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复活季:从承认人生无常开始

《犯罪心理》复活季:从承认人生无常开始

00:00
12:09

仿佛提炼主题,《犯罪心理》第十六季把这部剧的核心,让罗西在情急之下又说了一遍。少女受害人欲举枪自杀,已丧妻一年的罗西说:“你还有得选的。你必须选择去战斗,你必须保住生存下去的愿望。”

《犯罪心理》第十六季剧照,罗西说:你还有得选的

少女的父母被杀死时,也是他,在现场安慰那个丧女的外婆:“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抓住凶手,找到你的孙女,也不能够拍着胸脯告诉你,接下去一切都会变好,但是……”

“‘我很抱歉’这句话,你这辈子想必说了无数遍吧。”老太太接受了罗西的安慰,一个白发人理解另一个白发人的言外之意。

《犯罪心理》第十六季海报

2020年,CBS长寿罪案剧《犯罪心理》宣布和观众告别。从2005年首播开始,这部剧总共播出了323集。通过长时间的陪伴,美国FBI行为分析部的那套犯罪侧写破案法最终为全球观众熟知。在非正式场合,甚至犯罪心理学者们也愿意援引其中的案件作分析。观众的裨益更多。该剧以几乎每集一个悲剧的密度对我们进行长期教育,展示了秩序、道德、良知和法律之外的广阔地带。它让我们看见那么多人性的暗面,帮助我们为不幸的意外提前做好准备。

十五季的时间里,主角团的成员来来去去。他们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回溯各自的悲伤与缺憾。他们成长,但永远无法做到刀枪不入。在最新的一季中,不幸没有因为一个人的年长和经验丰富而放过他。罗西因丧妻而改变性格,变得极难相处。所以他才下意识地说出那些话,告诉父母双亡的少女亦是说给自己听,未来的安全没有保证,过去的损失无法弥补,但人还可以选择努力地活下去。所有探员中,罗西最年长,见识过最多人生的复杂、险恶与无解。他给出的宽慰也是自我救赎,以角色的痛苦为代价,像从前一样继续教给观众处理悲伤的方式。

《犯罪心理》第十六季剧照,卢克和詹妮弗

尽管人心险恶和可怖场景无处不在,《犯罪心理》始终是一部温暖的下饭剧。它形成一个回环的结构,处理悲伤的秘辛和心理侧写的方法在探员们之间流传。艾米丽去找不在状态的罗西,让他把悲伤说给大家听,好让大家一起分担,说这是早早离开的基甸的教诲。“那是我告诉他的”,罗西回答。闭环内的价值观口口相传,代代谨遵,让这些BAU的探员最终认同把部门当作家庭,把友谊认作信仰。

《犯罪心理》第一季剧照,基甸

他们是老派的人。不像后来屏幕上泛滥的家庭破碎、形单影只的侦探形象,BAU探员在超强度的工作负压下坚守家庭,恋爱之心不死。他们和现在普遍厌世的一代人之间有一道深沟。这些人信奉古老的信条,不用思考,就知道人生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完整无缺,而是正相反。十五年来,他们奉献、燃烧、损耗着自己,每个人都中弹受伤过,每个人都有糟糕的过去,也都失去过重要的人。

这部剧充分地承认人生无常。无常是每一个故事的起点,他们深知个体的脆弱和罪恶的永恒。虽然有直升机带他们奔赴各处,国境内的连环杀手永远也抓不光。这份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般永无止境,每个成员都知道这一点。

以匡提科为圆心,探员们飞往全美各地。不管在哪座城市,始终都是夏天。这种超现实的景象,和BAU内部信仰的坚不可摧一样成为令人安心的磐石。

虽然一直是夏天,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美剧超爱的犯罪题材,始终不懈地向观众传递这个信息。通过心理侧写重建犯罪逻辑,旨在挽救幸存者和预防犯罪的BAU,日常应对的更是超级危险的连环杀手。他们运用的心理侧写法寄希望于走捷径,直抵犯罪的心理根源,这种独特的方式注定会毁誉参半。

《犯罪心理》第十六季剧照,艾米丽

看惯了传统推理,早期观剧时经常会不适应。四十五分钟一集的长度太匆匆,留给探员们的观察时间很短。当他们忽然神机天授般一口气说出侧写,这群人看起来就像自称通灵的神棍一样可疑。渐渐不再觉得突兀,一方面因为自信和直觉似乎会传染,剧看多了,好像也学会这种掺杂了心理学知识、直觉与灵光乍现的侧写方法。一方面也和这部剧的成长属性有关。

侧写师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与共情的能力。他/她必须有完整的人格,才能理解怪异的人类心理。仅有丰富的知识,受过良好训练是不够的,里德的成长过程最能说明这一点。他从一个天才书呆子式的刻板人物,成长为真正的侧写师,中间经历无数血腥和挫败。从青年变成中年,他还依然是一个心怀善意的人。当观众和侧写师一起经历,相信了他们的共情能力,对他们横空出世的侧写报告也就不会再觉得惊讶。

