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房地产

温哥华的房地产

00:00
07:41

       温哥华的地导老吴,是早些年北京来的移民,年过半百,快人快语,属于那种特能侃的主儿。大巴启动,从列治文出发的“温哥华一日游”刚开始,老吴就滔滔不绝的聊开了。他指着窗外的河流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河水这样“浑浊”,原先可是清的呀?大搞房地产呗!

       确实,一路之上看到的房地产工地数量不少,从列治文到温西地区,随处可见施工机具林立、堆满土垒的建筑现场。许多工地围栏四周的广告牌上有清晰的中文字样,老吴如数家珍的介绍,这是福建老板开发的;那是香港老板的地盘……

       温哥华市濒临太平洋,西面有乔治海峡和一座面积不小的岛屿——温哥华岛。说不小,因为它是北美最大的岛屿,31000多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的台湾岛。

       温哥华纬度高,然而,夏不热,冬不冷,气候宜人。北方高耸着绵延的落基山脉,挡住来自北冰洋刺骨寒流的侵袭,而北太平洋暖流则源源不断带来和风细雨,温润这片世外桃源。

       温哥华城市人口不多,空气洁净,林木繁茂,百花灿烂,适合居住,尤其适合老人安度晚年。无疑,这是有钱人的天堂。多年来,中国人出国定居首选温哥华,强烈刺激了当地房地产的畸形发展。

       温哥华的低层住宅大都为木结构,高于六层以上的公寓,才采用混凝土结构。在温哥华市区南北向中轴线格兰维尔大道(Granville St)两侧,宽松地散布着老式独栋别墅,造型各异,优雅休闲,“徐娘虽老,风韵犹存”。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别墅多数已归于被拆之列!它们的身旁,有的插上了“售出”的标牌,往往是一连数排房子都如此,意味着它们即将被集体推到,另起炉灶。腾出的空地将干吗?老吴遏制不住一肚子的怒气说:新建六层公寓楼呗!地块的容积率当然会攀高不少,城市的宁静、舒畅、美观等居住质量,却岌岌可危了。

       是原先的别墅太丑太蹩脚?还是新建的楼栋更靓丽更宜居?非也,居住人口的剧增,诱导房地产业的非理性发展,保护城市记忆的责任被搁置到一边去。既然有利可图,开发商当然闻风而动,争先恐后。于是,中国商人不远万里,奔到温哥华,大搞房地产开发。老吴戏称,这是把国内的“旧城改造”模式,移到温哥华来了。

       疯狂的房地产热潮,诱发房价飞速上扬。温西是居住成熟区,有良好的社区环境和就学设施,为多数中国移民所钟爱。房价连年攀升,均价已从几十加元飙升到几百元。高层公寓一套130平方的住宅期房,均价在400万加元上下,折合人民币约2000万元,这对熟悉房价运行的国人来说,是个难以接受的价码。六层以下的公寓楼,价格相对平和,至于房产的区位么,选择余地有限。一般地说,100万加元左右只能购买普通的小户型公寓。说一千道一万,若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手头没攒够相当的银子,休想在温哥华的好地方住下来。

       这些年,温西的房价飙升近百倍,这样的收益,不是要让原住民做梦都笑醒了吗?恰恰相反,他们非但乐不起来,反而叫苦不迭!此间的“土豪们”称,自己只是“纸面上的百万富翁”。房产虽升值,但唯一的一套住房,出售不现实,一家人住哪儿去呀?毕竟是生活了多年“家”,故土难离,搬迁换房也不愿意。而额外负担的压力却立马要横亘在眼前,政府将在2019年实行“学校税”,住房价值扬升,已列入豪宅行列,将被征收0.2——0.4%税金,每年增加1000——2000加元的额外开支,作为薪水族的住户,负担不起呀!

       有的网友出主意:如果房子市值400万,完全抵押给银行,每个月贷款用以消费,缴啥税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将来照样还会剩下不菲的遗产。但不知温哥华“土著”居民是否意识到,能勇敢地来个玩转房地产,为自己争取更舒适更惬意的晚年生活?对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来说,走出这一步将是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他们时常走上街头,集会抗议政府的加税决策,这无疑给纷乱的房地产市场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仍在为住房而奋斗的年轻朋友,则表示极大的无奈,他们纷纷在网上疾呼:我愿意交这个税,不过,我靠什么去弄到一套价值高达400多万的住房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