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朱棣的青少年时期

11 朱棣的青少年时期

00:00
05:56

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Arry,您的好朋友。我们继续播讲《大明王朝》。希望得到您的关注、订阅和点评。第十一集“朱棣的青少时期”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五月,陈友谅兵寇池州,不久又传来陈友谅进攻太平的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对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作战。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将在下一年称帝,十二月二十四日,祭告太庙,为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儿子逐一命名,第四子命名为“棣”  ,此时朱棣已经七周岁,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不仅为儿子命名,还制定了后世子孙取名的规则,每一支拟定了二十字辈分,朱棣一支的字辈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yóu)。 

同年,七岁的朱棣与众兄弟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命令朱棣与兄弟们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由于朱元璋十分重视文教,朱棣与兄弟们幼年入学,接受了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早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就在宫中的白虎殿为诸子安排了专门的读书场所,登基称帝后,太子与诸皇子读书的地方改为文楼,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宫中建成“大本堂”,广集藏书、延请名儒,朱棣等皇子和勋贵子弟便开始在其中读书学习。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册封诸皇子为王,封十岁的朱棣为燕王,又设立大宗正院,即后来的宗人府,掌皇族内部事宜。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因此,分封诸王便是要让藩王拱卫皇帝,以维护朱家皇朝的统治。

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朱元璋颁布《昭(zhāo)鉴录》,四月,颁布《祖训录》给朱棣等藩王,令他们抄写在王宫正殿和内宫的东壁,书中搜集了古代藩王的优劣事迹,以对皇子们进行宗法教育。朱棣在宫廷中要遵守繁琐的礼仪制度 ,经常要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

洪武九年(1376年),十六岁的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成婚。朱元璋以秦王朱樉(shǎng)、晋王朱棡(gāng)、燕王朱棣即将前往封地,便派遣朱棣和秦、晋二王前往“中都凤阳,观摩祖宗肇(zhào)基之地,使他们了解明朝的基业由何而兴。自此之后,朱棣先后三次被派往凤阳常驻,在练兵演武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  ,对他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史载朱棣在凤阳时“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在凤阳的这段生活可看作是朱棣宫廷教育的实习阶段。

亲爱的朋友,本集就播讲完毕,谢谢您的收听,我们下集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花独秀

    没文化真可怕,朱棣的棣,读di

    Arry1122 回复 @花独秀: 真的太感谢了,我读了一辈子li,如今才被您给教会了,您是我是一字之师,是我终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