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到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从新华社的通稿来看,稳增长的重要性仍然被放在第一位。对比之前的重大会议,重心更在扩大内需,且罕见的把消费作为了首要的抓手。我们认为,对于2023年应该怎么干,无论是财政、货币、产业还是房地产政策,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政策合力和高质量发展。质、量双驱动的经济改善模式下,不太会有四万亿、大棚改这样的猛药,对应的资本市场也有长牛的空间。对于本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关注如下信号:
一、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甚至更高的可能性较大
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来看,近3年以来,对外部环境变局的强调首次降低,只是提了一句话,也就是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看上去对明年经济内外形势显然比较乐观,这个跟近期的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之后,中国跟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全面恢复对话交往的氛围一致。
由于外部国际关系趋向于缓和,内部疫情冲击趋于消退,这两大因素的不确定性下降,且由于经济增长的基数低,我们预期2023年的经济目标可能在5%甚至更高。
二、稳增长首先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首先要提振消费
相较于前期会议更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本次主题则主要聚焦内需的恢复,在对于明年经济增长的五大任务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任务被放在了首位。我们回溯了19大以来的所有的政治局会议,首要任务的聚焦点基本都在结构性改革、科技战略力量的培养、新发展战略上。我们预计,明年对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持力度可能会是近年来最大的。
而内需之中,相较于投资而言,把恢复和发展消费放在优先位置,这也使得使用四万亿来在投资这块进行强刺激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比较来看,2021年着力强调的是结构性政策要畅通循环;2020年的扩大内需战略,在消费、储蓄、投资方面的强调是基本等同的, 2019年更加强调了三大攻坚战。在经济增长的路径上看,这次在三驾马车中把消费放到突出位置,也是近年来的首次。在消费政策上,财政发力补贴可能是重点。
三、宏观政策:强调同向性和一致性,宏观政策发力将更依赖于财政政策
相较于2020年和2021年,本次会议更加强调了同向性和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评估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产业政策要和宏观政策吻合,而实际上2021到2022年的房地产行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相对应的不配合是导致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可能在2023年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二是在疫情之后,通胀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协调和配合才能防止出现美国的滞胀问题。在本次会议中,强调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这个提法和2020及2021年一致,这也意味着财政赤字率将可能至少保持在2.8%的水平之上,我们预计财政赤字率将可能略微上升到3%左右。
财政政策中,我们认为,由于储备项目的限制和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周期较长,2023年财政稳增长的重点可能并不是基础设施投资,而主力将切换到消费补贴、企业补贴上,以财政补贴方式促进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回升可能才是重点。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关键词则是精准有力。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意味着不会大水漫灌,而是更多地采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房企合理融资、居民消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在宽信用、稳增长的同时稳物价。
四、房地产政策:精准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而对投资性需求仍然保留谨慎态度
跟过去两年相比较,2022年对房地产行业的定调则明显偏向缓和和支持。一是房地产成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在2023年的首要任务也就是扩大国内需求中,住房改善的排序甚至在新能源汽车之前,而22年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这也说明对住房改善的扶持政策在23年可能将进一步加码。
二是明年的第五大任务也就是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实际上提到的要化解的具体风险就是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化解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与过去几年较为不同的是,2023年的化解风险实际上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也就是说,防风险和促增长是同方向的,都是带来增长的提升,这就使得2023年的宏观调控并没有收缩性的政策倾向,这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提升。
五、对民营经济:“两个毫不动摇”,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对于民营经济,这次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两个毫不动摇。这里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市场上关于这一问题的不正确议论主要集中在后者。我们认为,强调这两个毫不动摇,目的在于提振市场信心,这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从对平台经济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支持上看,是把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抓手,是对平台倾向性支持。展望明年,平台企业可能成为中国式全球化的抓手,而且可以成为四位一体的中国式全球化,也就是中国基建+中国商品+中国物流+中国平台经济的全球化中的最重要的载体。
六、资本市场:股强债弱的局面可能会贯彻明年全年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会议整体围绕扩大内需展开,并无收缩性政策,全力强调稳增长。对应资本市场来看,22年A股市场压制股市表现的核心就是对收缩性政策的担忧,市场信心不足,而政策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伴随着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稳定信心上的发力,市场信心会出现逐步的修复,这也使得当前股市在历史低估值徘徊的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市场会有较强的表现。当前正处在牛熊转换的初期,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质、量双重提升的涅槃牛才刚刚开始。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随着中国经济走入经济复苏通道,债市的牛尾行情已逐步终结。明年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政策为主,宽信用的同时兼顾稳物价。长债受经济复苏和长期内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影响,震荡上行的大趋势是比较确定的。相对而言,由于中国经济在复苏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仍将发力宽信用稳增长。央行一般需要确认经济已经恢复之后,才会启动加息等紧缩操作。因此,明年上半年央行政策利率大概率保持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也不会持续上行,短债在经过年末近期收益率大幅上行后会重新找到与新的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相适应的位置。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