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被误解的“弱民”(黑林沟夺情明法)

第八讲:被误解的“弱民”(黑林沟夺情明法)

00:00
07:51

黑林沟夺情明法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批判者的观点,我们不妨看一段《大秦帝国》的故事。故事选自小说《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第13章第3节。

商鞅前往商於郡的途中,路过黑林沟。迎面驶来的二十多辆粮车,引起了商鞅的注意。不是缴粮时节,又何来运粮官车?商鞅决定问个究竟。原来,商於县黑林沟遭遇了“人祸”,粮食短缺,县令念其对变法有功,已经救济两年了,偏偏这一次运粮撞见了商鞅。于是商鞅一行人与押粮小吏一同前往黑林沟。

黑林沟本是穷山野岭,变法以来隶农恢复自由,在这里成立了新村。村民勤耕守法,受到官府激赏。变法前十年,黑林沟不足五十户人家,便有六家获得爵位,五家公士爵,一家造士爵。村正黑九,更是秦国万余个村正中唯一获得造士爵的一个,其赫赫声名可想而知。

现如今,功勋卓著的黑林沟,如何就变成了一个饥饿村?据县令说,村正黑九将唯一一个儿子黑茅送到了军中,渴望他为国立功光耀门庭。可谁能想到,憨厚朴实的黑茅还没有来得及上战场,就在新军训练中失足掉下悬崖摔死了!噩耗传来,黑九性情大变,酗酒成性,并拉全村的人一起酗酒。慢慢地,黑林沟的人就变懒了,变馋了,荒芜了田庄,荒废了公事。——这就是黑林沟所遭遇的“人祸”。县令本是韩国的一个儒家士子,素有仁政爱民之心,不忍看黑林沟人忍饥受寒,便从县库里拨出粮食救济黑林沟,至此一共动用一万三千斛官粮。

听到这里,商鞅厉声道:“此举有违新法!”县令立即吓出一身冷汗,期期艾艾地说:“下官只想,赈灾乃天道仁政,于法似有通融处啊!”商鞅冷冷道:“进村,且看看你的天道仁政!”

商鞅一行人进村了。往昔秋收时堆满谷草垛的大场,如今却是杂草丛生。村民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人人面黄肌瘦,蓬头垢面,醉生梦死,一股酒气扑面而来!场中弥漫着一种穷困潦倒的穷酸与绝望气息。

商鞅喊道:“谁是黑九?走出来!”只见醉醺醺的黑九走了出来。商鞅:“你就是村正黑九?还因多缴五谷获得了造士爵?”黑九默默点点头。商鞅:“是你!首开恶习,常年聚酒,耗尽粮肃,荒芜良田?”黑九同样只是点点头,没有说一句话。商鞅:“而官府救济之后,你反倒更加懒惰,带着全村吃官粮度日?”黑九依然只是点头。

商鞅面向各位村民道:“诸位村民父老,你等对黑九所为,有何辩解?”这时村民们“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商鞅道:“秦国法令在前,黑九违法在后,卫鞅执法不避贵贱,法外永不施恩。此等道理,二十年来朝野皆知。奖励耕战,惩治疲惰,乃秦国新法之根本。黑林沟村正黑九,怠于职守,放纵恶欲,致使富裕勤耕之村,沦为饥荒穷困,罪不可赦。来人,将黑九押起,就地正法!”

这时村民们哀求道:“商君,就饶恕黑九,让他改过自新吧!”商鞅:“立即正法!”黑九回头向村民们喊道:“黑九该死!黑林沟后生们,不要学黑九,玷污秦国新法啊!”手起刀落,一颗白头滚下,鲜血喷出丈余之外!

紧接着商鞅又喊道:“将县令押起来!”县令显得惊慌失措。商鞅道:“商於县令,疏于督导,使民怠惰;又滥施救济,触犯新法,乃秦国变法以来之恶例,罪无可赦!为正国法,为戒恶习,将商於县令,就地正法!”听到这些,村民们连忙为县令求情,人人皆跪倒在地。可商鞅依然道:“法不容情,即刻行刑!”

县令特别不服气:“自古以来,何曾有过天道仁政而受刑的先例?秦法荒诞!卫鞅酷吏!”商鞅道:“没有你这迂腐至极的天道仁政,何来黑林沟的恶性怠惰?身为秦国执法官员,却不思唯法是从,而要苟且于沽名钓誉,实为法治之大敌。若秦国官员如你这般做法,法治岂不名存实亡?为了秦国富强,卫鞅担酷吏之名又有何妨?行刑!”又是一次手起刀落,一颗人头落地!赫赫县令也被大刑斩首,村民们惊恐得毛骨悚然,大汗淋漓,大张着嘴巴却没有一点儿声音。

商鞅对一位黑衣小吏下了命令:“你留在黑林沟,带领一百名甲士,督耕一年,不许发放官粮救济!明年收获之前,只许村民狩猎采集自救。一年后若有改变,大功晋爵。若无改变,依法严惩不怠。”黑衣小吏:“谨尊商君之命!”

商鞅又对村民们进行了开导:“各位父老,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像上古先民一样进山狩猎采集自救谋生。播种之日,官府会按土地多少如数发给你们种子,但是绝没有一粒粮食救济!如果你们不想洗刷耻辱,你们可以逃跑,可以逃出秦国!秦国绝不强留没有血性的懦夫!如果你们恢复了黑林沟的富裕生机,人人晋爵一级!生死荣辱,命运沉浮全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谁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黑林沟人从来就没有懦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