术滥用。
徐丛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对未婚女性冻卵存在技术和伦理风险、不能全面放开的观点,与国家卫健委此前公布的答复基本吻合。
“比如说其中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如果允许随意冻卵,有些人把卵子冻起来,到了50多岁甚至更大年龄的时候再生育,别说身体是否能承受,还要面临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家长就离世的风险,对孩子和家庭来说这都是不稳定因素。”徐丛剑表示。
如何界定“特定条件”?
可组成“伦理合议小组”讨论
但徐丛剑同时认为,对于一些有特定条件的未婚女性,是可以在是否允许冻卵问题上“开口子”的。
“我之前遇到过一名相对大龄的未婚女性,她说自己希望冻卵。她当时要被派到高原上工作几年时间,考虑到如果生育可能分散工作精力以及如何育儿等具体问题,她觉得那段时间不适合生育,但是她自己又不打算未来不要孩子,所以希望能够冻卵。”徐丛剑说,这种情况在我国现行要求下是不被允许的。就这个个案分析,从事业上来说,她肯定不希望错过工作机会,但是从生育上来说,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掐灭她的希望。
徐丛剑说,另外一种“特定条件”就是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比如一些年轻女性患有肿瘤、血液病等疾病,需要进行放疗化疗,未来可能影响她的卵子质量进而影响生育。徐丛剑建议,应该允许这部分女性提前冻卵,给她们保留未来生育的权利。
对于允许冻卵未婚女性的“特定条件”该如何界定,徐丛剑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条件肯定不能太宽泛,但是又需要给一个出口。一方面是看希望冻卵的单身女性的身体条件,比如她确实患有一些疾病,即将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那化验结果等身体指征都可以作为“特定条件”的判定标准。
“另一部分有生育意愿的未婚女性,但是因为某些非身体原因而需要冻卵的,判断起来会比较复杂,我觉得可以成立类似法院‘陪审员’或‘合议小组’这样的形式,然后由相应的机构来做最终决定,对是否允许该未婚女性冻卵进行判断。”
对于有网友质疑“冻卵是有钱人才做得起的选择”,徐丛剑对红星新闻记者说,冻卵确实需要一定的费用,会存在有些人做得起、有些人则没有经济条件完成的可能。“这就需要再去探讨一些方式,比如对那些没有经济条件,又符合特定条件、确实有冻卵需要的未婚女性,可以尝试社会救助等方式。”
如何鼓励生育?
应将正确的家庭观生育观纳入素质教育
徐丛剑表示,我国目前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我提出的允许特定条件未婚女性冻卵的建议,并不是为了迎合这个政策,我认为它本身起不到鼓励生育的作用,它只是维护了一部分希望生育、但是暂时没有办法生育的女性的权利。”
那么应当如何鼓励生育?徐丛剑表示,自己在去年就已经提过相关的提案,建议将建立正确的家庭观、生育观、人口观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中,甚至从中学就可以开展。
“之所以建议从中学期间就开始,是因为一个人到了大学之后,他的很多观念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很难再去改变。从中学开始鼓励大家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生育观、人口观,可以从整个社会氛围上起到鼓励生养孩子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吴阳 实习生 苗睿 北京报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