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校园暴力当“梗”,一点都不好玩

把校园暴力当“梗”,一点都不好玩

00:00
04:31

“纸给我用一下”,未经同意,一下子抽掉室友半袋纸巾;“吃啥呢,给我尝尝”,说完后夺过室友面包并扔回包装袋……视频中,一名学生模样的主播在这一系列操作下,一脸错愕、眼神无助。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网络上存在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趋势,一些人甚至利用校园暴力来引流。在某社交平台上,一则标签为“新型校园暴力”的短视频,播放量已超682万。

对此,一些人认为这只是“小打小闹”,不必太当真,可事实上,这类视频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正如一位受害者所说的:“我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噩梦成了别人的玩梗工具,被笑嘻嘻地表演出来。”据《中国青年报》此前报道,校园暴力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反复浮现创伤发生时的情境,并持续处于警觉状态,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没人希望看到自己心底的伤痛被他人视为笑料,对受害者来说,将校园暴力玩笑化、娱乐化的倾向,简直是残忍的二次伤害。

对未成年人而言,这类视频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错误的心理暗示。比如,一些学校“小霸王”会减少欺凌行为的罪恶感,误认为欺负同学是“很酷”“很好玩”的事;由于未成年人的是非观还不够成熟,一些学生也可能跟风模仿,伤害他人;而此类视频中隐藏的“慕强”逻辑,也不利于未成年人培养道德感和正义感,反而很容易使其是非观念遭到扭曲。

从本质上讲,类似的娱乐化倾向,都是在人为消解校园暴力议题的严肃性,让本该是非分明的问题模糊化、玩笑化。对于这种乱象,创作者、平台和学校等各方,都需要有所警惕,坚决向无底线消费校园暴力的行为说“不”。

其实,创作者在社交平台公开谈论校园暴力相关话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不管是开放情感“树洞”,让受害者无压力地表达内心失落、痛苦的情绪,还是通过客观情景再现等方式,增加社会对暴力危害性的感知,都有利于凝聚坚决抵制校园暴力的共识。相反,如果把校园暴力当“梗”,无视暴力行为的恶劣性质,那么吸引的流量越多,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创作者还需珍视自身的影响力,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流量而无底线玩“梗”。

对平台而言,及时追踪不当的话题动向,提醒创作者约束好自身行为,也是监管职责所系。要看到,当下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倾向,已然不是某种小众的、鲜为人知的内容,而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流行”现象。对此,相关平台一是要细化社区规则,明确表达对类似低俗内容的零容忍态度,更要拒绝“流量至上”的逻辑,避免对此类内容进行流量“加成”。同时,对于“新型校园暴力”等明显有问题的话题标签,也要加强审核,规避放大效应。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相较于机械地告知学生不能实施校园暴力,中小学校不妨尝试从类似的不当社会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法律、道德和心理等层面的深入讨论。当学生更清晰地知晓自己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到校园暴力会对他人造成哪些真实的身心伤害,反思校园暴力在道德上如何站不住脚,自然会主动向校园暴力行为说“不”,懂得如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的深入探讨,也许比一句简单的告诫更加有力。

总之,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不容粉饰,更不该成为视频创作者手中的“笑料”素材。把校园暴力当“梗”的行为,一点都不好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