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
桂枝(二)
桂枝的第二个功效温通经脉,也可以把它写成温经散寒,温经散寒或温经通脉,是一个意思,它都是对经脉受寒的一些病证的治疗,对这个概括出来的一种作用。对桂枝而言,这个温通经脉的功效或者说温经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的主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用于寒凝血瘀证,寒邪凝滞在血脉当中,在《内经》里面就谈到了血液的一个特征呢,就是遇寒则凝。血脉受寒了最容易凝结而成为瘀血,所以寒凝血瘀是瘀血证当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桂枝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但是它有助于消散血脉当中的寒邪,使血脉流畅,所以它常常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或者说癥瘕甚至于跌打损伤,很多瘀血证,如果是属于寒证,桂枝配伍活血化瘀的药。大家就是说清楚这一点,它本身没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一般不这样认为。而认为它主要是驱逐了血脉当中的寒邪,有助于增强活血化瘀药的活血化瘀效果,所以常常和活血化瘀药组成复方。这个今后大家在方剂里面这种情况比较多,为什么很多治瘀血证的方当中加桂枝呢?它又不是活血化瘀药?那主要就是取其在这个地方温通血脉(的作用)。另外就是用于风寒痹证,这个痹证我们后面要讲,就是风寒湿邪凝滞在了人体的关节、经络这些部位。桂枝本身也不是祛风湿药,但是它和祛风湿药同用,也是认为它能够增强祛风湿的效果,所以在治疗风寒痹证的很多方当中也有桂枝。这个功效和它的主治容易理解记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它这个温经通脉又叫温经散寒,它的主治或者说它的应用是两个方面,瘀血证和寒痹证。但它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也不是祛风湿药,所以治疗这两个病证,要分别和活血化瘀以及祛风湿的药同用,就注意这样一点。第三个功效温助阳气,温助阳气的这个功效,在很多的中药学上把它叫做温阳化气。这两种表述方法,其实它的内涵宽窄不一样,温助阳气内涵比较宽,温阳化气,它的内涵比较局限,所指比较狭窄。这两者比较起来,应该说温助阳气要更为准确一些,因为桂枝它本身就可以称为一个温阳药,或者助阳药,也可以。我们书上的温助阳气就是一个不典型的温养阳气,主要是因为桂枝的作用比较温和,比较微弱,是相对于它的干皮就是以后要学的肉桂,肉桂就是一个补阳的药,能够温补阳气。它的温补阳气的作用不如它的干皮,要微弱一些。所以在文字上就加以区别,它仅仅是一个温助,不是温养、不是温补。不典型的温补阳气,温养阳气,称为温助阳气。但是阳气虚在人体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当然我们在脏腑辨证里面,与阳气虚衰有关的脏腑主要是肾,肾阳为阳气的根本,元阳之所在。另外有心阳、脾阳亏虚、虚损的病证。尽管桂枝不典型,但是对于各种阳虚证,它都可以在相应的治疗方当中使用。比如说治疗肾阳虚的,当然肾阳虚有很多病理变化,这个我们在讲补阳药的时候再讲,因为肾阳本身就有很多生理功能,肾阳虚了,这些相应的生理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肾能够主生殖,肾能主生长发育,肾能主骨,肾能主水,等等,那么这样,阳气虚了这些生理功能可能都会降低,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阳虚证,肾阳虚证。尽管桂枝的温阳作用不如肉桂,但是对于各种肾阳虚证桂枝是可以用的,和我们以后要学的补阳的药(同用),比如说今后大家学《金匮》的肾气丸,那本身也用桂枝,在药名里面,所以一般的肾阳虚证都能用。心阳虚引起了心脉瘀阻或者胸痹疼痛、心悸这样一些(病证),桂枝也是能用的,就包括张仲景也在使用。另外脾阳虚,脾阳虚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减少,消化不良等等,桂枝也能温助脾阳。所以凡是人体阳气亏虚的所有病证,其实桂枝都能使用。所以我们书上在应用(三),就谈的是用于阳虚证,这个阳虚证是泛指。