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中国的文脉】医易同源的智慧丨何为医易同源?

109【中国的文脉】医易同源的智慧丨何为医易同源?

00:00
20:33

尊敬的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十翼书院的创始人米鸿宾。承接上一讲,我来分享第4小节的内容:何为医易同源?

开讲前,还是先诵读章句:“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这句话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也就是说,不知晓易道的智慧,是不可能成为最高水平的医生的。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医悬壶济世的纲领。也是对“医易同源”思想的别样表达。

古语说“理通法自明”。人生,从开蒙始,就要渐次明理——要明:天理、地理、人理、医理、事理,能做到理事无碍,即为通达睿智。

在中国文化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与军事。就祭祀而言,在中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每个行业都有,中医也不例外。一百多年前的北京城就有“先医庙”,庙中所祀奉位——伏羲居上,左神农,右黄帝,均南面而立;句芝、风后,东位西向;祝融、力牧,西位东向;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仓公淳于意、华佗、皇甫谧、巢元方、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宗素、李杲,皆西向;西庑鬼臾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仲景、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孙思邈、启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皆东向;以北为上,岁以春冬仲月上甲,遣官致祭。

每年春天和冬天的仲月第一个甲日祭祀。

古往今来,智慧在源头上,是无二无别的。

我之前在讲《易经》的内容时,说过一个通识,就是:学界共知,易有四圣:“伏羲、周文王、周武王、孔子”,其中伏羲居首。从先医庙祀奉中可见,也是伏羲居首,从这就可以发现:“医易同源”的哲学观念早已成为先贤们的共识!这就是“医易同源”的源泉。

顺天应地、调理阴阳、四时辩证、五行势能、八卦指引、干支应候等等这些易学基础及其思想主张,都是中医运用的核心法脉,因而“医易同源”便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并且医易并举也得到了无数古代医家的高度印证而传为世范。

历史上最早记载援《易》入医、医易并用的医案,或许是春秋时期的秦国名医医和了——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时,孔子才10岁,而秦国名医医和已能熟练引用《易》之蛊卦卦象来解释疾病形成的原因了。《山风蛊》卦的下卦为风、为巽、为长女,上卦艮为山、为少男,因而蛊卦就是长女迷惑少男、狂风吹落山上草木的象征。这个医和运用《易》理来阐释病因病机的记载,比孔子援《易》而创《中庸》还要早。

此后,历史上医易并用的医案屡见不鲜,至宋代时,文献所载的“医易同源”的内容更是丰沛——宋代“儿科之圣”大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曰:“变者,易也”。

明代名医皇甫中 《明医指掌》曰:“易者,变易也”。

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曰:“深于《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医之理,可比《周易》。”“医者,易也;至便至易之事也”。

明代大医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云:“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这是关于“医易同源”的最明确记载。

明代李时珍曰:“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曰:“学者不深入易,则于死生之故不达。利济人物,终无把握。”学医若不能深谙易理。就难以通达事物的好坏、死生之因。在此基础上,即便你想助益别人,到最后也不会有完全的把握!

清代程文囿《医学溯源》曰:“夫医之为道大矣哉!体阴阳五行,与《周易》性理诸书通;辨五方风土,与官礼王制诸书通。” 

清代刘清臣《医学集成》曰:“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是故前人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难》、《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问》,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诊候而知寒热虚实之证。”

清代章楠《医门棒喝》曰: “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毕藏医学之指南。”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也独具见地:“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

《易经·系辞》中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之句,而与《伤寒论》齐名,均出自同一祖本《汤液经法》的中医五行体系中独有之作《辅行诀》,即有载:“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首句所用即为《系辞》之句。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方·论用药第六》中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每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他将中药分别上中下三等并与天地人三才之道相呼应,还具体对应到每日对应的年岁。从中可见,中医是在效法天地的思维中建构的!

《易经》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什么是无限?——药的繁体字是草字头下面一个乐:藥。所以,但凡打动你心的,无论是本草、植物、矿物、动物,还是风景,歌曲,颜色,乃至是某人的一句话,但凡能让你变得开心、放松、释怀、宁静的事物,就都是你的良药。

前面我们讲了,《易经》与中医都是格物之学,什么是物?周代尹喜说:“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那,什么是干支呢?我们可以贯通表达:凡有貌象声色者,皆“干支”也!什么是卦呢?凡有貌象声色者,皆“卦”也!在这里,大家还要再记住一点:什么是药呢?凡有貌象声色者,皆“药”也!

