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围魏救赵:兵家智慧故事2

第二计围魏救赵:兵家智慧故事2

00:00
03:42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竞争求胜乃人之常情,但求胜之道却因人而异。有些人爱逞一时之勇,贪一时之快,迫不及待地与对方展开针尖对麦芒的搏击,这样常常置胜负于不测之地。围魏救赵的精髓就在于避实就虚,进攻敌方的薄弱环节,这往往是一种达到最佳战争效果的高效方式。公元前354年孙膑导演的桂陵之战,确实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高明的审时度势。魏国是战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魏惠王的祖父魏文侯任用李悝推行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开始改革的国家,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魏国在战国诸国中率先强盛。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外交争夺,魏国的气焰非常嚣张,以至于围攻赵国都城一年,赵国四处求救,大家也不敢得罪魏国。在这种情况下,前来救援的齐国固然是老牌的强国,但是在后来居上的魏国面前,基本没有优势可言。从战场的态势来看,魏军自然远离国工,但是齐军也是劳师袭远,双方都面临着后援不足的问题。当时齐军有八万魏军也有八万,如果长途奔袭来到邯郸城下,则魏军以逸待劳,这是典型的“敌阳”态势,成败未卜。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转换思路,让魏国军队进入齐国军队的步调。所以当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交战的魏赵两国交界之地时,实际上面临着攻敌不成但后果严重的局面,因此当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时,孙膑的制止就十分关键。孙膑的思路是给魏国军队找弱点找麻烦,打乱战场上的平衡态势。魏军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后防空虚,精兵倾国而出。所以孙膑做出攻击魏国都城的样子,魏军果然被迫离开邯郸,这就进入了孙膑的攻击火力,孙膑要的就是魏国军队在攻城不克之后又长途跋涉,这样一来就把双方的态势转化为齐国以逸待劳,于是将态势转化为“敌阴”,从而变得大大有利。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妨采取这种主动打乱对手节奏的办法。当然这需要施计人有良好的敏感性,深远的眼光和大局观,能精确地判断出敌人的弱点,确定从何处入手让敌人阵脚大乱。在孙膑的眼中,毫不设防的魏国都城大梁就是魏军的死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