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中青年期:黄金时代的充足保障

第4讲:中青年期:黄金时代的充足保障

00:00
13:20

人生的黄金时代如何抵御风险?


喜马拉雅的听众,大家好,我是叶云燕。


在过去的两期,我和伙伴们分享了在一个人在儿童期所需要的保险方案。但是,从我们的生命周期来说,这个阶段由于没有经济能力,承担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小,所以并不作为保险的重点配置阶段。


那什么是你的重点配置阶段呢?就是你的黄金时代。基本上可以从你迈出校门,踏上职业岗位的那刻起;随着你在职场和家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你的保险方案需要动态调整来匹配自己的身价。


我在本套课程的开篇简单提及过明星创业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案例。他在20166月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那个时候,张锐的妻子有一篇叫《一个人,和他的爱》刷遍了朋友圈,那是张锐的妻子在亡夫头七那天写的悼文。


文中她说:


我曾对未来有过许多悲观的假设,如果公司破产了我怎么办;如果公司中层管理团队被全部挖了墙角怎么办;如果我先生入狱了我怎么办……


我给每一种不幸都是准备了预案。可是我从来不曾想到这种意外,就像你在京华时曾经和我说过的:“人生比小说精彩”。


在文章的结尾,张锐的妻子说:


我嫁给你的时候,你无车,无房,没有存款。


现在你走了,你还是没给我买过车,买过房,你也没有保险,没有理财,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要一个孩子。


我们从来不去质疑张锐是一位优秀的创业者,也不怀疑张锐妻子的付出。但是,我们除了冒险奋斗,是否应该给自己和家庭留下足够的安全垫?


张锐去世前,曾经接受过杂志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很焦虑,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裂怎么办。精神上的压力很快反馈给身体,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他两边的鬓角全白了,从医多年的父亲跟他说,这是植物神经紊乱。所以,所有的发生都不是偶然。


今天,我重提这个案例,是想重点提示以下三类群体:


第一类,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还没有成家立业,年龄在25~30岁。这个阶段的收入不算太高,父母可能已经退休。对于父母而言,已经不可能再次生育,那么家庭最大的风险就是“失独风险”。


第二类,创业者。事业发展的上升期,也是家庭责任最大的时候。家里有退休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


第三类,背负贷款的伙伴。如果家庭经济支柱遭遇意外,那么负债会全部转嫁给配偶。


以上三类伙伴最突出的共性就是,作为家庭的经济主力,风险集中,而且经济积累还没有那么扎实,财务上的抗风险能力不强。所以,最合适的做法是用定价低、杠杆大的方式来对冲掉小概率、大损失的人生风险。


这里有三项保险工具,提示大家关注:意外险、定期型重疾险和定期寿险。这三项工具都满足“定价低、杠杆大”的特点。


首先,来看下意外险。意外险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第一款保险产品。


意外险,就是指意外伤害险。也就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死亡、残疾、医疗费用支出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特别注意的是,意外险里的“意外”定义严苛,必须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意外能得到理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中暑、妊娠意外、过劳猝死、手术意外、潜水探险死亡等都不属于意外险承包的“意外”。


市场上林林总总的意外险产品太多了。叶老师做一个简单的提示,好的意外险应当包括两点:


第一条,意外身故和意外医疗一个都不能少。市场上有些产品只保障意外身故或全残,不保意外医疗。但一个人遭遇意外,轻伤和中等伤害的概率大,而身故和全残的概率小。如果不保意外医疗,那么意义就不大了。


第二条,看意外医疗的保额。有的产品附加意外保障责任保额很高,而意外医疗的保额很低。比如,意外医疗的保额只有500块,那含金量就低了。


那意外险的保额多少合适?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指导公告,意外险的保额应当是年收入的10~20倍。通常,我们以50万的保额为一个标准杆。即使如此,保费也不会超过200元。


意外险,是年轻人的入门首选。为什么?因为意外险的保险期限通常只有1年,这种短期型产品设计,结合本身就较低的风险发生概率,有效降低了保费投入。


说完了意外险,我们来谈谈定期型重疾险和定期寿险。


刚才我们谈到意外险中是不承包“猝死”,因为猝死通常是由于心源性疾病引发的。诚如我们开篇所说的张锐的情况,就需要由这两项工具来覆盖风险。


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那定期型重疾险就是一定时期对被保险人进行保障,定价比终身型产品更为便宜。


关于重大疾病的事例实在不胜枚举,就我们能够看到的新闻,比如魏则西事件、罗尔风波都在反复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相比失业,重大疾病更容易让一个家庭返贫。不过,在我服务客户的20年里,我深深清楚一个普遍的心态:我怎么可能生病呢。由于早期市场的认知如此,不少重疾险的产品就会和身故保障一起打包。那么,组合产品的定价肯定比单一主险的定价要高。所以,你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点要落在哪里。


回到重疾险的选择。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保额应该配置多少,以及重疾险覆盖的病症范围是否越广越好。


刚才我们提到,意外险的保额应当是年收入的10~20倍;重疾险的保额定在5~10倍。保费的总支出占年收入的5~15%是合适的。


那实际发生的重大疾病到底要花费多少钱呢?


