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对新冠重点人群分类服务?国家卫健委:将有限医疗资源用于最需要人群

为何对新冠重点人群分类服务?国家卫健委:将有限医疗资源用于最需要人群

00:00
02:26

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摄影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对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类登记,分为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三个类别,分别用红、黄、绿色进行标记,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不同。

这样分类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不同类型将分别获得什么样的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指出,对高龄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服务,可以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最需要的人群,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关于分类标准,聂春雷表示,这是由专家进行综合研判制定的,主要是基于年龄、基础性疾病情况、是否接种疫苗,还有感染后的风险程度等因素。把老年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人群,就是低风险人群,对这类人群主要是要加强健康教育,没有接种疫苗的,要动员他们及时接种疫苗。

第二类是次重点人群,也就是有一定风险的人群,这类人群要在一级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居家观察,及时提供用药指导,发现有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及时转诊。

第三类人群是风险比较高的人群,这类人群年龄比较大,一般在80岁以上,而且有基础疾病,不是很稳定,可能过去也没有加强免疫接种。对这类人群,发现有新冠的情况,就要进行评估,根据需要及时转到上级医院。重点是要保健康、防重症,通过分类分级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摄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