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阴阳反作

5.1 阴阳反作

00:00
03:07
5.1 阴阳反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更胜和阴阳反作机理,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阳胜则身热,腠
理闭,喘粗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憟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所谓“阴阳反作”,是指逆阴阳生理现象的病
理,如“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是讲生理,逆之则出现阳不生阴不长、阴不降阳不藏的病理现象,故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三月……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清气本该上升而不升,浊气本该下降而不降,此即是“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从《灵枢·九宫八风》看,当是肝燥、肺湿、心寒、肾热(图5)。
《灵枢·九宫八风》和《灵枢·岁露》所言八方之风是四时正气——五运六气主气之风,而从对面来虚邪贼风则是非时之气——五运六气客气之风。
从春夏阳仪系统来说,春气厥阴少阳不升浮,则厥阴少阳生病。
从秋冬阴仪系统来说,秋气阳明不宣发肃降,则阳明少阴太阴生病,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二阴(少阴)二阳(阳明),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就涉及到肺脾肾三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