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精讲|中小学生必读|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

好书精讲|中小学生必读|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

00:00
17:20

名人传记 推荐《孔子的故事》


大家好,这里是喜马拉雅喜播教育推出的好书精讲-100本必读经典名人传记,我是主播泉水叮咚,今天我为大家推荐《孔子的故事》这本书。


这本《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是李长之。李长之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李长之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誉为“清华四剑客”之一,与季羡林、吴组缃(xiāng)、林庚齐名。


《孔子的故事》是李长之先生的经典代表作,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以详实的资料栩栩如生地为大家描述了孔子,以传记形式,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孔子一生的各种事迹。这本书倾注了李长之先生多年的心血,几易其稿,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数次修改,这在才华横溢的李长之的创作生涯中是不多见的,可见此书在李长之先生的心目中的特殊分量。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其地位为儒家圣贤之中最高者。不过,要想写好孔子的故事,是相当有难度的,需要查阅众多史料来理解、整理、归纳,很多古籍史料记载的事迹零碎且有很多事件记载的也不完整,甚至在各种史料记载中,同样的事件也有出入和互相矛盾的时候。就拿《论语》来说,其记录的是孔子及其众弟子平时的一些言行,但这些话是何时说的、前因后果又是什么,这所有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来记载,孰先孰后,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各种史料记载的事件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又有什么出入、这些出入又如何辨析呢?比如孔子多次出入卫国,在匡国被拘留后又返回卫国,这是哪次离开卫国时发生的呢?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乱兵围住多日而绝粮这件事又发生在何时呢?《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到过陈国两次,中间曾回卫国,但据崔述考证,孔子又只去过陈国一次,哪种说法才是比较合理的呢?等等这些不同史料记载的同一事件是否一致、时间又是否对得上,都煞费苦心才能理顺。


其三,史料均是文言文,如何以现在的语言去表达呢?比如《论语》里提到的“长沮、桀溺耦而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的故事》脚注里,李长之先生这样备注:“关于长沮、桀溺二人名字的意义,参见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卷九”。找到了注解依据,李长之先生如此翻译描述这件事:“在回卫国的路上,遇见一个长得很高的人、浑身汗津津的(这个人就是‘长沮’),还有一个身材也很魁梧、两脚上满是泥的(这个人就是‘桀溺’),他们在那里一块儿耕地(就是藕而耕)。”然后考虑到大家可能对那个时候耕地不太理解,先生又接着解释:“那时用牲口耕地还不普遍,一般地就是用人力来耕地。”由此可见李长之先生对史料的严谨态度,也时刻提醒读者也要如此。


其四,史料之浩渺,又如何在这些浩瀚的史料中找寻到所需要的资料呢?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李长之先生几乎精心研读了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所有有关孔子事迹言行的历史文集,包括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论语》、司马迁写的《史记》里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及诸多其他篇章,还有《左传》、《国语》、《孔子家语》、《孟子》、《吕氏春秋》等等诸多历史典籍,并且反复综合比较、推敲研究。在成书时,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上也很是严谨,并详细备注原文出处,对于有出入或疑惑的地方,也解释依据,真正做到了每句话都有根可依、有据可查。


因此,不管是作为入门级故事书来了解孔子,还是作为《论语》《史记》等古文书籍阅读时的参考书,李长之先生的这本《孔子的故事》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通过此书,不仅可快速了解孔子的一生事迹,还是简单易读、方便检索的案头书。它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孔子从出生到去世时一生经历的各种事迹,记录了孔子在春秋那个时代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包括给弟子们讲学,中间十几年周游列国发生的事,之后返回鲁国开始进行文字创作活动、包括删《诗》定《礼》著《春秋》等事迹,以及孔子在各国宣扬德政、仁政时,当时的国君、大臣、隐士等各式各样的人又是如何看待孔子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来一起了解孔子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一二吧。


(孩子出生啼哭的声音)


公元前551年,在鲁国的尼丘山上,一位男孩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为“仲尼”,他就是后世尊称的“孔子”。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是鲁国一位职位不大的武官,那时候属于“士大夫”的阶层,生活并不宽裕。但叔梁纥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其10世先祖父弗父何原是可继承宋国国君的,后来放弃了国君之位,让弟弟当国君,而自己则作为卿大夫辅佐弟弟,其后代子孙也一直作为卿大夫世代辅佐宋国国君,再往远了说,宋国原是殷商的后代,所以孔子在临死时曾说自己是殷人呢。不过,到了孔子的前三四代,由于宋国统治集团的内部倾轧而逃到了鲁国避难,自此家道开始没落。孔子三岁时父亲便不幸去世了,母亲后来带着他搬家到了鲁国的国都曲阜 fù。


