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出海”,如何培育发展新优势?
“再听到中文,感觉真好!”近期,面对包机前来洽谈的江苏经贸人员,法国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负责人如此感慨。三年疫情阻隔,隔不断中国企业和经贸人员“走出去”的积极步伐,更隔不断中国与更多国家日益紧密的经贸往来。这一声感慨,既有故人重逢的惊喜,也有对中国采取切实举措迅速恢复经济的惊叹。
近期,中国多地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组团出海,开展经贸洽谈,为企业抢抓订单,为地方招引项目。高密度、快节奏、多点位的行动吸引了世界目光。外国企业家的感慨表明,世界市场敏感地意识到了中国的新动态。而忙着加强沟通、开拓业务的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同样需要敏锐地把握和捕捉世界市场的新变化。
了解新变化需要多交流。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从各地经贸团与海外机构、企业互动的效果来看,“面对面”确实胜过“屏对屏”。用随身携带的样品说服海外客户下单,以三顾茅庐的诚意敲定外资增资项目,从海外消费者家里发现改进产品的新商机……动起来,走出去,才能感受市场脉动、捕捉市场机遇。面对未来波动或将更大的国际市场,更多的交流了解,对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大的确定性。
新变化正带来新需求。近期出海的部分企业家谈到一个共同感受:以前把外国的新东西搬回国内有市场,现在把中国的新事物推向国外也有市场。用卫星导航的智能割草机,可卷曲的太阳能电池板,会自动发热的毛衣……低碳化、智慧化的中国制造在海外受到欢迎。这表明,拥抱和引领新能源、数字化等新潮流,将为中国制造拓展广阔发展空间。我们的企业和部门,与其感慨传统需求的减少,不如积极发力于新需求的创生。敢于善于融入“双循环”,才能从中找到激活庞大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现实路径。
适应新变化、巩固新趋势才能不断培育新优势。有企业家发现,与交流需求线下化形成反差的是,海外订单趋于线上化、碎片化。这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更考验区域和行业对产业链、供应链整合的能力。部分地方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相关经贸平台的建设,完善出口保险、物流等经贸公共基础服务,但距离现实需求仍有巨大差距。海外有市场、行业有前景,更要企业有能力、政府有支撑,才能逐步巩固和形成新时代中国外资外贸的新优势。这需要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地方和企业不断去闯、去试、去提升。
造就大船才能扛得住惊涛骇浪。其实,难能可贵的不仅是最近各地的组团包机出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三年来,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一直在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对外经贸活动,才有了外资外贸的连年新高,为中国经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基础。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为中国与世界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注入更多活力。坚持敏锐把握新变化、培育市场新优势,才能让我们在不断开放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评论员杨绍功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郭艳慧
校对:张子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