明白了这一点,你的思维就贯通天地、四通八达了……

由此可见,易道与医道之思想,共为一源,自古为通家之共识。

此外,为了加深大家对“医易同源”的理解,我在这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医学界的高平用词“行医”。

什么是行医?就是古代医生手拿医铃走街串巷去给患者诊疗治病,这种医生的别称为“铃医”——在这种行医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在疾病的诊断中,一定要加入环境生态这一极其重要的参数!要参考很多卜居(风水)的思想理论在其中,从而来进行综合判断病情。对于这种操作,古往今来是“君子千里同风”的——西方医圣(西医之父)、古希腊的医师希波克拉底就特别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此,他还专门写有《论风、水和地方》的医学专著,论证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指出医生进入一个城市时,首先要注意到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1948年,世界医学会(WMA)还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足见其影响之大!

我们从希波克拉底的观点中,完全可以看出来:古代东西方医学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认知,完全是英雄所见略同。换言之,有些病,不一定来自于体内,也许是环境所导致的!从大的角度来讲,比如很多地方病。从小的环境而言,就是局部风水因素所导致。所以,朱熹最得意的门生蔡元定就说:“为人不可不懂地理和医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与用药是同等重要的!而这,也是古代读书人最应必备的最基本的自救方法。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道统为核心的,西汉扬雄说:“通天、地、人,曰儒。”清代徐灵胎在其《医学源流论》中说:“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

于是,以汉代张仲景和唐代孙思邈为代表的历代大医们,几乎都是精通儒家文化的大家。而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儒医”,即儒学与医学兼通者。而这种所形成的“医易同源”的天人思想的中医道统,在宋代这个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巅峰时期,得到了最为广阔的发扬!

人们广为熟知的“儿科之圣”钱乙、元代国师耶律楚材、明代药王李时珍、清代大医傅山等人,均为中国文化史上儒医群芳谱的代表人物。

总之,对于中医而言,不精通《易经》思想及熟练掌握相应基础,是不可能成为大医的!就像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备急药方》中说的那样:“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见事则不能默而认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不读庄老,不能应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你看,行医除了要熟读圣贤经典著作之外,天文、干支、五行、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周易、六壬等格物之学都要精熟才可以成为大医!否则的话,是难以体证到扁鹊所言“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的天人之见的。这就是“医易同源”的重要性之所在。

参照孙思邈的这个标准,大家对时下中医的没落和被人诟病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及至明代,裴一中在其《言医·序》中更是强调:“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种显然比孙思邈的要求就更高了!

但不管怎样,先圣们的肺腑之言都在告诉我们,要想学好中医,就必须要通达天人思想,精通格物之道,否则的话,没有这等功夫而去行医,不是活人就是杀人。所以,清代叶天士在临终时才反复叮嘱子孙“慎勿轻言医”!

对于这种观点,清代《笑林广记》(术业部)载有“冥王访名医”的故事——阎王爷派遣小鬼寻名医。小鬼问:大人,名医该如何分辨?阎王说:家门前没有冤死鬼的就是。小鬼领旨,来到人间。结果眼见之中几乎每个郎中家门口都挤满了冤鬼。走了很久很久,才发现一家门前只有一个冤鬼荡来荡去。小鬼见状,不禁感叹终于找到了!结果,走进去一打听,原来是昨天新挂牌开张的!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能提醒医家:医者手上无小事,你只有善心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善法,要道术合一,仁心与仁术并济,不误苍生,不积孽果。

晋代杨泉在其《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总之,古往今来,天下真正的明医,都精通医易同源之理,都能各自培育进德修业之功,各自淳良饱满,在业海洪波之中安立于生命的巍峨之岸。

以上,关于医易同源的概述,就简要分享完了,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普及内容,在此权当给大家指一条路,更多的解读请见拙作《解密中国智慧》。而后续深入的学习,我也会酌情安排课程。

古语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期待大家打好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积蓄饱满而盎然的动力。

期待本讲的内容能令大家对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有着别开生面的启迪,谢谢大家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