我们看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一。肿瘤治疗方面,我国人均恶性肿瘤治疗支出已到达20万元。而在现有的医保体系下,大部分癌症治疗所需要的进口药物、非医保内材料均需患者自行承担。在部分肿瘤专科医院,自费药的比例甚至高达90%,仅仅靠医保难以维持。所以,重大疾病险就是医保外的必要补充。


根据刚才和大家分享的数据,如果你打算配置重疾险,那20万保额就是一个标准杆。


第二个问题,覆盖的病症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还真不是。


保监会规定,在内地,允许称作重疾的产品必须包含6种重疾保障: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


其实,这6种疾病就已经占我们一辈子能患上重疾的80%85%。无论你在国内哪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重疾产品,这6种重疾都是一样的。不过,你最好可以选购那些附带轻症责任的重疾险。


很多轻症虽然达不到重疾的标准,但是也是很可怕的,像单肾切除等,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也不是什么小事;其次,很多轻症都是重疾的早期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有充足的资金治疗,说不定不用发展到重疾阶段就治好了。


最后我们说一下定期寿险。


在你配置完意外险、重疾险后,基本后已经覆盖了常规的人生风险。


但是,如果你是家庭的经济主力,建议还是再买份定期寿险为好。


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则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若保险期限届满被保险人健在,则保险合同自然终止,保险公司不再承担保险责任,并且不退回保险费。


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保费低廉,杠杆率高,性价比强。


作为家庭经济主力的你,买这份保险的时候,其实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因意外而无法履行家庭经济责任,那么家里的大小开销该何以为继?尤其是家里的贷款和负债。那这笔保障赔偿就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今天的干货非常多,我们总结一下:


第一,   无论是奋斗的年轻人、创业者,伙伴们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就是,经济积累还没有那么扎实,财务上的抗风险能力不强。最合适的做法是用定价低、杠杆大的方式来对冲掉小概率、大损失的人生风险。


第二,   性价比最高的三个保险工具,意外险、定期重疾险和定期寿险。


第三,   意外险的保额应当是年收入的10~20倍;重疾险的保额定在5~10倍。保费的总支出占年收入的5~15%是合适的。


如此一来,就能给我们人生的黄金时代带来充足的保障,满满的安全感,尽可以在人生道路上一往无前。


如果您就本期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留言板提问。我会统一回复大家的问题。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巴比伦帝国

    请问叶老师,买保险是在网上买呢,还是保险经纪人?网上买方便,可选折多一些,但是后期理赔是不是没有经纪人的服务?

    金路_cG 回复 @巴比伦帝国: 请老师添加我的通过,谢谢

  • 王元石家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公司的产品除了平安福18之外,都没有轻度重疾,但是平安福的保费相对来讲有一点贵,如果客户客户不能接受的话,有时候就不知该推荐什么险种更好了,因为自己也有点担心,保障不全面未来给客户带来不好的服务体验,针对这种怎么配置呢,怎么样克服这样畏惧的心里状态呢

  • 平凡的世界_d0

    叶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就是如果购买了意外险和重疾险,没有买寿险,如果被保人发生死亡(疾病造成死亡),还未来的急送医院就已经死亡,但确实是重疾险里面包含的疾病导致死亡的,像这种情况重疾险会不会赔付呢?

    horizons_ 回复 @18690866wse: 重疾险会赔付身故吗?还是只赔付重疾的医疗费用?

  • 咚咚13

    定期寿险和意外险的区别,叶老师能否再讲一下

    猩猩财经 回复 @咚咚13:

  • 留住风的云

    重疾险一定或者多数会要求体检吗?

    大师兄讲保险 回复 @留住风的云: 一般不需要啊,投保前需要健康告知

  • 1352883maxi

    如果一个人猝死,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界定呢?

    黎媛华 回复 @1352883maxi: 算疾病身故赔付

  • 1392258lrwr

    在吗,我已购买

  • 13816724ije

    关于重疾险的保额,为什么是根据年收入来确定。不是根据疾病来确定呢?不同年收入的人得了同样的病,治疗费用是一样的啊。反而收入低的人是更需要保险支持的呀。当然保费支出是要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希望老师能解答下这个疑问。

    J兔子 回复 @13816724ije: 年收入5万和年收入50万的人得了相同的病,治疗花费是相同的,但您有没有考虑因为不能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呢?5年无法工作,前者损失25万,后者250万,假如购买相同保额30万,对后者杠杆效果太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周家祺国祺

    叶老师,重疾险和寿险为什么推介的是定期的而不是终生的,除了考虑保费的因素,配置终生重疾险和终生寿险应该更合理吧?

    猩猩财经 回复 @周家祺国祺: 这个问题可以专门回答。

  • 挪挪_hf

    您好!没有搞清楚“意外险”和“寿险”的区别。 另外,寿险的保障额度没说。

    飞蝗土木鳖 回复 @挪挪_hf: 寿险是死了才赔,意外险必须是意外,活着还是死了看条款,对意外的定义也看条款,航空意外和公交意外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