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诚心(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鉴赏】
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为了报一箭之仇,以强凌弱,发兵攻打鲁国。鲁庄公任用曹刿,在战略上打的是防御战,先让出一点地盘,诱敌深入,然后选择有利的地形,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结果打败了齐国。这就是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我国古代战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之一。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全文引用了《曹刿论战》,并对它作了精辟的分析:“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人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曹刿论战》虽仅短短二百来字,却有叙有论,叙事要言不烦,而论战深中肯綮。
首先是它对长勺之战的叙述脉络清楚,又曲折生动。曹刿见庄公,讨论作战条件,这是战前;庄公与曹刿同赴长勺,在曹刿指挥下打败齐军,这是战时曹刿向庄公剖析克敌取胜的原因,这是战后。看似平铺直叙,实际却曲折有致。文章一开头,把时间、事件点明之后,就说“公将战”,一场战争将无可避免,但胜负难以预料。因而曹刿请见,讨论作战条件以定胜负。但曹刿并不问及作战的具体安排。他问的“何以战”是政治环境和民心向背等有关战争本质的一些更重大的因素。并一次再次地否定了庄公用以自慰实际上并不足恃的战前准备。直到庄公第三次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才有条件地说“可以一战”。但有了支持战争的政治基础并不等于稳操胜券,还有赖于战场上的有力指挥。作战过程中,进退行止,庄公一切听由曹刿指挥。曹刿说进才进,说追才追。“齐人三鼓”后,善于掌握士气和战场火候的曹刿才说“可矣”。曹刿是凭什么作出这些可进可追的决定呢?不仅当时的庄公不明白,我们今天的这样的叙述就引人人胜,曲折而有波澜。 ,读者可能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文章直到战斗结束,才由曹刿加以解释。
本文在叙战和论战中,笔墨极其简练,刻画的人物形象却神情毕肖,血肉丰满。曹刿是这次战事的中心人物。乡人劝阻他人见庄公议事,他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仅仅八个字,除了鄙薄权臣,更表现了曹刿的爱国心、责任感和他独具远谋的气度和自信。在讨论作战条件时,他头脑清醒,判断恰当,对庄公所谈三点,敢于否定,也善于肯定。“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也仅八个字,就表现了一个谙熟战事的指挥员英明果断的作风。字字铿锵,坚定有力。齐军后退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两个行为描写,又表现了曹刿富有经验,注重实地考察,和在弱军抗击强敌时所应有的谨慎稳重的战术家风貌。“一鼓作气”的论述,可以说是曹刿论战中最精彩的部分,在战争中要善于掌握士气,选择最适当的时机,在决定胜负的关头,让战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临战状态,也适用于战争以外其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精神作用的场合。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