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琪玛”是满语的音译,也称为“沙琪玛”。是满族的一种风味糕点。
“萨其玛”一词,始见于清代大学士傅恒所著《御制增订清文鉴》一书,其中写道:“萨其玛”,把白面经芝麻油炸后,于糖稀中掺和。光绪二十六年成书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萨其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这里是指萨其玛的制作方法。制作萨其玛的最后两道工序是:把其切成方块,随后码起来。“切”,满语为“萨其非”;“玛”,满语为玛拉木壁。“萨其玛”便是这两个词的缩写。
17 世纪,清王朝建立,大批满族百姓入关。满汉人民开始杂居,风俗习惯与语言词汇越来越多地交流、融合。萨其玛作为一种民族风味的食品,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是当时重要的小吃。其实,萨其玛的汉名叫“糖缠”。这可见于《清文补汇》一书。但此名始终没有传开,而萨其玛却成了满汉两族人民共同使用的名称,一一直沿用至今。
萨琪马吃了耐饥,被常年行走在京西古道的马帮和驼队当作了绝佳的行走美食,无意间让这道满族的美食点心沿着京西古道走向了全国。
萨其马以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赢得人们的喜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