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00:00
06:34

    我偶尔会有这样一种经验,在纸上写出一个很常见的字,不经意地端详它,然后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觉得:“这个字怎么这么陌生,好像第一次见似的,它怎么是这样的笔画结构呢?真奇怪,为什么原来写的时候不觉得它陌生呢?”只有再写几遍,这个字才会重新变得熟悉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每天重复的环境,也偶尔会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陌生感。例如,每天生活的城市街道,因为天天路过,我们自觉对这个地方很熟悉了。但可能在某一天的某一刻,也许是拐入一个从未走过的街,也许是走过一段长长的地铁通 道,也许是刚打完一通电话,也许是在看手机时抬头的瞬间,你突然间觉得身处的地方似乎从未来过,你需要四周看看,重新确认一下自己的位置,再把那种熟悉感找回来。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走访的过程中,譬如从某一个博物馆、古建筑、遗址公园的大门走出来的时候,也经常会陷入这种突如其来的陌生感当中。这本书要写的是大湾区的文化遗产游径,这些小径就隐藏在城市的细节之中,书中提到的很多文化遗产其实就在我们每天都路过的街道的边上,但平时并不去注意,直到某一天,你去专门盯着它看,便会发现原来已知的世界里竟藏着这么多未知,然后又会触 动我们反过来对已知进行调整。这大概就是我这种陌生感的来源吧。
     而作为这本书的作者,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给读者对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的认知带来一些陌生感,然后再与读者一起消除这种陌生感。

    当然,这本书的完成也比我之前所预想的艰难。经过数月的密集走访、写作和整理,在完成大半的书稿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多数文博单位、文化遗产遗迹的相关机构都闭门谢客,导致本书走访、写作的计划一度被打乱,但最终在多方的协助之下,还是实现了成稿付印,可谓好事多磨。
     因为长期以来对中国传文化的关注,加上长期生活在广州,我一直对岭南的文化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也对不少文化遗产进行走访,但遗憾的是,之前的走访一直断图断续续不成系统。此次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得以将过去几年走访的积累整理出来,并对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重要文化遗产进行一次相对系统的走访与梳理,于是才有了此书的面世。因此,我首先要感谢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及其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尤其感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杨琪馆长、广东 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曹劲所长、广东工业大学朱雪梅教授、鸦片战争博物馆张建雄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黄健敏馆长、中共三大纪念馆朱海仁馆长、江门市华侨博物馆黄志强馆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中心曹勇主任等多位专家对本书进行认真的审读,并提出了许多专业和宝贵的意见。
    在对广东文化遗产的走访与研究中,参考了大量当代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使
得我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更清晰的历史面目,对于本书所参考引用的图书、研
究论文的作者,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这和那文化多位同事在本书撰稿和编辑阶段提供的协助,尤其是李亚蝉女士在本书策划、写作、编辑方面给予的宝贵支持。感谢伍丽云、金晓燕两位女士对本书提供的诸多帮助。感谢广东人民出版社及林小玲、张竹媛两位老师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在走访、写作过程中提供协助的所有师友。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本书旨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个主题游径之下的文化遗产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涉及的地域广、年代跨度大,我只能站在大量前辈的肩膀上眺望历史。基于对史实的尊重,我一直警惕以讹传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史实均是在做多方查证比对后才加以采信。但由于某些资料混乱或已潭灭难寻,恐怕依然会存在疏忽错漏之处,在此恳请各位读者、专家的谅解与指正。
                                                                                                              许伟明
                                                                                                2021年7月,广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