所以在下面我们就明确的提出了,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其温煦之力较肉桂缓和,但仍常用于以上三脏的阳虚证。下面就举了心阳虚怎么怎么样,可以怎样配伍,这些具体的大家用不着记,只是记它对心脾肾的阳虚证原则上都是可以用,这一点和肉桂只有强弱之分,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我们把它称为温助阳气的理由。如果把它(这个)功效改为温阳化气,好像就局限在肾与膀胱虚寒,膀胱的气化不行而引起了痰饮、水肿或者《伤寒论》上的蓄水证。所以有的中药书上桂枝温阳化气,它的主治就是痰饮、蓄水或者水肿。那就把桂枝的温阳作用局限了。造成这个的原因就是在表述的时候它就是以张仲景的五苓散为核心,或者以《金匮要略》的苓桂术甘汤为核心,就以这两个方把桂枝的作用给局限在这里。其实从古到今它应用包括了温阳化气,肾与膀胱虚寒气化不行引起的水肿、痰饮或者说《伤寒》的蓄水证。它有阳气亏虚,其实桂枝完全可以用。它就是在阳虚诸证里面的一些特殊的例子。所以这两种表述方法现在在我们用的教材上都有。所以同学自己可以来判断,你愿意怎么记都可以,你认为是温阳化气,它主要是用于痰饮、水肿未尝不可,它本身就有这个作用,也能治疗;那么你要认为它温助阳气,可以用于各种阳虚证。肯定还是有一个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这个就是关于桂枝它的三大功效,和它的基本的应用的情况。桂枝的药性里面辛温和麻黄一样的,它是治寒证的,所以是温性的药,(是)发散的药,是辛味的药。为什么桂枝有一个甘?因为助阳属于补虚的范畴,甘能补,属于补虚的范畴。本身桂枝的滋味那是辛甘,确实带一点微甜的味,但是我们这里更主要是强调作为性能的味。为什么一直要把甘味保留下来?就是(由于)这个功效,它属于补虚的范畴,甘能补,体现了这么一个五味的理论。归经呢,解表是肺经,寒凝血瘀它主要是肝经,另外它温助阳气,当然你加上脾可不可以呢?完全可以,也不错。所以桂枝的归经比较多,你五脏全写上一点都不错。桂枝在这个用法,用量有一点特殊,就是很芳香,相对于麻黄来说,我们尽管教材上没有写,不宜久煎。那久煎,它是含芳香性的挥发油,所以这个是它的共性,也可以说是这一章药的共性。在使用注意当中,它和麻黄一样发汗解表,汗多的不能用,津液受了伤的也不能用,是个温性的药,热证要避免使用。这个都是属于共性的。桂枝在使用注意当中的个性呢,有一点属于它的个性,就是我们在书上谈到了血热妄行的。比如说温热病阴虚火旺证,它是温性的药,这个都属于共性的。就是它使用注意当中,它能够动血,对血热妄行,就是说桂枝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是一个长于入血分的药,长于入血分,其他的很多都是以(入)气分为主,或者入血分都不典型。桂枝是以入血分为主。那么入血分的温性的药,而且温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它就容易动血,血热妄行的那就加重出血的一些症状。所以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如果要考桂枝的这一个知识点,就是它特殊的使用注意,常常就是要考这个血热妄行,尤其应当禁用的以下药当中,当然以下药主要是指的发散风寒的药,考的就是这一点,它长于入血分。所以血分有热的,桂枝尤其不能使用,这一点要注意一下。然后麻黄和桂枝是很经典的两味药,其中有一些问题可能以后同学们会碰到,所以有几个问题也有同学问到,我说一下。一个就是在张仲景的著作当中,麻黄有一个去节,一般的处方里面都有个去节二字。刚才我们看了麻黄那个图,那个草质茎,那个有节,一般这个节可能就是二三厘米,这个地方就是属于节。有的人认为去节就是把这个地方去掉,因为麻黄的这个直径,本身这个草质茎的直径就那么二三个毫米,或者三四个毫米,很细的。要去掉这个地方是非常费时的,一个人一天可能去不了多少节。现代研究这个麻黄的这个节,可能占整个麻黄药材的总的重量不到百分之三,而且这个节的化学成分和节间的化学成分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含量要少一点。基于这样的原因,一个是很难去,很费人工,另外它又不会影响疗效,所以在当代的处方里面一般不去节了。如果你医生在临床上你照张仲景的方,写上麻黄去节,可能药房也不会理会你,根本他给你的药仍然是有节的,不可能是真正有去节的。但是张仲景的去节是不是要求就真正去这个节呢?可能还有另外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在宋代的一些,和唐代也有,这个书上,它的去节还是张仲景的原方,它是去根节,在去节的前面加了一个根。