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劳荣枝看守所里读《活着》,是有意反讽还是最后表演?

评论丨劳荣枝看守所里读《活着》,是有意反讽还是最后表演?

00:00
03:34

人们希望文化能够感化人的行为,能够将人导向正途,可这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读了《活着》的劳荣枝,是否想过“小木匠”也想活着?有没有想过受害者的生命权?

随着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劳荣枝案二审维持死刑原判,劳荣枝的人生似乎正加速走向终点。据报道,劳荣枝称自己在看守所被羁押期间,看了很多书,比如《活着》《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文化苦旅》等,且倾向于文学类作品。

穷凶极恶之徒还会读书?劳荣枝的一番话,似乎表现了她的复杂。和一望可知的“恶人”不同,她好像在说自己同样是普通人,有着与常人无异的精神世界,也有一些文化追求。

不过,这番话恐怕很难取信于人。考虑到此前她曾经多次翻供,并在法庭上表达自己无辜、无助,自称是“傻白甜”,大谈“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难说最近“爱读书”的表态不是另一种表演。在网络上,大多数人也并不相信她这一番话,人们对她更多的还是厌弃,“谁关心她读什么书?”

平心而论,她可能确实读过一些书,至少她在法庭上说的诸如“逃离他,我天空都是蓝的”“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确实显示她并非胸无点墨。但这一切已经没有意义,知、行未必总是合一的,读什么书与做什么事没有必然联系。她大可以说自己“爱读书”,但对她人生盖棺论定的只能是法律。

仔细一想,这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所谓“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人们希望文化能够感化人的行为,能够将人导向正途,可见这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读了《活着》的劳荣枝,是否想过“小木匠”也想活着?有没有想过受害者的生命权?大奸大恶之人,未必是无知无学之徒。文化总有力所未逮之处,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才是维系天道良心的最后一层兜底。

不过劳荣枝有一些表态也未见得全是虚伪的。比如她说自己还有一个结婚的愿望没有实现,“我没结过婚,我希望我的另一半只要有上进心就好,就算日子苦一点都无所谓。”她还说希望哥哥姐姐的孩子好好学习,如果不能考上985、211类高校,建议女孩去学习造价,男孩学习建造,因为这两个专业好就业、薪酬高。

虽然该案尚在死刑复核阶段,但劳荣枝有一种漏尽钟鸣的预感也是免不了的。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这个时候她说的一些话,也难说没有几分人生复盘后的无奈与诚恳。

她也不是个例。以往人们也看到了很多人,无论生平所为如何凶恶,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总要留下几句善意的期许。就好像没有一个凶犯会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当凶犯,那些基本的天理人伦,早已成为人类社会最基础的道德认知,任何人都无法在良心层面逃脱这种先验律令的规训。

可惜的是,道理并不总能成为现实,总有人会逸出常轨。人们也只能永不止步地追寻法治,让所有人始终坚信:正义不会缺席。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88075aixs

    贼心不死,一方面从没有丝毫后悔之意与弥补之心,另一方面妄图给自己塑造一个狗屁“文学人士”形象,借以赢得少数圣母女表或小布尔乔亚的同情和共鸣。一个基础事实是:凡是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无论其形式如何,内容如何,其思想内核终究是要向上的,积极的。历史上所谓的“具有两面性”“复杂的”穷凶极恶的罪犯根本就不是在阅读,因为它们连基本的阅读的作用:吸取知识和思想内涵都没有做到🤛,只不过是在试图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思想进行开脱和自我麻木罢了。

  • 听友384083859

    就你这b样的还想有另一半,得什么样的垃圾才能看上你呢

  • 向钱chong

    幸亏还没结婚,结了婚再生一窝恶魔出来吗?

  • 听友98530261

    去地狱结婚吧

  • 听友314494015

    咋还没死呢? 快死吧

  • 听友284525064

    早该死了……快去死吧……!

  • 听友345500917

    看了这么多书还没有把灵魂洗净。

  • 听友218849960

    去死吧,太能装了

  • 听友219783536

    每个人的心思都很复杂

  • 猫味箩莉

    快死了, 还在表演!死有余辜!希望她快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