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一陽之謂道。
《本義》: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本義》:道具於陰而行乎陽。繼,言其發也。善,謂化育之功,陽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謂物之所受,言物生則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陰之事也。周子、程子之書言之備矣。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本義》:仁陽知陰,各得是道之一隅,故隨其所見而目為全體也。日用不知,則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者,又其每下者也,然亦莫不有是道焉。或曰:上章以知屬乎天,仁屬乎地,與此不同,何也?曰:彼以清濁言,此以動靜言。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本義》:顯,自内而外也;仁,謂造化之功,德之發也。藏,自外而内也;用,謂機緘之妙,業之本也。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本義》:張子曰:富有者,大而无外;日新者,久而无竆。
生生之謂易。
《本義》:陰生陽,陽生陰,其變无竆,理與書皆然也。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本義》:效,呈也。法,謂造化之詳密而可見者。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
《本義》:占,筮也。事之未定者,屬乎陽也。事,行事也。占之已决者,屬乎陰也。極數知來,所以通事之變。張忠定公言公事有陰陽,意蓋如此。
陰陽不測之謂神。
《本義》:張子曰:兩在故不測。
右第五章
《本義》:此章言道之體用,不外乎陰陽,而其所以然者,則未嘗倚於陰陽也。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本義》:不禦,言无盡;靜而正,言即物而理存;備,言无所不有。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本義》:乾坤各有動靜,於其四德見之,靜體而動用,靜别而動交也。乾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廣。蓋天之形雖包於地之外,而其氣常行乎地之中也。易之所以廣大者以此。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本義》:易之廣大變通,與其所言陰陽之說,易簡之德配之,天道人事則如此。
右第六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本義》:十翼皆夫子所作,不應自著子曰字,疑皆後人所加也。竆理則知崇,如天而德崇;循理則禮卑,如地而業廣。此其取類,又以清濁言也。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本義》:天地設位而變化行,猶知禮存性而道義出也。成性,本成之性也。存存,謂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
右第七章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本義》:賾,雜亂也。象卦之象,如說卦所列者。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本義》:會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通謂理之可行而无所礙處。如庖丁解牛,會則其族,而通則其虚也。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本義》:惡,猶厭也。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本義》: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而法行之,此下七爻,則其例也。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本義》:釋中孚九二爻義。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本義》:釋同人九五爻義,言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後實无間。斷金如蘭,言物莫能間,而其言有味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本義》:釋大過初六爻義。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本義》:釋謙九三爻義。德言盛,禮言恭,言德欲其盛,禮欲其恭也。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本義》:釋乾上九爻義,當屬文言,此蓋重出。
不出戶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本義》:釋節初九爻義。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宼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宼至。盜之招也。
《本義》:釋解六三爻義。
右第八章
《本義》:此章言卦爻之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