因为麻黄是个灌木状的,它的这个木质茎或者根茎,有的时候就是横的长在地下,草质茎就在地表,长在横生的根或者根茎上面,由于草质茎的反复一次又一次的把它割取来作为药用,最后在木质茎和草质茎的地方就膨大,就形成很多节状。有的在采收药材的时候为了增加药材的重量,光是草质茎是很轻的,就把膨大了的粗的木质茎的部分,因为它是横生的,古人认为那是根,所以把那个重量很大,又不能作为麻黄使用,把它去除干净。那就是我们讲炮制的意义当中,去掉非药用的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有利于称量的准确。所以这个应该说很有道理,在唐宋的一些书上明确的是指的去根茎、根节。那么这是不是张仲景的原意呢,不清楚。反正一句话,如果是去这个草质茎的节,现在没有必要。混到里面的另外的一种根茎、根节,也就是那种木质茎,应该去掉。那个很容易去掉,因为很粗,颜色也不同。这是一个问题,关于去节的问题。另外麻黄在煎煮的时候要去上沫。为什么要去上沫呢?原书没有讲,后来有人讲就是这个沫令人心烦。那去了以后,就没有令人心烦的这样一种情况。有人就对这个问题专门做过实验,他就专门吃麻黄煎熬的上沫,他说没有心烦。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供大家参考。第一,任何药不光是麻黄,这在中药煎的时候,水要沸腾的时候上面是不是都有很多泡沫。任何中药煎的时候都有沫,那沫浮在上面有时候这个药就要溢出在药罐外面,一般都要把它去掉。那个沫看(上去)好像很脏,那有的人看见那种比较脏的形状好像有一点心烦。不是因为麻黄的沫(令人)心烦,而是其他的沫对这类的人,他同样要心烦。但是是不是真正有人服用了麻黄会心烦呢?我刚才讲麻黄的使用注意,它(使)中枢兴奋,失眠的患者加重他的心烦不眠。可能他把有一些失眠患者服用了麻黄,那种心烦不眠加重了找不到原因。在古代因为他不能量血压,或者找到根了,就认为这麻黄沫吃进去了可能他心烦了。这是我的理解,对不对,这个只能供一个参考。另外桂枝在张仲景的方当中都有去皮。曾经提到过,在张仲景的时代,一直到唐宋包括到了明清的主要的药材桂枝,用的是比较大的桂枝、肉桂树的枝皮,把它剥下来作为桂枝用,这个在古书上说得很清楚,说张仲景用的桂枝是枝上之皮。比较大的枝皮面上就有栓皮,就是比较粗糙的,把它刮掉,并不是把现在的桂枝的树皮剥掉。现在我们有的人就望文生义,就把桂枝外面的树皮去掉了只用里面的木质部分。其实桂枝的药用的价值主要在树皮,里面的木质部分的有效成分的含量非常低。去掉了树皮,光用木质部分,估计与朽木无殊,它的作用很微弱的。所以这个去皮是去的栓皮。因为药材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桂枝不需要再去这种栓皮,因为当年生的嫩枝条上面已经没有栓皮。那么为什么认为是栓皮呢?因为陶弘景就有一个解释,“所谓去皮者乃去皮上虚软甲错之处”,皮上就是皮的表面,虚软甲错就是现在我们指的栓皮。比如说我们看松树、柏树,那面上都有一些很轻的,很空疏很粗糙的,一般的皮类的药材都要把它去掉。如果说张仲景是叫你把这个树皮去掉,那么在张仲景的方中有一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后面去皮,厚朴后面也要求去皮。厚朴本身是用皮,再把皮又去掉了,用什么?那显然不是把真正的树皮去掉,这就是张仲景的方当中自身就能证明,它不是去树皮。因为厚朴本身就用皮,用皮再去皮那也只能是去栓皮。这是因为以后会涉及到,也有同学问到,所以我就把这一些问题说一下,供大家参考。
紫苏
下面第三味药,紫苏。紫苏相对就要次要一点。紫苏是一个唇形科的草本植物,因为它的叶片上有紫色的,尤其是它的背面,我们这个是它的正面,它的背面紫色很明显。李时珍认为这个苏能够疏畅气机,当然是一家之言,紫是颜色,苏是它的一个作用,当然这个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药也是一个常用的发散风寒的药,它也有一定的发汗解表的作用,它的功效直接就叫发散风寒了,这个好记。所以它可以用于风寒表证。作为治疗风寒表证的发散风寒的紫苏,它的作用是比较温和的,它的发汗解表或者发散风寒的力量都不强,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是用于轻证。这个表证,表邪不盛,表证不重的这种情况下,比如有的轻微的感冒了,用紫苏煎一点汤,或者紫苏煎汤了加一点生姜、红糖,民间的一些单方也相当有效。当然这个特征不重要,因为我们学的时候,它作用不强,我们去记它没有多大的价值。紫苏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主要的特征,就是联系到它后面的功效,因为它兼有行气的作用,行气消胀的作用。