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 | 顾亚欣 1127

潜规则 | 顾亚欣 1127

00:00
20:19

帝国制度很善于把常人难免的弱点和毛病培育为全国性的灾难。 

书名:《潜规则》

作者: 吴思

今日主讲:顾亚欣

主讲人简介: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播音:邱博,省级播音员


01 听前思考

 什么是潜规则?

 “潜规则”都影响到了社会上哪些人?

 “潜规则”为何像牛皮癣那样难以根除?


02 书中金句

恶政选择了恶棍。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帝国制度很善于把常人难免的弱点和毛病培育为全国性的灾难。


03 精华笔记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这本书用雅俗共存、亦庄亦谐的方式揭示出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还存在着一套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且将它命名为“潜规则”。从而使“潜规则”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社会流行语。同时,还对“潜规则”自身的内容、特点、作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介绍本书的大致思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通过如下的几个问题来展示。

1、什么是“潜规则”,它是怎么产生的?

2、“潜规则”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潜规则”是如何让人们服从于它的?

此外,我们还将跳出该书,对它进行一番客观评价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潜规则”,它有什么基本特点?

对于“潜规则”的定义及特点,书中直接而明确地表达出来,唯一一处对这个概念有相对较为明确论述的地方在《自序》中。但此处的论述所揭示的都是人们通过平时的体验即可获得的认识;而缺少了一份观察的深度。


吴思在其后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上的生存游戏》中专门写了一章《潜规则的定义》,对此概念出了解释。简要地来说,他认为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自发形成的默契。如果有人违反了这套规则,那么就会有相应的惩罚机制发生作用。


同时,由于这套规则违背了主流观念和正式制度,所以也只能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吴思实际上将“潜规则”分为两种:违背了主流观念的和违背了正式制度的。而违反正式制度的“潜规则”可能会适应今后的社会形势,从而转化成正式制度。


吴思在这里还特地指出,在“潜规则”生成的过程中,当事人并不是两方,而是三方。即交易的双方再加上一个更高制度的代表。


第二个问题:“潜规则”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潜规则”的具体表现大致体现在基层百姓、中层官员以及最高统治者这三个层面。


在基层百姓中层面,这体现在百姓与官府之间的力量不对等上。吴思通过他所创造的“合法伤害权”一词对这种不对等进行了概括。


而对于处于皇帝和百姓之间的官吏们来说,“潜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表现为行贿和受贿。因为古代中国官吏的工资很低,可是打点上司、接待访客、晋级考核、汇报工作处处都要钱。根据“潜规则”行贿和受贿就成为大家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手段了。而且皇帝有时也会公开要求官员为他去征收“灰色收入”。


而皇帝是权力的直接象征,他的命令就是正式制度的一部分。所以,这种“灰色收入”就有了合法的外衣,“潜规则”和正式的制度也就公开结合了起来。


而皇帝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因为下级官员已经全部被“潜规则”降服了。


第三个问题,“潜规则”是如何让人们服从于它的?

 “潜规则”交易中的一方如果擅自改变价格,这就如同公开抢劫。因为除非双方中有一方的能力发生显著变化,否则“潜规则”是不可以随便改的。拿人钱财后反而要害人,对于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或许可以,但如果是面对同样掌握体制性力量的官场中人,就必然招来报复。


这套逻辑发展到最后,就达到你不想参与交易都不行的程度。而在知道了这种威力后,官员们不但开始顺从于“潜规则”,而且主动学会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最终,连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也无能为力。


而上述内容也展现了“潜规则”能够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要素,即它能够与正式的制度高度结合,并达到彼此不分的程度。而这种结合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手握合法权力的官员实现的。他们一方面掌握着合法伤害的力量,同时又几乎垄断了对皇帝的信息供应渠道,而皇帝与百姓之间则处于彼此隔绝的“肠梗阻”状态。


即使是有能力的皇帝也只有向“潜规则”低头,平民百姓则更是只有任人宰割。所以,强调“潜规则”与正式规则之间的那种密切关系,成为本书最为核心的观点。


对本书的总体评价

吴思在本书中的论述便贯穿着上述这条主线,并自成系统,且体现出了相当的深刻性。但是他只挑选了部分的历史和故事,然后从中就分析归纳出一整套道理。这种零碎的取证和论证方式其实还不足以支撑他提出的那套系统的大观念。


而且,吴思可以算是一个一元论者,也就是把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归因于一个唯一的动机。这显得过于简单。而且,我们从这本书中也只是看到了“潜规则”对于古代官员们的支配,其他的相关问题则论述不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ay_abb

    我要做大咖#打卡:感谢老师分享吴思的《潜规则》🙏 受教!这本书通过回顾一部分的中国历史,揭示出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还存在着一套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且将它命名为“潜规则”。从而使“潜规则”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社会流行语。其实当下的“潜规则”同样是比较牛的,反抗它的代价也是相当高的。古往今来,处处应证了这样的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所以,对自己来说能做的就是:了解它并且远离。

  • 甜蜜千禧

    别喜欢这个背景音乐,有些跳动感。

  • 江楼浅月抚尘

    吴思老师

  • 酱油甜醋

    支出个小错误,古代官员低薪水特指明清两代,宋是高薪养廉。请不要用"古代"来概括,有误导性。

    酱油甜醋 回复 @酱油甜醋:

  • znw8

    听过别的版本,觉得这个讲得不够融会贯通

  • 陈东峰

    很好👍

  • 11111111_6a

  • 丁尹_jv

    实在难以忍受有背景音乐的讲书,讲的多好啊,可惜了,因为背景音乐

  • 忘不掉的你_PG

    潜规则在什么情况都会存在的

  • HIDEAR

    这种社会现象永远不会消失,就好像博弈中一直追求的帕累托最优,其实到最后也只不过是纳什均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