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连线的北川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总书记连线的北川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00:00
06:14

1月18日晚,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燃起了篝火,当地村民、远方而来的游客围在篝火边,跳起了沙朗。

总书记与石椅村群众连线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群众连线交流。群众身穿羌族传统服饰,聚集在当地最著名的景点石椅羌寨中。“新年好”,随着总书记的新春问候和挥手致意,村民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呐喊。站在后排的村民,双手高高举起“羌红”,向总书记表达新春祝福。

总书记关心的石椅村,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也是全国文明村。该村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2022年,接待游客20万人,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1月18日晚,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的党支部副书记陈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收到总书记的问候后,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更足了。

石椅羌寨

村情: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从绵阳城区出发,沿347国道向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进发,车程1小时左右。随着海拔上升,“云朵上的山寨”出现在眼前。石椅村因村内一座天然双人石椅而得名,又称石椅羌寨。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石椅村获得“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授牌。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石椅村羌文化浓郁,保存有传统羌寨碉楼、祭祀台,羌族人口占比60%。至今,村民们都保持着穿羌族服饰,跳羌族歌舞、喝咂酒等传统,石椅村也会定期举办“庆羌年、祭山会、领歌节”等活动。拥有羌年、口弦、羌笛等国省市级非遗项目3项,有省市县级非遗传承人4名。

花开石椅羌寨

此外,村里旅游资源多达7主类20余亚类,火盆山海拔1166米,林地覆盖率达95%,素有 “天然氧吧”之称。皂角古树810年扎根守望,142亩石炭纪海洋化石掩映于高山密林,远眺青峰生辉,近看翠碧吐艳,风景秀美。

近年来,村里以独特羌族文化为引领,融合大爱文化,以水果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集观光、体验、康养为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典型村庄之一。

文旅融合方面,石椅村定期举办3月赏花采茶节、6月瓦尔俄足节暨枇杷节、7月李子节等节庆活动。培育母广元等一批非遗传承人,打造“进羌寨、住羌居、品羌宴、赏羌舞”等游乐项目。

炒茶

农旅融合方面,石椅村建成枇杷基地1200亩,间种精品苔子茶、桐子李800亩,开发羌民俗体验、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学等7类旅游项目。

此外,石椅村还突出线下线上融合。建成3公里果园游步道,打造2处农产品小集市,打造全域全季特色游。开发羌绣、手工苔子茶等非遗产品,2021年网络、快递等销售额达到120万元。

村民代表向总书记汇报村里发展情况时介绍,2022年,石椅村接待游客20万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羌族歌舞

村民:收到总书记的问候信心更足

“今天真的很激动,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总书记。”1月18日晚,陈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总书记不但知道他们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而且还知道他们通过发展当地旅游,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村。

今年52岁的陈艳,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的党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石椅羌寨一家民宿的老板。陈艳表示,她们收到总书记的问候后,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更足了。接下来,她准备将拓宽的盘山公路进行黑化、农家小院进行整体提升、山上的水果品种进行改良,让文旅产业再上台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石椅村的名气打得更响。

1990年,陈艳嫁到石椅村。2006年,她在村里开办起了农家乐。“刚开张没两年,就遭遇到了地震。”陈艳说,她们家的农家乐在地震中被毁。灾后重建开始后,陈艳又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农家乐。

2022年6月,陈艳决定将自家的农业乐升级为民宿。“前段时间已把主体工程做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软装。”陈艳介绍,她家的民宿1月19日就能完成软装工程,计划在农历腊月二十九重新开业迎宾。

石椅村

在1月18日下午的连线里,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发展好,要把旅游发展好。对此,石椅村综合干事张庆深有感触。

张庆介绍,石椅村地处羌山,北川的老腊肉一直名声在外。当地老百姓有养猪的习惯,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杀年猪、炕腊肉、吃刨汤。石椅羌寨兴起后,杀年猪已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游客会守在案板前,等候第一刀肉。”张庆说,石椅羌寨的一户民宿老板,今年腊肉的营收就达到10多万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