如果说外感风寒除了恶寒发热这样一系列的风寒表证的症状以外,还兼有气滞的胸闷或者恶心呕吐,那么紫苏的发散风寒和行气的作用同时发挥。就是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脘痞闷或者恶心呕吐,所以今后学方剂学的时候,有一个理气解表的代表方,香苏散或者参苏饮这一类,那么里面都用到了紫苏,它都是因为兼有气滞。这就是把两个功效综合起来,来突出它的个性特征,这一类的感冒在临床上很常见。因为现在的医学在临床上比如说感冒有一种类型把它称为胃肠型的感冒,感冒以后不但有全身的症状,而且同时伴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或者食欲不振这样一些症状,紫苏就相当于对一类兼有消化系统症状的胃肠型的感冒,中医把它叫做理气解表。另外紫苏,尽管我们在功效里面没有明确提出来,但是它和它的种子紫苏子一样,紫苏子是在今后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当中要介绍,它的种子叫做紫苏子。紫苏也和紫苏子一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它不如它的种子,作用比较缓和、比较微弱。它也是可以联系起来作为它发散风寒的一个特点,所以外感风寒兼有痰咳痰喘,就是咳喘有痰,一方面用它来发散风寒,解除表证;另一方面用它的祛痰止咳平喘的这个功效来治疗兼有的咳喘痰多。所以刚才讲的参苏饮,这个方主要就是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的一个方,当然还配了另外一些解表药和止咳平喘药。我们知道,具体的方不了解,但是紫苏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它的基本特征,它比较温和,治疗轻证,这个比较次要。主要的是因为它兼有的两个功效:一个行气,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脘满闷这种有消化道症状的比较适合;另外因为它能够化痰止咳平喘,外感风寒常常又有咳喘痰多,这个时候用紫苏也比较合适。因为在解表药当中,同时又能祛痰止咳平喘的药并不多,所以紫苏在这一点也显得很重要。所以遇到了这样的证型,也是常用的一个药。这是紫苏在发散风寒方面它的应用和相应的个性特征。另外它又是一个行气药,行气就是对气滞的一个治疗作用。我们今后要专门学一章行气药,行气药它行气治疗气滞,气滞涉及的脏腑主要就在脾胃和肝。紫苏主要是在中焦,是在脾胃,所以这个中是一个定位,它行气的定位;宽是它的一个效果,气滞可以引起疼痛,可以引起胀满,紫苏它是偏于消除胀满的,而不是偏于止痛的,所以把它叫做行气宽中。主要消除了中焦脘腹的胀满的这样一个药。所以它是这样的一种行气药。所以紫苏它不但可以用于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脘腹满闷、恶心呕吐的;也可以用于单纯的脾胃气滞这样的一个临床常见的证候,用它来行气消胀,这个胸脘满闷。当然它还略有一点止呕的作用。所以脘腹满闷、恶心呕吐,紫苏都能够使用。当然这个脘腹满闷、恶心呕吐是一个症状,能够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很多。如果说是属于寒证的,寒邪凝滞,气机凝阻而不畅的,可以配伍温中散寒的药物,今后要学温里药。如果是胃热而引起,它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但不强,也可以和清胃热的药,比如今后学的枇杷叶或者竹茹、芦根这些既能清胃热,又有止呕的作用;或者有的本身既能清热又能行气的,比如说像川楝子;就是单纯的清热药它也能配伍,治疗胃热引起的气滞或者呕吐。饮食积滞,就配伍消食药,帮助消化。如果说痰气互结,就配伍化痰的药。孕妇如果胃失和降,在妊娠的早期往往形成了恶心呕吐,这种叫妊娠恶阻,紫苏也是能用的。所以它这个行气宽中,它可以用于很多种原因(引起)的脾胃气滞或者兼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在书上,此外,还谈到了紫苏能够对于鱼蟹中毒,可以使用。在过去的中药教材上,在这个功效的后面还有个解鱼蟹毒。我们现在没有保留,什么原因?就是说紫苏对于鱼蟹中毒了以后,究竟它是一种特殊的解毒作用呢?