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令①与心乖②者废。
张氏注曰:心以出令,令以心行。
王氏点评: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
【注释】
①令:命令。
②乖:乖戾。
【译文】
颁布政令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前后自相矛盾,否则就会使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半途而废,甚至连以往的成就也会毁掉。
【解读】
作为一个统帅,或者管理者,必须说话算话,言出必行,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策略,这样才能在众人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来。君主制定的法律是稳定社会的规范,必须人人服从,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只有人人都遵纪守法,国家才会安定,社会才会繁荣,人民才会过上踏实稳定的生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到国,小到家,都必须有规则、有规矩,才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法律自然是由人定的,有好有坏。不管是合理的法律,还是不合理的法律,都必须有人严格执行了才会发生效果。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者说执行得不够严格,都会使制定的法律形同虚设。因此,在法律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中,统治者的态度尤为重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四次出兵攻打魏国。魏明帝曹睿亲自领军到长安指挥战斗,并委派司马懿为统领。诸葛亮不敢轻敌,他下令士兵们占据险要地势,严阵以待。
就在快要交战的时候,蜀军中有8万人服役期满,他们都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家乡。魏军兵力强盛,有30万之多。倘若诸葛亮让这8万蜀兵回家,那他的力量将会更加薄弱。因此,将士们都非常担忧。那些准备回家的士兵也很担心,他们害怕诸葛亮让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作战。有不少的将领向诸葛亮进言,说应该留下这8万士兵,将他们回家的期限延长1个月,等战斗结束之后再走。诸葛亮断然拒绝了,他说:“所谓军令如山,统领军队,必须言而有信。我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需要,而失信于三军将士呢?何况这些士兵常年在外征战,已经是归心似箭,家中的亲人也在盼着他们早点回去。”于是,他就立马下令,督促那些士兵赶紧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士兵们听到诸葛亮的命令之后,感激地流下了眼泪,他们反而不走了,都希望留下来,跟丞相打完这一仗再回去。蜀军的士气因此大振,打败魏军。
试想,如果诸葛亮没做到言而有信,让那些士兵继续留下来战斗,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诸葛亮毕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明白,那样做可能会暂时打胜仗,但他的威信也就从此丧失殆尽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