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流传过一首“感言诗”,说的是退休老人在儿女家照看下一代的感受。新“孙子兵法”说,没有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成“孙子”。“带孙子”,是大多数中国老人面对的一项“烦并幸福着”的艰巨任务。这感言诗,写得如此妙趣横生,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左右为难,不知咋干。
是主人吧,说了不算;
是客人吧,啥活都干;
是保姆吧,一分不赚;
买菜做饭,搭钱不算;
志愿者吧,没人点赞;
是厨师吧,老吃剩饭;
是采购吧,自己掏钱;
是老人吧,没人待见;
起早些吧,怕把人好梦打断;
起晩些吧,怕耽误人家吃饭;
做多了吧,只怕把东西作践;
做少了吧,又怕肚子填不满……
高手在民间,智慧在网上。诗句调侃、幽默,不过想想还是特别心酸。
其实,人际交往也遵循经典力学里的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事实上,子女们与老人同在屋檐下,一样有压力、一样会纠结,只不过没有谁写成诗歌或段子传播,可能是担心长辈反唇相讥“不识好歹”也。
岳父、岳母大人,曾经与我们有过十多年的同城生活。自儿子读小学开始,他们便举家南迁省城“陪读”。一开始,三代同堂、济济一室,倒也其乐融融。后来,岳父常常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教育引导乃至呵斥爱人——他的女儿,而且在孩子面前训话,爱人每每感到不爽,又不便“还击”。而老人平时对外孙的迁就、宠溺,往往也令我们不敢怒、不敢言,只能暗自忧虑。最初的两三年间,我们便生活在一种貌合神离的不安之中,你不习惯我的作息时差,我不适应你的处事风格。
爱人当机立断,推进“分家计划”。她在十分钟路程半径内发现一处经济适用住宅,可供岳父、岳母单独居住。老人有了自由的生活空间、充足的休整时间,我们也从此翻身得“解放”,不再接受严格的管教;儿子更有了独立的时空,不再享受过度的庇护……
我一位年长的朋友老刘,更有意思。在岳母拎包入住他家几天之后,他连连出现奇怪“症状”:稿子写不出,甚至不能正常排便。他无法习惯有一个“外人”每天生活在自己家里。老刘和爱人商量,多补贴些钱给老人,送去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定期去看望她。后来,老刘一年多时间跑医院、看医生,才渐渐调整过来。不过,他的“排异反应”尚不多见,可能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窥一“家”而知全貌,人际的交往,即便是亲人之间,其实都应该有着合理的距离,太远、太近,都可能引发双方或多方的不适。当然,这个距离的设计和安排,是有刚性成本付出的。譬如,当年购买最简单的那套两室一厅,不到50平方米,需要一次性支付30万元。当时,每月还在还着房贷,只能东挪西借。没有动用“六个钱包”,至少也有“四个钱包”吧。
不过,我要说的是,人际交往的距离安排,虽然有显性的消费成本,不过或许也会有隐性的、意外的投资效益回报。岳父、岳母在“陪读”结束之后,重返县城,那套房子转手就是近100万元。看来,距离不只产生美,还有“美元”,100万人民币折合美元,那是15万多。如果是名校学区房,如果是一线大城市,增值空间应该更为可观。当然,这个事实背后另有两个假设:如果两代人矛盾激化,岳父母他们可能会愤然“离岗”,早早打道回府,就不可能再有陪读一事;如果双方都能忍一忍,保持足够的、持续的克制,就不会有什么住房消费,也不会有“非目的性收益”。
某个角度上是不是可以说,现代城市其实一直在鼓励人们保持适度的距离,享有独立的空间?当然,它只是一种隐形的利益导向,也只针对力所能及的人群。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的舒适度,往往都来自适度的距离。
你
好
真好听
1
嗯
h
一楼大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