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
冷战是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1947年4月16曰的一次讲话中首先提出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为此写了一系列文章。从此冷战一词开始广泛流传与使用。冷战成为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专用名词,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
冷战一直是各国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持续时间长、涉及到囯际关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冷战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今己有五十余年。美国学者对冷战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出版了大量相关著作,并形成了多个学派。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以及前苏联对于冷战也有相当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们从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国家战略和领导人的作用等多种角度剖析了冷战。中国的学者对冷战的研究相对而言起步较晚,并曾受到苏联观点较强的影响,但是也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的冷战史研究迅速深入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学者们可以对冷战的产生、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其领域大为扩展;第二,冷战的主要当事国美国,特别是苏联公布了一批有关的档案文献,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新解密的原始资料,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第三,多国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并有某种方式的研究合作,使研究更为客观和全面。冷战的结束,导致对冷战史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由于冷战思维在继续影响国际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从冷战史的研究中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史论结合,以史为主,论在其中;研究冷战史,冷战的起因是关键。中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专设附录进行评介和论述。第二,注意历史文件的调查与论证。特别注重美国和前苏联的官方文件,包括外交战略、政策。第三,国家内政与外交的关系。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基础外交是国内政治和政策的延续。同时注意国际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对美苏外交的影响,把美苏和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关系置于国际政治格局之中。第四,对比分析。冷战主要在美国和苏联、北约和华约之间进行,双方都有自己的战略与政策。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以加深对冷战的认识。第五,突出重点,个案剖析。冷战涉及的面广,内容极为丰富。一个研究项目不可能把冷战的方方面面都搞清楚,一本冷战史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些具有特别意义和带有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与事件进行分析和阐述,力图做到点面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D关注美苏两极、北约华约的对抗,重点是意识形态的对立、经济竞争、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欧洲和中东地区是关注的焦点。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和连绵不断的中东战争作为重点进行了阐述,因为它们险些把人类带进核战争的深渊。第六,在广泛研究与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成果基础上,力求从新的视角进行探索、对冷战做出较为准确、令人信服的分析和结论。总之,本书试图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来阐述与分析冷战的产生、发展和结束。
感謝播主,這書在淘寶,京東上出售的內容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