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蓉城之秋”,奔赴成都的音乐梦想

评论丨以“蓉城之秋”,奔赴成都的音乐梦想

00:00
04:49

以“蓉城之秋”为观照,我们看到成都以音乐为纽带,正在奔赴文化聚落、创意聚和、产业集群的和谐生成

当叶小纲作品音乐会的最后一个音符奏响,当成都城市音乐厅响起经久不绝的掌声,第28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完美落幕。人们不会忘了这50天来的17部精品剧目、60余场音乐活动、近200首原创作品;不会忘了吴碧霞、戴玉强、龚琳娜等一批殿堂级音乐大师带来的震撼感受。

音乐总能抒发最真的情感,带来最美的享受。那大大小小的音乐厅,一场场音乐盛会,无论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还是嘈嘈切切错杂弹,零距离的倾听,零时差的欣赏,灵动的音符总能在某一个瞬间,撞进我们的心底。

在时间的流转中,在音乐的熏陶中,市民变得更有品味,城市变得更加高雅。这就是“蓉城之秋”年复一年持续用心举办的成效。作为成都精心打造的城市音乐品牌,它让城市的音乐氛围更加浓厚,让城市的音乐品味升级,让成都“音乐之都”名号更加响亮。

作为成都的一张音乐文化名片,“蓉城之秋”已成为行业一流的名家、名团、名IP在蓉合作首选,戴玉强领衔的中国三大男高音、廖昌永、吴碧霞、幺红、吕思清、龚琳娜、方锦龙、王丽达、王二妮;音乐剧《赵氏孤儿》《阿波罗尼亚》《魔女宅急便》;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等都曾登上“蓉城之秋”的舞台。彼此选择,在于彼此认同,彼此欣赏,这大概就是当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今年的“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是经典的城市音乐品牌和经典音乐IP的再度相遇,名家名团和音乐的专业度,让“蓉城之秋”的记忆点满满,也让成都音乐的显示度再度提升。时间飞逝,但美好的记忆会永久驻留。你一定还记得吴碧霞“梦系红楼”《红楼梦》主题音乐35周年专场音乐会,还有龚琳娜《苏武牧羊》的全球首演、杨丽萍出品的舞剧《春之祭》,更记得戴玉强携一众金钟奖青年歌唱家的演出。当然,叶小纲为成都、四川创作的重磅作品《峨眉》和《少陵草堂》,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当经典IP重现、重磅新作不断出现,“蓉城之秋”让成都音乐更高雅,更艺术。

作为成都最负盛名的产业类音乐IP,“蓉城之秋”将带动成都音乐产业长足发展。音乐之都的核心内涵在于城市以音乐为媒的文化吸引、品牌号召和创意激发。无论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巴西的萨尔瓦多,还是韩国的大邱,在音乐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健全的基础设施、多样的节庆活动和多元的相关产业。“蓉城之秋”作为城市音乐品牌,不仅统筹了各种音乐类型,还促进成都音乐与全国各地音乐交流,更全面涵盖原创音乐孵化、音乐人才培育、精品剧目展演、音乐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带动本地音乐产业多元纵深发展。以“蓉城之秋”为观照,我们看到成都以音乐为纽带,正在奔赴文化聚落、创意聚和、产业集群的和谐生成。

作为一种感性的艺术形态,“蓉城之秋”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艺术活力。音乐赋予城市独特的形象魅力和文化意义,塑造了人们对城市的独特感知,使居住其中的人们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情感依恋和精神享受。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过:“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于成都来说,音乐或许就是城市的灵魂。古往今来,成都一直都流淌着音乐的元素,延续着音乐的基因。人们在历史里品味成都凤求凰的故事,在诗文里感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绝妙,在说唱俑的手舞足蹈里领会音乐带来的快乐。今天,“蓉城之秋”邀请顶级名家合力演奏,小酒馆里乐队激情开唱,大街小巷歌手随心放歌……无论你是谁,喜欢什么音乐,都能在这里安放你的音乐梦想。成都,也在每个音乐人的梦想里实现城市的梦想,建成国际音乐之都。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