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盯上只是合作社闯市场的一个坎儿

“电诈”盯上只是合作社闯市场的一个坎儿

00:00
04:14

以“某部委”编辑部名义,收取几千元到几万元的版面费;以“违反广告法”的名义,向合作社高价索赔;说是“帮忙销售农产品”,将人骗到外地,再通过签合同,收取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的服务费……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包括“电诈”在内的各色骗子盯上了农业专业合作社,让人不胜其烦。

骗子的花招其实并不新鲜。不外乎宣传收费、合作骗钱、融资骗钱等老伎俩。之前,这类骗术往往针对各类中小企业,且屡试不爽,近些年来,很多企业提高了警惕性,不料,骗子的黑手又伸向了各类专业合作社。这让人在感叹骗子无孔不入的同时,也心生忧虑,是时候提高合作社闯市场的能力了。

农村合作社成为“电诈”重点目标,与合作社根植于农村,理事长本来就是农民有关。他们早已习惯了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反诈意识不强,法治意识也有待提升,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往往进退失据,很难在“做好事情”与“避免被骗”之间权衡。

他们确实想着把事情做大,更好地对接外面的世界,但却往往搞不清“帮助”与“诈骗”之间的分界,因而总是吃亏上当。不张开臂膀,无法融入市场,而如果每一次外向的努力,都有可能被骗到,则又无疑会极大挫伤他们对市场的信任,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促使其越来越往后退。这显然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初衷相违背。

以融资难为例,合作社的特点就是起点低、轻资产,唯一的资产土地又不能拿来抵押,这就使得合作社注定在融资扩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以当下金融机构严格的审核机制而言,若非有特殊的针对性政策,一般的合作社很难拿到贷款。此前媒体亦多有报道,一个合作社奔波两年都拿不到贷款,想想看,即便是农业项目,耽搁两年,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正规渠道走不通、不顺畅,急于发展的合作社只能去找其他的合作方,而对这些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而言,成熟市场中那些规避风险的内容,比如合同如何签、约定如何公平、违约责任如何区分等等,他们还不熟悉。这些都使得农业专业合作社被“电诈”在内的骗子盯上。

也因此,当下之计,还不能简单停留在帮助合作社认识骗局的层面,而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比如,合作社融资难究竟该怎么搞?如何既能规避风险又能促进合作社壮大?如何协调发挥好银行与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这些事情总归要办,还要早办,办好了,农村、农业、农民这盘棋才有可能活起来。各地不妨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举措和融资扶持,先试点运行,如果效果好,然后再推广。

此外,作为合作社自身,也要不断提高应变市场的能力。必须明白,一旦进入了市场,就是市场主体,不仅需要学习农业经营的知识,更要学习市场的学问。这其实也都是一些基本常识,只要肯努力、下决心,再辅助一些吸引人才等方面的措施,并不难学好。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市场中适应市场。区区一些骗子,不过是农民市场化道路上的小沟小坎罢了。

市场讲什么?讲权利,每个人都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讲公平,这个事这样办不合理、不公平,就要表达自己的意见;讲程序,法定程序是这样的,你就不能随意侵夺我的利益……事实上,这些年来,已有不少合作社在市场里做得风生水起,完全没有“受气包”的劲儿了。

当下,全国已有超过220万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这无疑是一支庞大的力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民蜕变的重要支撑,合作社办好了,农村的底色亮堂了,整个社会都会更加欣欣向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