(孔子和小伙伴玩祭祀游戏)


孔子小时候唯一的游戏就是模仿祭祀,摆上小盘小碗,学着行礼玩儿。后来“入太庙,没事问”。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孔子是有志气的,他在十五岁时就已经立志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孔子一生,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无时无刻地学习,“学而不厌”,且从来“不耻下问”,一生中从未停止过学习,向各种不同的人虚心求教学习各种知识、各种本领,而且每次都很是虚心、踏实。据史料记载,孔子一生中有三位重要老师,“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cháng hóng ,学琴于师襄”,即向老子请教礼仪之事,和苌弘学习乐律、乐理,和师襄子学琴。咱来说说和师襄子学琴这件事。师襄子是鲁国著名的乐官,也有说是卫国的乐官,先不论他是何国的乐官,总之他在弹琴上是很了不起的。孔子决定跟着师襄子学琴,在跟着学了一些日子后,师襄子觉得孔子已经弹得不错了,于是对孔子说:“你已经学会了这首乐曲,可以学新曲子了。”


不过孔子竟然摇头回答道:“我虽然已经熟悉了乐曲的形式,但还未掌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演奏的技巧。”


于是孔子继续学习,又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觉得孔子弹琴的技巧已经很娴熟了,于是又对孔子说:“你已经学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学新的了。”


没想到孔子还是摇头:“不行啊,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


这样又过了数日,师襄子觉得孔子已经弹得出神入化了,于是对孔子建议道:“你已经了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学习新的了。”


这次,孔子竟仍是摇头:“我还不了解作者呢。”


再过了一些时日,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最后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体型颀qí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难道这是周文王吗?除了他,还有谁能谱写出这样的乐曲呢?”


乐师师襄子看到孔子的神情、听到孔子的话语后,大为赞叹,赶紧起身恭敬地拜了两拜:“我们老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作《文王操》啊!”


孔子学习就是如此地精益求精,后来又专门去周朝拜访博学多才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星象音律的苌弘,史称“访弘问乐”。孔子后来曾这样评论相传韶乐和武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的《韶》乐,相传为歌颂古帝虞舜所创作的乐舞,《武》乐为歌颂周武王所作的乐舞。孔子认为在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这个艺术角度来论的话,《韶》乐和《武》乐都是“尽美矣”,完美了;但从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武》乐就差一点了,“未尽善也”。这个评论应该也是借用苌弘的观点。孔子“问乐于苌弘”时曾向苌弘请教韶乐和武乐的区别,苌弘如是说,“若以功业来论韶乐和武乐,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是伐纣以拯救万民,都是功昭日月,无分轩辕、不分上下的。然而就乐论乐来说,韶乐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虽然也是声容宏盛,但曲调、节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所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独韶乐可称得上尽善尽美矣。”听到苌弘如此盛赞《韶》乐,孔子第二年又专门跑到齐国去聆听《韶》乐的演奏,乐得是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竟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完全沉浸在音乐艺术欣赏的玄妙感觉中。


孔子对音乐的造诣如此之深,应该和自幼生活在鲁国有关。当时的鲁国,虽是小国,但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周朝对于礼乐制度很重视,崇尚礼乐治国,当时鲁国是对文化传承保护得最好的国家。孔子晚年整理《诗经》的乐歌,无疑和他成长于重视礼乐文化的鲁国及其保存有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有巨大的关系。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的诗歌三百余首。孔子对当时可搜集到的所有流行的歌词和乐谱进行仔细甄别、删减,最后留下了305篇。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用一句话来概括三百篇的《诗经》的话,那就是“思想纯正”,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要适度而不是过分,健康而不是病态。以此标准进行删减后,孔子曾自豪地说过:“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即“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诗歌的乐谱才进入了正轨,雅乐和颂乐才各有了适当的安排,错乱的歌词才就有了次序。”这才给后世留下了这部辉煌的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这是从《孔子的故事》整理出来的一些孔子关于音乐的一些资料。大家还可以从这本书上了解到更多关于孔子的故事呢,比如孔子向老子学礼,学礼回来后向弟子们这样描述老子:“老子像一条龙,风里来云里去,想上天就上天,让人捉摸不透”,等等诸多有趣的故事呢。


好了,今天的好书精讲故事就先讲到这,感谢您的聆听,希望这段内容能够带给您收获!继续关注喜播教育好书精讲,更多好听的内容等着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