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红,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
在医院里,医生总是想给患者“最好的治疗”,这通常意味着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技术和药物。但先进的医疗技术并不总是能把病人从死亡手里抢救回来,在实际治疗中,因为不同的科室划分,一个病人接受到的医疗技术是碎片化的,病人的痛苦总是“被切成一块一块”。
作为肿瘤内科医生的宁晓红时常会陷入面对病人的痛苦自己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中。带着这样的困惑,宁晓红从2012年起赴新加坡、英国等地学习安宁缓和医疗,并回到协和医院开始推广。
让病人有尊严地面对死亡,这不仅意味着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也意味着即使在病人无法医治、一定会走向死亡的时候依然施以援手,陪着病人与家属一起面对这个过程。在宁晓红看来,当一个病人有权利选择自己面对死亡的方式的时候,医学才能回归它更完整的样子。
【时间轴】
01:08 “医学就是把最好的技术、药物用到病人身上,尽可能地延长他的生命”
03:06 医生的好心建议vs患者的纠结和痛苦
06:54 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学习安宁缓和医疗
11:09 灵性痛苦:不认、不接受、没有意义
13:11 患者的意愿、家人的痛苦
17:10 隐瞒到底是保护还是伤害?医患的共同决策
18:58 “他的声音被听到了”
22:54 客观地、公正、如实地分享知识
27:27 技术的尽头不是医学的尽头
医生,你讲得太好了!我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对你的感谢,你让我知道了我的余生还可以去干点什么。谢谢!
l虚静空明l 回复 @1338369pbcb: 没有抱怨和妖魔化患者,可贵的有仁心的好医生,医生和患者都不容易,希望多些相互理解,不让资本医疗扭曲了医患关系。
人生一世,来的时候怎么来无法选择,如果可以选择走的时候怎么走,绝对是对生而为人的极大尊重啦
老老儿 回复 @珊珊说: 今天
有一本书《温暖消逝》,是关于临终死亡和丧亲关怀的书,我正在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hussarr 回复 @你好读读读读读: 刚听完《最好的告别》 很推荐
医者仁心,是医生这职业的灵魂。在患者无限无助的时候能遇见这样的医生是生命之光。
大学时有一门选修课,名字不记得了,内容是设计针对病人的统计调研量表。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老师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把死亡作为量表最糟糕的选项,不同病人对最糟糕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样的,然后他就举了直肠癌患者的例子。治好是一方面,但是生存的质量也非常重要。我上这门课已经是在十多年前了,希望医生和患者的家人都能够更加理解和尊重患者的意愿感受。让大家有尊严不痛苦的离开。
记得很多年前看tvb的剧就有临终关怀项目了,大陆的宣传需要加强,也跟很多传统观念有关,比如好死不如赖活着之类的
我相信,这是关于文明的信仰。
谢谢宁医生的分享
为老师点赞,有情怀能落地。
多么希望协和不是特例,而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