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灾委:通过普查,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已基本摸清

国家减灾委:通过普查,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已基本摸清

00:00
05:20

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亲自部署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强调自然灾害防治首先要掌握风险隐患底数,要开展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作为自然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被列为“九项重点工程”第一项工程。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

据介绍,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努力克服疫情等影响,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机构等,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基层社区人员、志愿者等也参与这次普查调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郑国光说,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郑国光介绍,近三年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共同研究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统一的调查底图,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的数据格式,以及统一调查时间基线,再分行业部门组织全国培训、研发调查和数据质检软件、组织调查、开展数据质检等,全国100%的乡镇、100%的社区和7‰的家庭也参与了调查。通过上下各方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任务。

例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

此外,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海洋行业完成1.39万个海洋承灾体以及6000多处重点隐患的调查。

水利行业完成了全国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调查,获取了干旱致灾调查数据7万多条。

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3万多座非煤矿山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

生态环境行业获取了全国民用核设施调查数据2.3万条。气象行业获取了10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664万条。地震行业获取了2.7万多个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数据。

郑国光说,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国务院普查办正在协同各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推进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体系建设、广泛应用普查数据成果、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各部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实际需求,组织做好普查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