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喜雨亭记》

00:00
10:49

喜雨亭记


苏轼 〔宋代〕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 biàn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下喜雨的欢乐。古时候每逢喜事,就用它来给事物命名,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谷子,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俘虏的名字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府的第二年,才开始迎建官府的房舍,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后认为将会有一个丰收年。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过了三月份,天才下雨,四月初二才下了大雨,十一月又下了雨,老百姓却还认为下的不够;十四日那天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苏轼的这首《喜雨亭记》出自《古文观止》。宋仁宗嘉佑七年,苏轼在陕西凤翔太守幕府担任签书判官。这年四月,风翔地区大旱逢雨,恰好官署旁边一座官亭新建落成,苏东坡就把这个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下这篇“记”作为纪念。


文章分为四段。首段是全文的总序,先点亭名用意,再作简要解释,再引古代典实,终加归纳总结,极有条理。尤其是以极简洁的文字,既交代出“喜雨亭”命名的由来,又洋溢出欢乐喜庆的抒情气氛,奠定全文“喜”“乐”的基调,为文章的展开做了有力的铺垫。


第二段,顺着“亭”“雨”“喜”的次序,分三层叙写。叙亭,则时间、位置、环境、用意皆一一提及,简而有序;叙雨,则一扬一抑,渲染烘托,扼要写出三降喜雨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欢欣的乐意;叙喜,则官吏、商贾、农夫万众欢腾,忧者、病者俱绽欢颜,而“吾亭适成”,喜上加喜!


第三段,以酒贺雨并抒发论论。巧用主客问答,表达了雨可乐、可喜、可贺的感激之情,呼应篇首,申明题旨。


最后一段,唱出颂雨之歌。看似闲笔,实则点睛,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奇想联翩,句句真情,表现了苏轼对人民衣食的重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整篇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以“亭”领起,以“亭”结束,首尾相连,一气贯穿;紧扣“喜”“雨”“亭”三字,或分写,或合写,或顺写,或倒写,或惜墨如金,或泼墨如掷,无不得心应手,变幻莫测。的确称得上是一篇洋洋洒酒、余音袅袅的散文佳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