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好的自己第37天管住脾气,是成本最低的善良

成为更好的自己第37天管住脾气,是成本最低的善良

00:00
07:50
01.17 / 星期二
农历腊月二十六
管住脾气,是成本最低的善良

接人待物之道,以心度心,以身观身。

有人说:“情绪稳定,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善意。”

处世越久,就会发觉跟情绪稳定的人在一起有多么惬意。

情绪稳定的人,把控着自己的脾气,不轻易发怒,也不激怒他人。

经历了风风雨雨,也依旧保持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时刻顾及别人的感受,从不给人难堪。

能掌控自己的脾气,是对自我的持戒,更是源自心底的一份善意。

1

收起怨气,怒时不说伤人语

一位哲人所说:“永远不要因为生气,而说刻薄的话,你的怒气会过去,但是你刻薄的话会伤人一生。”

生气时所说的话,就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

《解忧杂货店》中有个叫浪矢的老人,经常给孩子们解答生活中的烦恼。

慢慢地,有不少成年人也来向他咨询烦恼问题,杂货店里很快就堆满了五花八门的咨询信。

其中也不乏有人恶意骚扰,甚至一晚上发来了三十份咨询信。

儿子前来探望时,看到信里胡编乱造的内容,不禁心生怨恨,觉得这些人实在可恶。

浪矢反而劝解儿子:“写这些信的人,和别人一样都是内心破了一个洞的人, 他们也有难言之隐,我又何必出口伤人。”

发脾气是本能,忍住怒气才是善良。

收起怨气,既是对他人的一份谅解,也是对自己的一份宽宥。

《荀子》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待人多一分宽厚,咽下怒气,放走祸患;处事少一分怨气,收住脾气,就是收住福报。

忍住怒气,恼时不责他人过

《资治通鉴》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去世时,恰有医官用药不当。

原本罪不至死,唐懿宗却大发雷霆,迁怒于二十多位医官,连同亲眷或被杀,或被贬,无辜者足足三百余人。

生气时的一把怒火,烧掉了自己的功德,也给他人带去了劫难。

林语堂先生说:

“一个心地干净、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

内心柔软的人,无论经历什么,都会稳住自己的心,谅解他人的过。

季羡林外出授课时,临行前想起家中的君子兰无人照料,便嘱托保姆帮着浇水。

没想到等他回来时,君子兰已经奄奄一息。

仔细询问才得知,保姆给君子兰浇完水,看着屋外阳光正好,特意搬到了阳光下,却不知君子兰最怕高温。

看到君子兰死了,一旁的保姆手足无措,也不知如何是好。

恰巧季羡林的儿子前来探望,听说父亲心爱的君子兰死了,便忍不住想要说保姆几句。

季羡林却赶忙宽慰道:“这倒也不怪阿姨,我明知她不懂如何照顾,还把事交给了她,这不是我的错吗?”

在失去心爱之物后,季羡林依旧愿意从好的方面揣度别人,哪怕自己也在懊恼之时,也会克制自己,照顾好别人的情绪。

克制脾气的背后,是一颗善良之心。

白居易有言:“接人待物之道,以心度心,以身观身。”

站在自己的角度,他人皆是过错,穿上别人的鞋子,才知脚下的痛苦。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难以言说的苦楚。

与其对他人横眉冷对,不如以恕己之心恕人。

将心比心,才是佛心。

管好脾气,是成本最低的善良

人活在世上,谁都有脾气,难能可贵的是怒火之下,以慈悲之心待人待物。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黛玉和宝玉拌了嘴,黛玉生了半晌气,却不忘叮嘱侍女:看那大燕子回来,再把帘子放下来。

平日里有些刻薄,说话不留情面的黛玉,在自己气到“哭了半晌”时,还记着要等燕子归来才放下门帘。

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告诉我们:坏情绪会传染,会由强者传递给弱者,最终无处发泄的弱者就成了牺牲品。

但黛玉在自己情绪不定时,依旧不轻贱弱小之物,存着一丝悲悯之心。

众生万物,各有各的脾性,管好自己的情绪,体恤他人的难处,是善良,也是约束。

没有外交经验的胡适被任命为大使,期间四处奔波,劳心劳力,心情差到了极点。

但下属们丝毫没有被胡适的坏情绪所波及,哪怕深夜造访,胡适都不会给他们摆脸色。

胡适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做的是受罪的事,总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脸,总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

不迁怒别人,是推己及人的善良,不失色与人,是对他人的尊重。

佛说:“无论是善待谁,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施及别人,惠泽自身。”

善待他人,终会被他人温柔以待,管好自己的脾气,所到之处,也会处处是笑颜。

善意不难,从稳定的情绪开始,愿你能忍住怒气,宽恕他人,慈悲处事,持好手中的戒,铺好情绪的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