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小学老师去世8年后,其子进京找总理要工作,结果如何?

周总理的小学老师去世8年后,其子进京找总理要工作,结果如何?

00:00
16:38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在一次高级干部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

建国后,一些亲戚来找我,要求在北京给他们安排工作,我只安排了山东来的一个人,他并不是我的亲戚,是我小学时的一位老师的孩子,是响应我们党的号召从台湾回来的,也是按这方面政策规定安排的。这位老师早已作古,我很怀念他。

周恩来说的这位老师是他的小学老师高亦吾,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能让一向大公无私的总理为他的儿子破例呢?

高亦吾,字盘之,1881年出生于山东章丘。他从小聪敏好学,立志教育,26岁时考入山东高等学堂。在校期间,高亦吾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他也受到学校里进步教师的影响,秘密地加入了同盟会,并在同学中成立了“乐群学会”和“玫瑰花诗社”,进行反清反帝的活动。

1909年月,由于清政府的妥协,山东各界的争取路矿权利斗争失败,激起了各界的愤慨。高亦吾发动同学脱下长衫,剪掉辫子,上街游行示威和集会演讲,一举轰动了整个济南,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他不得不离开山东,辗转来到了东北。

1910年,高亦吾经友人介绍,到奉天东关两等模范学堂任史地科教员。同样在这年秋天,12岁的周恩来随三伯父周诒谦从淮安来到奉天,并进入奉天东关两等模范学堂丁班读书。

高亦吾第一次上课时,他刚进教室,学生们看见他那没有辫子的光头,便都哈哈大笑起来。高亦吾也不生气,反而神色自若地指着自己的光头说:“这个嘛,很有意义,它将来也会载入历史课本的!”

然后高亦吾开始讲课,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正在这时,一位浓眉大眼的英俊少年向他发难了,他一连问了高亦吾很多问题,原来他正是周恩来。

高亦吾见周恩来衣着朴素,眉清目秀,气度不凡,甚是喜爱。课后他主动找周恩来聊天,当他知道周恩来的身世以后,又联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不禁感叹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周恩来听后说:“高老师,这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吧!”

高亦吾非常吃惊,他没想到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知道这么多,从此以后,师生二人成为了忘年之交。

在高亦吾的教导下,周恩来的学业进步很快,尤其是作文写得特别好。1912年10月,周恩来写了篇作文《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他在文章中写道:中国要富强,应该从根本做起,把教育办好。文章不仅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志,而且展现了出色的才华,最终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评比中荣获第一,高亦吾也深深地为周恩来感到高兴。

高亦吾除了教授周恩来学识,还积极地启发他的爱国思想。高亦吾曾把邹容的《革命军》和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介绍给周恩来看,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加坚定了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周恩来看完《革命军》后,激动地对高亦吾说:“我恨不能即刻飞到南方,去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

后来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学校时,周恩来率先剪掉辫子,表示同清王朝决裂。

高亦吾还经常约周恩来一起锻炼身体,他说:“有志于救国者,不可不强其筋骨。”他们经常一起跑步、做操或进行其他体育活动,风雨无阻,这不仅增强了周恩来的体质,也进一步地磨炼了他的意志。

在高亦吾的言传身教下,周恩来在追求救国救民新思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渴望革命的暴风雨更猛烈地到来,以求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在一次修身课上,讲到“立命”这一问题时,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

许多同学按照孔子所说“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读书观念回答,周恩来却站起来大声说:“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的话赢得了满堂掌声,高亦吾听说以后,也对周恩来投身报国的精神非常满意。

1913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模范学堂,南下天津投考南开中学。话别之际,高亦吾语重心长地问周恩来:“孔子曰‘君子有三乐’,你可知道?”

周恩来回答:“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此其一乐也;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其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为之三乐。”

高亦吾听后激动地说:“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愿足矣!”

然后高亦吾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翔宇”二字,他递给周恩来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我为你命字‘翔宇’,望你将来如鲲鹏展翅,翱翔寰宇……”

从此以后,周恩来给高亦吾写信时,总是署名“翔宇”,志为国家栋梁,不负老师重望。

1916年,由于战乱不息,政局不稳,高亦吾被迫离开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辗转到北京京兆尹公署任一等科员。在这期间,他一直和周恩来保持着书信来往。

“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由日本返回天津,组织觉悟社,积极开展学生运动。他还曾去北京见过高亦吾,高亦吾看到周恩来的成长,非常高兴,但也为他感到担心,他叮嘱周恩来:“你在天津办的《觉悟社》刊,已轰动京畿,当局声言要严令取缔,并逮捕一切成员,据传你的名字已经在册,你务必当心。和豺狼斗,要小心,要讲策略。”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天津警察厅非法逮捕,高亦吾得知以后,一面通过一些政要人物疏通关系,一面动员一些有正义感的社会知名人士参与营救。在高亦吾等人的努力下,周恩来终于在半年后被释放,此后周恩来远赴欧洲留学,再也没有见过高亦吾。

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前来西安进行调停,他一下飞机,便向前来迎接的当年奉天东关模范学堂的同学、时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陆广勋打听高亦吾的近况,他还激动地说:“我对高老师印象最深,受其影响最大,至今想念尤甚!”