还是因为中毒了以后本身就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它是来调和中焦、调畅气机,缓解这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的症状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说是前者,它就有特殊的解毒作用,那么它应该说是解鱼蟹毒;如果是后者,那么它是它的行气宽中在鱼蟹中毒当中的一种应用,那么解鱼蟹毒这个功效就不能成立。当然现在真正在临床上鱼蟹中毒可能不是简单吃一点紫苏就行的,可能这个临床价值现在不大了。一般真正临床出现了这个中毒,马上就得医院去综合治疗,采取前面讲过的一些急救处理的方法了,或者洗胃、输液等等。不能单纯的用点紫苏,有时候会贻误病机的。现在要用紫苏这个功效,有些是在烹饪鱼类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个调味品,加在里面。比如说有的人有的地方吃那个生鱼片,吃海鲜也用点生的紫苏叶。比如说现在日本吃那种日本料理,吃生鱼片的时候往往都有生的紫苏叶,可能与这个也有关,当然也与它的调味,本身芳香有关。所以这个解鱼蟹毒,这个功效我们就没有再保留。后面在此外里面,谈到了鱼蟹中毒的时候,在临床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也是可以采用,这个就供大家参考。
紫苏在用法里面就是要注意一点,紫苏的叶一般称为紫苏,或者就叫苏叶或者紫苏叶。另外它的茎就称为苏梗,或者叫紫苏梗。这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发散风寒主要是紫苏叶,紫苏叶既能发散风寒,而且也有比较好的行气宽中的效果,所以两方面它都可以使用。而紫苏梗作用就更加平和,所以它是一个微温的,温性很不明显,它没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基本上不用紫苏梗。它有比较缓和的行气宽中作用,所以往往是用于气滞胸闷,或者孕妇出现了恶心呕吐或者气机不畅,因为它作用非常的温和,比较平和。但是就行气这个功效来说,紫苏叶还是强于紫苏梗的,只是紫苏梗只有行气宽中的功效。特殊的使用注意没有,都是共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就不再介绍了。
生姜
下面生姜,生姜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调味品当中的。这个生就是新鲜的意思。我们今后在温里药当中还要学干姜,生姜和干姜不仅仅是一个是新鲜的一个是晒干的,它本身还有很多其他的区别,我们讲干姜的时候再讲,在后面来讲。不完全是,生姜晒干了以后不能称为干姜。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面就说,“荆州有好姜”,就是湖北地区,“蜀中姜也好”,就是四川地区也有很多好的姜,但“俱不能作干姜者”,但这些姜不适合作干姜,但他没讲道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生姜、干生姜和干姜,是三味药,这个很有道理。我在讲干姜的时候再来说明这个原因,它不简单是晒干了就是干姜,新鲜的就是生姜。但在这里的生是新鲜的意思。生姜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基本功效发散风寒。它和紫苏一样,发散作用也是比较微弱,一般也是用于轻证。比如说有的淋了雨有一点轻微的外感,吃一点姜汤,也可以和紫苏配伍在一起,这一点和紫苏很相似,但更多的是因为它作用不强。作为其他发散风寒药的一个辅助,所以在很多辛温解表的方当中,最后都有生姜。比如说桂枝汤里面也有生姜,其他很多(方)都有。它作为一个辅助的发散风寒的药物来使用。当然如果说外感风寒又有胃寒呕吐,它也可以调理中焦,它也可以适合于有脾胃症状的这种感冒。但由于生姜在这方面,它个性特征不是很鲜明,它常常不是作为一个解表的主要药来使用,所以它的个性特征我们不强调、不要求。要说有一点,一个就不强,和紫苏一样,作为治疗轻证,或者作为辅助;另外对中焦有表现的这类的风寒感冒,它也有一定的意义。记住了紫苏,生姜不难理解。但原则上生姜是一个比较次要一些的药,很多时候把它作为药引子来对待。因为药店里面没有,患者自己去加,次要的药。我们这里大家就不管它了。第二个功效温中止呕,严格的讲对于生姜,温中和止呕是两种并列的功效。它既能温中,又有止呕的作用,当然通过温中它可以缓解胃寒的呕吐,那么这个又是一个因果关系。但更主要的温中和止呕是一个并列的关系,并列的关系就是两者分别是独立的功效。