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宽,国际商贸活动开始逐渐复苏,一些东南沿海省份已抢先一步,通过由政府包机并提供补贴的形式,促进商业代表团到海外招商引资,以提振经济,弥补疫情期间丢失的机会。
浙苏“抢跑”,粤闽跟上,非沿海地区蓄势待发
12月4日,由浙江省商务厅组织的“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首团启程前往欧洲,成为国内省级商务部门带队出国第一团。随后,浙江各地级市也动作频频,多支企业代表团飞赴日本、印尼等多国参展洽谈、寻觅商机。
1000个团、10000家外贸企业,这是一次由浙江省商务厅牵头,全省各地商务部门带队,数家外贸企业出海找市场、抢订单的集体行动、团队作战。全国各地外资企业也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参与到这招商引资大作战中。
苏州见机而动,将目光投向德国、法国两位“老伙伴”。12月9日凌晨,“苏州队”由市商务局带领一支人数超200人的大型招商团远赴法德开展招商工作。用这座外贸强市本地企业的说法,这是苏州暌违三年再赴欧洲招商,“所有外贸企业已是迫不及待。”
南京、无锡等也相继出“机”入局,而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地均已有政府直接组团或间接辅助企业组团的规划,开启企业组团出海的热潮。
同时,非沿海地区也蓄势待发。12月5日,由四川省商务厅组织的商务包机正式启航,搭载31家外贸企业共40人飞赴欧洲开展经贸促进活动,并计划明年组织“川行天下·东盟经贸促进活动”,率领企业到泰国、越南参展,深耕东南亚市场。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朝阳区,已有企业收到“出海征集”相关信息,可见,“出海抢单”行动已活跃在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并非局限于政府组团。
东南亚、欧洲、日韩是热门,“一带一路”市场藏商机
从各省目前组织的包机行来看,主要以东南亚、欧洲、日韩市场为热门目的地。
其中,德国、法国一直是经贸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赴欧“面对面”拜访和洽谈将对拓展新业务和招引新项目发挥重要作用;日本AFF纺织服装展也备受关注,往年,中国内地展商占比能高达约97%,今年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的参展企业数量也有不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国家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对中国产品、投资接受程度高;而欧洲市场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各项生活成本攀升,中国企业能通过物美价廉的商品赢得他们的青睐。
其次,“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值得挖掘。经过多年深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程度显著提升,这些新兴市场或许暗藏巨大商机。因此,12月6日,宁波市一支“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行动首发团也已出发,赴阿联酋、印尼等多国参展洽谈。
政府牵头提振经济,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
三年间,受疫情影响,国内外贸企业订单减少、业务萎缩。而今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推出,企业需扭转颓势,在迈进后疫情时代步伐中转亏为盈。
针对这些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时隔两年,重提“稳增长”,并强调要将其置于突出做好工作的首位,并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一千封函件比不上一次见面”,面对面洽谈是最有效的,也是现阶段国内企业迫切需要的机会。对于这一诉求,作为商务主管部门,帮助企业责无旁贷。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企业有条件走出去,政府部门应该给企业提供类似的帮助。浙江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也强调,政府牵头率先“走出去”,将进一步释放拓市场的积极信号。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通过各地声势浩大的组团出海抢订单,既为外贸企业打开出海商机,也释放了“稳订单、增信心”信号。业内人士预计,“拼经济”正成为各地的一致行动之际,未来将有更多省市加入积极招商引资的行列中,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
不过,对出海企业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首先,受能源冲突及战争影响,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其次,此前很多大订单被东南亚企业抢走,时隔三年,和海外新、老客户再次建立贸易关系并非易事。最后,企业密集出海谈商的现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毕竟发展外向型经济最主要的是产品、产业要有竞争力。
出海“抢订单”是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是政企协力深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流通和标准对接,能够精准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释放“稳订单、增信心、促经济”的积极信号。此外,也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外国企业主动“走进来”,不断为市场注入活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