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112|永吉师范学校,为啥黄了?

中国高校112|永吉师范学校,为啥黄了?

00:00
05:30

曾经的永吉师范学院,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

如今,这所学校已经不存在了。

校园里非常荒凉,道路破旧,教室歪歪扭扭。

那么,永吉师范学校去哪了呢?

上面这张图片是一位校友近日拍摄的。

如此荒凉,很难让人想到永吉师范学校曾经是吉林省师范学校的一面旗帜。

这所学校建立于1952年,原来坐落于永吉县乌拉街镇,隶属于永吉县管辖。应该说,这所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建立比较早的一所师范类学校。

1979年,学校迁至永吉县河弯子镇原东北师范大学“五七”分校校址。什么是“五七”干校呢,这是一个历史记忆。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以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名,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

此后,各地都有五七干校。后来,文革结束后,“五七”也结束了历史使命,所以原东北师范大学“五七”分校校址成为永吉师范学校的新办公场所。

曾经的永吉师范学校非常牛。

学校占地47万平方米,其中林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历来享有“中师地主”、“绿色银行”之称,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中等师范学校。

此外,学校始终坚持“扎根农村、面向小学、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师”、“农”、“小”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育、教、管、导”的基本能力,努力科研兴校、科技兴农,实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培养出小学、幼儿师资11251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赵谦祥、王玉梅等国家、省、市、县劳模、优秀教师等称号的有2500多人,也涌现出一大批领导干部。

这么多年来,学校多次受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先后被授予吉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标兵学校”称号;吉林省“标准化学校”、“文明单位”称号;“全国先进师范学校”称号;教改实验受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的表彰,学校是全国农村师范学校的先进典型代表。

换句话说,这所学校为吉林地区培养了无数优秀小学老师,可以说都是当地学校的中坚力量。

这么牛的学校,永吉师范学校为啥黄了呢?

1997年前后,我国高校实行并轨制,毕业生不再包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吉林省原来非常热门的中师受到了严重冲击,招生变得异常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师开始转制,比如说曾经非常牛的榆树师范学校就转成了高中,不再招中师,永吉师范学校也是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最后,在吉林市教育局的主导下,2000年5月17日,永吉师范学校、吉林师范学校、吉林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组建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至此,永吉师范学校就成为历史,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是和其他学校一起以北华大学师范分院的名义对外招生。

新合并的学校没有使用永吉师范学校的原校址,所以永吉师范学校的原校址变得异常荒凉,让很多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感觉到非常遗憾。

如今,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坐落在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面积66713万平方米,在校生2771人。 教职员工350人, 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1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64人,高级讲师29人。

原来的中师包分配,所以很多人来报名。但是,新组建的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已经不包分配,虽然是以培养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为主,但是学生也不多,仅仅2771人。

如今,学院设有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主干专业,其中初等教育专业设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计算机等6个专业方向。大专学制分为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制两类,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现有“七系一部”,即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一系、学前教育二系、外语系、音乐系、美术系、现代教育技术系和基础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