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报上偶然读到一篇报道研讨会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是“我国交响乐团在世界上的地位”。四位在法、德、英、美报纸上写音乐评论的乐评家来到东京,听东京的交响乐团演奏,并举办了一次研讨会。四位乐评家的意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他们赞赏这些交响乐团出色的演奏技术,另一方面,也指出“乐团成员们自主性不足”。这个问题可能与日本人的性格有关,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在指挥乐队演奏交响乐时,最重视的是对乐谱的解读,和对作曲家所追求的声音的理解。话虽如此,如果音程和节奏不对,当然也不能放任不顾,所以还是会很细致地在排练中协调。不错、不乱,是合奏的前提。然而,是否只要音程和节奏正确、强弱清楚,就能呈现令人感动的音乐呢?只做到这些显然不够。那么,乐音,究竟在何时能成为音乐?——这真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作曲也同样如此。拥有逻辑视角和感性视角应该就能作曲了,但实际上,仅有这两个条件,音乐是无法成立的,还必须加上作曲家的强烈意志。要写这样的乐曲,必须要写这样的乐曲!必须要有这样的意志,抑或说强烈的感情(包含意志、决心和专注)。在演奏中也有一样的问题。演奏,是让乐音成为音乐的最后一步。这是现场,是最后的机会。听众就在面前,一切接近某种沸点。一个眼睛看不见的按钮被触发,乐音于是终于成为音乐。
这才是我指挥交响乐时最重视的。
在日本、亚洲、欧洲指挥了各具特色的交响乐团后,我再次感受到了日本交响乐团的高水准。每一位演奏者都拥有出色的技术,只要有好指挥,能专注地演奏,任何一个乐团都能呈现出精彩的演奏。如果能保持这样的高水平,那就是一流的交响乐团了。
国外的交响乐团,演奏者们自己想怎么做的主体性很强。所以在排练时,指挥必须和乐队边妥协边推进,为此,演奏常常会被打断。而日本的交响乐团,从第一次排练开始就很少中断。因为大家都很努力地相互配合,找到一致的音程和节奏。不是自我主张,而是“彼此配合”。不知道是否因为如此,最后演出的时候,气势上总是差那么点儿。而一开始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演奏,通过合练慢慢找到一个折中点练出来的演奏,到最后往往更有气势,更广阔。
就拿我在中国指挥交响乐团来说吧。每个演奏者都有自已的想法,要把大家捏合在一起真是费劲。然而最后合练完成时,那种大气自信的声音——我忍不住想,日本的交响乐团恐怕很难达到——真是非常美妙、广阔和雄浑。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国民性的差异吧。
除了这样的国民性特征,每个乐团还会有自己的音乐色彩。有的高雅,有的粗犷(像流浪武土),有的弦乐声部特别优美。演奏者不同,演奏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而当他们糅合在一起,就成为整个乐团的个性。
最后还有一点。同一首乐曲,同一个指挥,同一支交响乐团,收录在CD里听和现场听,会发现速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只收录声音的录音,以追求完美为目标,准确地掐好速度来演奏。而现场呢?当天交响乐团的状态、指挥的身体状况、听众的反应,还有无法复制的现场氛围,共同决定了演奏呈现的音乐面貌,即所谓“一期一会”。正因如此,哪怕是同一首曲目,也会想一再去现场聆听。这种情况下,若演奏翻版CD录音,当然会不受欢迎。有时,现场演奏速度快一些,或者故意更激烈一些,这才是现场音乐会的至高妙趣所在。
乐音变成音乐瞬间的秘密,无疑隐藏在那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