《犯罪心理》早期的里德

后期的里德

犯罪心理侧写这门现代心理学的分支,很难编写一部现成的教材开班授课。即使有,熟读后亦无法保证出师的质量。因为这门学科的独特性,这一季的艾米丽在遭到上司的刁难后才能有底气地告知对方:“和富有经验的我们相比,或许你才是要走的那一个。”

在这部剧诞生之前,美国的罪案剧大多遵循破案的顺序,侦探循着线索追凶,以凶手落网终结。《犯罪心理》另辟蹊径从罪犯和受害者入手,通过观察犯罪中表露出的痕迹和现象,倒推出罪犯的心理画像,再通过这幅画像找到那个人。

从《犯罪心理》开始,美国的罪案剧逐渐从外向型,转向更重视心理分析的内敛型。早年的经典电影《迷魂记》、《沉默的羔羊》对异常人格的展示,现在被电视剧发扬光大。《犯罪心理》的超级体量,很多真实案件的改编,让最近几年各国大量出现的心理侧写罪案剧很难超越。看完十五季的观众已遍阅各种导致犯罪的心理异常,对人性中非病态但最终通向杀戮的心理也已非常了解。想超越它的新剧,只能从深度上入手。《犯罪心理》每集四十五分钟的长度,是它深入心理层面探讨的天然障碍。

《心灵猎人》剧照

后来的佼佼者《心灵猎人》突破周播剧、一集一个案子的容量限制,把罪犯和侧写师关在密闭空间,通过大量的对话把心理探索推向极致。但包括今年的高分新剧《黑鸟》在内,他们都有比《犯罪心理》更保守和狭隘的一面。和《犯罪心理》中精神各异的罪犯不同,这些新剧里的罪犯有一连串的共同点:一个平常的外表,比较沉默,心机深厚但会露出孩子气的天真,反社会人格,没有共情,笑起来很瘆人……这些连环杀手虽然外形不同,却给人一种皮囊之下原系同一个人的错觉。

《犯罪心理》第十五季最终集剧照

心智正常的人对犯罪行为,尤其是不为财色,只为杀戮而杀戮的行为感到困惑。为了搞清楚什么人会犯下这些罪,过去的人曾提出很多理论,甚至一度流行过从颅骨的形状推断一个人是否有杀人倾向。俗话里的“枪毙鬼面孔”,也是这种胡乱作经验总结的表现。《犯罪心理》挑战了这种普遍存在的简化思维,把人类心理的混乱无序以极大的耐心一一呈现。它有一个延续至今的优良传统,即每集的开头和结尾都会引用一句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总结这一集的心理特征。编剧总是能找到精辟的句子,把罪案剧中通常较难涉及的人性,纳入浩瀚的文学海洋中。

这样,它就有了宽广的胸襟,能够突破正邪的分野,对正义和邪恶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探员们更像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像他一样做一个挖掘真相的人,从不站在制高点扮演执法者的角色。他们经常同情罪犯,总是深切地理解他们;因为理解而认识他们,才能找到他们。虽然BAU无法像福尔摩斯一样偶尔放对方一马,个体却愿意背上更沉重的枷锁——原谅一些人,为另一些人送终。

关注人的内心,会自然地开辟出许多令人伤感的灰色地带。

不少案例中,凶手亦是受害者,是被家人、社会或某种体制辜负的人。他们走投无路,心理受创,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杀人。受害者也不总是弱者的同义词。被坏人以“喂小狗”为由绑架十年的小女孩,被救出后哭着说:“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那只小狗。”悲惨的遭遇,并不能磨灭人天性里的爱。

《犯罪心理》第十五季剧照,佩涅洛佩·加西亚

真心实意地展示矛盾心理,尊重无法两全的选择,是《犯罪心理》经久不衰的秘诀。第十五季的结尾,佩涅洛佩·加西亚离开BAU开始正常人的生活。这一季加西亚归队前,编剧再次让她确认自己的意愿不变:“我很想念你们,但我不想念这份工作。”太多的死亡和为同伴担惊受怕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拖垮了加西亚,观众理解她的决定,钦佩她的勇敢决定。当再次被团队需要,我们又很高兴看到她激情地挑选彩框眼镜,回到空置的办公室,在多面屏幕展开的黑客世界里如鱼得水。

据说,这部剧如此神速地复活,和2021年它在Netflix上架前12季后的一周内便踢走自制剧《布里奇顿》,成为收视时长冠军有关。既然人们那么愿意重刷旧剧,在这个温暖的闭环中得到安慰,趁演员都还没有太老,为什么不快点复活它?

《犯罪心理》第十六季剧照

复活后的第十六季一开始,BAU便遭遇现实的困难,部门被上司蹂躏到濒临解散的地步。人员也难逃后疫情时代的现实,因为预算紧张只能分头行动。结构上,复活季仍然每集一个案子,但用一根总线收束起来,制造了一个“总揽所有案件的大boss”。很快,分散各地的探员将重新聚首,像从前一样,用蜂巢思维抵御个体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我已经不太期待精彩的案件,只想边吃饭,边看他们画出一个又一个圆——一边承认死神的不可战胜,一边拦住他,从他手里抢回注定还要度过不安一生的生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