所以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功效,生姜温中就是它能够消除中焦的寒邪,中焦的寒邪就是(在)脾胃,所以它的应用,我们书上是用于胃寒证。但是准确的讲,它应该用于脾胃有寒或者脾胃虚寒的病证。不但是胃,包括了脾。因为它是中焦,用于脾胃寒证或者脾胃虚寒证。脾主运化胃主纳受,脾胃有寒就出现了食欲降低、纳食减少、消化不良,甚至于腹泻便溏,也可以出现恶心呕吐,严重的还可以出现腹痛。因为寒邪凝滞,不通则痛。脘腹冷痛。出现了这样一些脾胃的寒证,都能用,生姜都能用。如果食少的,消化不良的,就可以配伍消食的开胃的,今后要学习消食药;如果是腹泻的,可以配伍除湿止泻的;如果是胃痛的可以配伍温中止痛的,在温里药当中,温里药配伍温中止痛的;如果是胃寒,寒凝气滞的,可以配伍行气消胀的;如果是虚寒证,脾胃的虚寒证,就可以配伍补气药,比如说人参、党参、白术这些就是既补虚又祛寒。所以它应用实际是非常广泛,但实际上它都作为一个比较次要的药物,因为它和以后要学的干姜比,它的温胃作用也是要弱一些。所以寒邪比较重的,就用干姜。另外中焦有寒,既能温中,又能行气的,比如说以后的砂仁、白豆蔻这一类,寒凝气滞的更多的可能就用它,既能温中,又能行气的。如果说既有中焦有寒,又有腹泻的,有很多既能温中又能止泻的药,比如说以后还要学补骨脂这一类都属于这种情况。当然吴茱萸虽然不能直接止泻,但它能够有效的缓解这种腹泻。疼痛,胃寒疼痛,像吴茱萸、高良姜它既能温中又能止痛。所以这个往往生姜都显得比较次要,但它完全可以用,它很广泛,但它往往不作为主药。所以把这呕吐证分开,呕吐可能是胃寒引起的胃气上逆,这样子温中止呕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它通过温中散寒,有利于缓解呕吐这种症状。但是对于生姜,它治疗呕吐很广泛,实际上它的止呕是一个独立的功效。中焦有寒引起的它很适合,是最佳适应证,温中和止呕同时发挥治疗效应。如果不是中焦有寒,而是其他原因。生姜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止呕药。古代主要是孙思邈开始就把生姜称为了“止呕的圣药”。就是我们书上应用二的第四行“呕家圣药”,治疗呕吐的患者一般都能用。胃寒能用,胃热同样能用,配伍清胃热的药。就像刚才讲紫苏谈到的,什么竹茹、芦根这样的一些药配伍以后能够治胃热;胃虚的配伍补脾胃的;妊娠呕吐也可以适当用。现在有的人乘车坐船,晕车晕船认为生姜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它这个主治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止呕是一个单独的功效,是生姜比较特殊比较重要的。另外就是温肺止咳,相当于它的第四个功效了。肺寒咳嗽,不管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或者是里寒证,寒邪犯肺,生姜都可以使用。但是实际上也是作为辅助药物,所以在这方面它都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所以对于生姜,大家实际上记住了功效这十二个字,应该说在应用方面没有很特殊的内容了。除了在止呕方面,它应用比较广,包括热证都可以用以外,其他都是一般的常识性的。所以看来,生姜,实际上属于我们真正要掌握的内容可能不到20个字。在前面的内容当中,因为发散风寒的药,辛温解表归肺经,它温中是脾胃,所以归经这些都是迎刃而解的问题。
在用法当中,主要就是谈了一个生姜汁,就是生姜压榨了以后取它的汁液可以急救昏厥。这(要)适当的注意,当然也可以用来止呕,止呕如果把它煨了以后的煨生姜或者叫煨姜,那么它温中止呕的效果认为也会好一些。另外它的使用注意也是常规的,也是共性的,没有特殊记的必要,不记也能够把它说出来。因为它是温热的药,热证不宜使用。当然它也是发散风寒,你加上汗多不能使用,伤津液的不能用,书上没有的,写出来完全是正确的。这是关于生姜的情况。另外在参考资料里面,还谈到了生姜皮,就是生姜表面的根茎外面的表皮。那个表皮就作为一个利水消肿的专药。但是传统认为它药性不但不偏温,还偏于寒凉,这个一直就(是)这样定的。是不是真正很寒凉,有没有用它来清热?但是我们保持前人的。大家知道这个是个附药,在参考资料里面不要求。所以以后在一些方剂当中,利水退肿的比如说五皮散里面就有生姜皮,它没有发汗解表,也没有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这个功效,就是一个利尿消肿的作用,很简单。这个作为一个常识性的了解。这节课就介绍这样一些内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