高亦吾听说周恩来的这番话以后,激动地说:“周恩来是中华民族的曙光,我这个启蒙老师即使蜡炬成灰,也心满意足矣!”他还说要去西安和周恩来相见,但因家人劝阻,最终未能成行。

“七七事变”后,高亦吾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辞去公职,返回章丘。1939年,章丘沦陷,有人推荐高亦吾担任伪职,并声称是个“肥缺”,高亦吾断然拒绝说:“国家蒙难,民不聊生,替敌效劳,实愧堂堂华人国民!”

1941年2月5日,高亦吾在章丘病逝,享年60岁。他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周恩来,他说:“我得英才周恩来而育之,是我毕生之大乐;临终不见周恩来,是我一生之大憾!”

高亦吾还在临终前叮嘱21岁的儿子高肇甫:“你日后可去找周恩来,什么时候去,他都会很好待你。要记住,听他的安排,跟着他不会走错路。”

1947年,国民党章丘县警察局曾亲自带兵去高亦吾家中,逼问高家与周恩来的关系,还将高家的大门查封,并贴上“共匪家属”的白条,给高亦吾夫人韩荣瑄胸前挂上了“共匪眷属”的白布条。

1948年秋,高亦吾生前的好友吴蔼宸被任命为驻台先遣特派员,他专程来询问高肇甫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台湾,高肇甫听说台湾的红白粮很便宜,为了能尽快改善全家入不敷出的窘境,决定去台湾弄些红糖来卖,便答应了。

但高肇甫到台湾以后,却发现形势突变,在1949年6月下旬,他回到了已经解放的济南。但没过多久,有人知道他曾去过台湾,便跑到公安局去告他,公安局很快就派人来把他带走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高肇甫只好将自己与周恩来的关系和盘托出,公安局长要他给周恩来写一封信,高肇甫只好写了,并在信中提到希望周恩来能帮他在北京安排一个工作。

几天以后,北京那边果然传来消息证实了高肇甫的话,周恩来还专门邀请高肇甫到北京见面。

1949年8月,高肇甫来到了北京,并受到了周恩来秘书杨超的热情接待,杨超给了他5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50元),并告诉他:“现在正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同志抽不出身来见你,先把这50万元生活费转给你,请暂且等候。”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周恩来的关心下,高肇甫被安排到政务院秘书处档案科工作。高肇甫深知这是周恩来对他的信任,工作非常认真,业务水平提升很快。

1951年12月3日,周恩来请高肇甫来西花厅见面。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周恩来紧紧地握着高肇甫的手说:“像,像你的父亲,都是山东大汉!”

在聊天中,周恩来问:“我与高老师早年来往的书信还有没有?”

高肇甫说:“已经没有了,是被老家的国民党县警察局抄家时抄走的。”

周恩来不禁感叹:“没了太遗憾!”

1953年初,各级安排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到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去工作,高肇甫积极报名,主动把家迁到了山东淄博,并被安排到淄博矿务局工作。

1961年8月21日,周恩来再次在西花厅接见了高肇甫一家人,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很关心师母韩荣瑄的健康状况,他让高肇甫给师母捎去燕窝、白糖、咖啡等营养食品,还专门寄去100元。高肇甫告诉周恩来,母亲想在有生之年和他再见一面,周恩来马上亲自给师母写了一封信:

您年高体弱,恐难堪旅途劳累。届时,我是否在家尚难料定,恐徒劳往返。我甚不安,我意勿来为妥。师母年事日高,望多多保重身体……

1962年,韩荣瑄不幸病逝,周恩来得知以后,专门写信慰问高肇甫一家,并寄去100元的安葬费用,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恩师及家人诚挚的关切。

1976年1月9日,高肇甫听说周恩来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他与妻子特意请了假,准备进京吊唁。出发前他们先给邓颖超发了一封电报,但邓颖超回电说:

恩来留嘱,外地亲友一律不请,万勿来京。

高肇甫不能违背周恩来的遗愿,只好带全家在家中设奠,以表对总理的悼念和缅怀之情。

周恩来去世以后,高肇甫依然和邓颖超保持着书信往来。1991年春节后,邓颖超的秘书专门致信高肇甫:

春节前收到你给邓大姐的信,因节前较忙,没有及时回信,希谅。

邓大姐谢谢你们的关心和问候,她让我转达她对你和全家的问好,希望你们多多保重。祝你健康长寿!

90年代中叶,从工作岗位退休的高肇甫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曾深情地说:“周总理大我20多岁,可待我却如兄弟一般,情同手足,周总理对我们一家的关怀,我时时刻刻铭记在心,我要嘱咐我的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周总理的教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qd_7u紫氣東來

    名師遇 (育)髙徒 ,誌同道合結忘秊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