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小平果断改革高考,7年后,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

1977年,邓小平果断改革高考,7年后,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

00:00
16:45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庆典正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广场上彩旗飘扬,人群一片欢声雷动。

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受阅方阵通过以后,接着走过的是各界代表方阵,当大学生方阵向天安门城楼走来时,忽然在整齐划一的行进队伍中,竖起了一面醒目的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

刹那间,行进有序的游行队伍,变成了风涌的浪潮,莘莘学子们拥簇着“小平您好”的横幅,发出阵阵欢快的叫声。此时主席台上的领导人也注意到了,邓小平顺着身边几位领导手指的方向望去,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还向学生们招手致意。电视机将这一幕传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在全国人民心中激起了一层巨浪。

那么打出这幅横幅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这么做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以后,就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他决定把大学的招生当成工作的突破口,但当时由于“两个凡是”的影响,很多不合理的招生规定仍然没有得到改变。

7月19日,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准备召开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对教育部负责人说,到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找一些敢说真话有见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才华的教学人员来京参加座谈会。

8月4日,座谈会正式开始,邓小平亲自出席,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参会人员本以为像邓小平这样的高级领导人,能够在座谈会开始和结束时各来一次、讲几句话就很不错了。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4天的讨论,邓小平除了两次因为重要活动没有参加外,其余时间不仅每天准时到会,和大家一起离开,而且还亲自主持,大家在他的引导下,发言都活跃了起来。

8月6日,高考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忧虑地说,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

邓小平插话说:“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在坐的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被邓小平的话感染,他也站起来发言:

大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

此语一出,举座皆惊,这是大家的心里话,但大家都不敢说,查全性替他们说出来了。

邓小平也很受触动,他对查全性说:“查教授,你说,你继续说下去。”

查全性继续说:

当前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没了人才;二是卡了工农兵子弟;三是助长了不正之风;四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查全性还建议,从1977年起改进招生办法。大学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

查全性的发言结束后,得到了包括吴文俊、王大珩在内的很多老科学家的响应。

但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针,文件也已经送到了邓小平的手中,也就是说,1977年按照老办法招生几乎已成定局。

邓小平于是问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改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

查全性连忙插话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不然又招20多万不合格的,浪费可就大了!”

刘西尧也说:“还来得及。”

最终邓小平拍板:“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

8月18日,教育部上报了《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原计划高校和中专学校8月开始招生,11月中旬新生开学,但现在决定恢复高考,招生时间拟推迟到第四季度,新生于明年2月底前入学,推迟3个月。

邓小平看了报告以后,很快作出批示:

这是经过考虑,为了保证重点大学学生质量而商定的。拟同意。

1977年冬天,全国举行了至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570万学生报了名,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这些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

从此以后,我国正式恢复了高考制度,无数有才华的学子有机会步入大学校园,因而改变了命运,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对邓小平非常感激。

“小平您好”的策划者之一栾晓峰就曾这么说:“当年,我们写这幅标语首先是出于真诚,是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感谢。我们都是中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不是中国的这场变革,我们是不可能跨入北大的。”

“小平您好”横幅的主要策划者和制作者是北京大学学生栾晓峰、赵宝晨、郭庆滨、李禹,他们都是1981级大四的学生,而且是一个宿舍的室友。除了赵宝晨来自哲学系外,其他3人均来自生物系。他们4人都将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国庆35周年大典。在临近国庆的前一个月,他们和其他大学生方队的游行者一样,每天都接受严格的走、行训练。

但在国庆前几天,游行指挥部突然发布了一道命令,大学生队伍可以不按统一的步调齐步走,但不是让自由走,而是要活泼一些,欢快一些,体现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原来指挥部收到了上级的命令,在游行队伍的设计上也要解放思想。

栾晓峰等人接到这个通知以后,感到十分遗憾,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一个月的正步白练了,但更多的是兴奋,因为他们从命令的背后发现了一种机会和宽松。

按照计划,北京大学的队伍将跟在北京大学的彩车后面,排着整齐的队伍,从长安街由东向西走过天安门城楼的检阅台。北大的学生在接到指挥部的通知后,积极响应,各显神通,有的准备了花束,有的弄来了气球,有的找来了彩带。

但栾晓峰等人认为,这样的形式似乎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心情,敢想、敢说、敢做,历来是北大人的传统,今天,他们仍然有话要说,他们的振奋和激动一定要表达出来,于是大家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心情。

9月30日晚饭后,栾晓峰等人回到了宿舍,他们经过讨论,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一条横幅表达心意。

可是写什么标语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说“教育要改革”,有人说“改革要加速”有人说“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家都觉得这些标语虽好,但还不能充分地表达心愿。渐渐地,大家的话题集中到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身上,一开始有人说写“万岁”,但很快被否决了,认为有个人崇拜的色彩。

经过反复琢磨,有人提议说:“用‘小平同志您好’这几个字吧!”大家都觉得这个好,纷纷表示同意。

为什么要用“小平”这个称呼呢?赵宝晨在事后曾加快说:“因为过去许多场合都用过,我在学校里是党员,党员开会经常听报告说,‘某某领导圈阅过了’,这个某某领导就经常用‘小平同志’这个称呼。”

大家很快行动了起来,当时没有写大字的毛笔,他们就用抹布的布头蘸着墨汁在彩纸上写下了这6个大字,然后开始把写好的字往床单上订,但发现床单长度不够,只能订4个字“小平您好”。

但大家却都觉得,去掉了“同志”两个字,反而比原先更好了,有一种意境,显得那么亲切。

横幅写是写好了,但怎么往会场里带?因为指挥部要求,不准携带与游行无关的物品,不准私自制作标语口号,广场上所有的标语口号、横幅旗帜都由组委会统一制作。栾晓峰等人找来三个拖布杆和蚊帐架当支杆,固定在横幅的中间和两头,绑好后小心翼翼地把横幅裹起来,在外面又绕以彩带,顶端缀以纸花,这样横幅变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他们准备这样把横幅带进去。

一切准备完毕后,大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横幅让不让打?万一打出来犯错误怎么办?此时身为党员的赵宝晨站了出来,他拍着胸脯说:“出了问题我负责!”

10月1日凌晨4点,栾晓峰等人在学校集合前往东单待命。在进入会场时,大家齐心协力,把横幅顺利地“裹”进了游行队伍。

当大学生队伍快行进到天安门城楼时,周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烈。经过金水桥时,李禹和另外两名同学突然将“小平您好”的横幅展开。学生们看到横幅以后,方阵一下就乱了,大家聚集到横幅下面,高呼“祖国万岁”、“振兴中华”等口号,把手里的纱巾、花束抛向天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这个过程前后持续了一分多钟,队伍很快有些乱了,有人意识到出现这种场面不妥,就大喊:“快跑,快跑!”队伍开始跑起来,横幅就被丢在西长安街上。

游行结束以后,指挥部里对此事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个横幅打得好,准确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党的热爱;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个行为应该受到批评,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因为指挥部事前三令五申不能带文字物品。最终打出条幅的学生们没有受到批评,只有学校保卫处的人挨了批评,并写了检查。

当天摄影记者王东正好在天安门前东侧的两座小金水桥之间靠近长安街的地方,他抓住机会,把学生们打出横幅的这一幕抓拍了下来,他认为这是当天最精彩的场面,于是将照片送到人民日报社编辑部。但夜班的编辑们也对此发生了争论,出于谨慎,第1版编辑第一次选片时没有选上,第4版是摄影专版,也没有选上。

第2版编辑曹焕荣却选上了这张照片,他马上向值班的副总编辑陆超祺请示,陆超祺最后拍板:刊登在第2版。

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小平您好”这张照片,照片的说明文字是:大学生游行队伍中的一个场面。照片刊出以后,得到了无数好评,该年的全国最佳新闻摄影奖、全国好新闻特等奖都被它包揽。

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典藏,也是四川邓小平故居纪念馆中陈列的关于邓小平的最大幅面照片。

30多年已经过去了,经过岁月的洗涤,“小平您好”这段历史的意义越来越深刻地显现出来,当年参与此事的栾晓峰等人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精神的富足和荣耀。

栾晓峰曾回忆说:“大家都觉得‘小平您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永远的精神财富。多年以来,这件事都是我们心中最引为自豪的一件事。不只是我自己,连我的父母、妻子,我的亲戚朋友们,所有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他们也一直为我、为我们在那一历史时刻的表现而自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