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得】086 | 王安石为什么垫底?——天方选取欲扶世

【翌得】086 | 王安石为什么垫底?——天方选取欲扶世

00:00
18:00

大家好,欢迎来到“翌得”,我是杨洋。


“唐宋文学八大家”的说法广为人知,但很少会有人奇怪,排名垫底的为什么是王安石。论年龄,王安石并非最小;论官位,王安石两次身任宰相;论考试成绩,王安石是一甲第四名,远超几位复读高材生;论诗文成就,单是我们学过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游褒禅山记》,就绝对是一流的诗文。


然而,从明代茅坤首次提出“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开始,王安石就在这个时有变动的组合里稳稳占据了一个位置,只不过,总是最后一个位置。那这是为什么呢。


但可能他也并不在乎。文章只是一种议论的载体,他本人有着远超文章本身的追求。而正因为这种格局,我们再读王安石的议论文章,才能感受到其精彩与力量。



-1-

应天以实



1127年,靖康二年。再次南下的金军攻破开封都城,掳走钦徽二帝,一时间社稷大乱。在剧变之后,南宋的士大夫们开始总结亡国教训,并迅速将矛头指向了新党,而王安石作为变法的主导者,直接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北宋灭亡之罪魁祸首。免于一死的幸存者们,高呼着“今日之祸,实安石有以启之”的口号,誓要将新法新党团灭。


其中一项被反复讨论的新法,就是关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时间要回到1041年,康定二年。21岁的王安石结束了服丧,到汴梁应试。这个年轻人也不是什么几岁就读诗读经、脱口成诵的天才,他从12岁才开始学文,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者。但他似乎并不以之为意,后来还专门写了文章《伤仲永》,表示了自己对少年早慧却长跑乏力的竞争者入木三分的看法。


青年王安石面对的这场考试,内容包括诗、赋、论各一道,五道策,十帖《论语》,十条对《礼记》或《春秋》的墨义。帖,相当于填空,也就是《论语》的默写填空题。墨义,就是用笔墨背写出儒家经典的释义。当时的科举最看重的就是诗赋,后面的策论墨义其实无足轻重。整体看来,此时的考试更偏向于选择有文艺才能和背诵能力的人,至于实务型的人才则很难出头。


但王安石凭借在文艺和实务上的双重才学,在考场上一路过关斩将,直入殿试,又以《应天以实不以文赋》《吹律听凤鸣诗》《顺德者昌论》,一赋一诗一论,击败了所有竞争者。皇帝与主考都非常满意,可惜最后皇帝看到一句带有教训口吻的句子“孺子其朋”颇为有满。原句是周公以教训的口吻对周成王说,“小孩子要好好地对对待大臣们”,宋仁宗冷笑了一下,将王安石调到了第四名。当然他想不到,这位年轻人在未来有的是教训皇帝的时候。


单看他答皇帝的第一篇文章,名为《应天以实不以文赋》,就能感觉到他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思考,他要以文取胜,但却要以实应天。可以说,他早就把摘取功名与务实作为的关系看得很清。


当时一代文宗欧阳修看了王安石的文章,称赞道“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欧阳修还在《赠王介甫》一诗中写道,“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并表示要让王安石接过文学改革的旗帜,然而王安石却在《上欧阳永叔书二》写道,“欲传道义心虽壮,学作文章力已穷”,对欧阳修的盛邀敬谢不敏,“我虽然传布道义,但写文章的能力已经到了尽头……”。

欧阳修感到非常意外,什么,难道你不想用自己的文章去传道吗,难道“文以载道”的光辉事业你不想继承吗?


没错,王安石有自己更大的理想。



-2-

考之灭霸



王安石变法,这个发生在一千年前的不成功改革,却因为写入历史课本,而让千千万万学生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然而,大家恐怕并不知道,在大家熟背的青苗法、募役法之外,对我们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王安石对于科举的变革。


1068年,熙宁元年。被称为“北宋百年第一札”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递到了刚继位不久的宋神宗手中,宋神宗被王安石严谨的论述、实用的举措、美好的图景深深地打动了,君臣二人一拍即可,熙宁变法拉开了大幕。


下面,我们终于要进入本篇的正题,看看王安石变法,到底对我们今天的议论文写作产生了哪些影响。简单地说,这次改革创造了与今天高考诸多相似的选人方法与思路。


王安石首先改革了考试形式,他取消了明经等背诵诸科,并罢黜了进士科考试中的诗赋考试内容,改为考查经义。经义考试要求考生任选《诗》《书》《易》《周礼》《礼记》中一种,称为“本经”或“大经”,并兼论《论语》《孟子》,称为“兼经”。这相当于今天的主科、副科。


这样一来,考试共四场:第一场考本经,第二场考兼经,再考十道大义,但相比从前的要求,现在考经的部分只要求通晓主旨大义,后面的才是重点科目。第三场一道策论,第四场三道时务策论,如果进入礼部考试,再增加两道时务策论,最后将根据时务策论水平高低进行排名。这相当于今天考试中的要求,即侧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很明显,相比以往的考试,新考法的难度大大增加,也更有利于选出真正了解时务的考生。但这样做的问题也非常大,时务策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多样,这给阅卷评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诗词虽然太过于文艺,但却有存在于千年科举中的巨大合理性。你看从中唐到宋初,科举的惯例就是重辞赋、轻经义,也就是说,大家只看你诗写得好不好。这种考试方法背后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具备清晰明确的格律标准,形式统一、要求明确,所以阅卷标准化高、阅卷难度小,所以诗歌才能成为考场命题的绝佳选择。


至于诗歌选人不够务实这一点,范仲淹早就看了出来,并决定有所改革。而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范仲淹也只能发出“处江湖之远”的感慨,事实上改革失败后的范仲淹再也没有回过京城。接下来,一代文宗欧阳修也试图对此进行改革,在那场我们多次讲到的嘉祐二年的科举盛事中,欧阳修将文风浮靡的西昆派纷纷落选,干净利落地选拔了一批有才之人。但是,欧阳修并没有对科举进行真正的、彻底的改革。

重担落到了王安石的肩上。


他亲自规定了考试的标准,一种“大义式”的短篇文章,要求主题不得偏离所选经书中的原文、文体必须是散文式的议论体、字数不得超过500字。


看到这些要求你想到了什么:不得脱离题离、要求写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从含义、到文体、到字数的要求,原来就是在这里确定了下来。


但王安石可比后代的命题者们要强悍太多了。为了给大宋的学子们做个榜样,这位当年的小镇做题家,直接自己亲自撰写了十篇范文给学生们参考。这十篇文章,说理严谨、文字洗练、文采斐然,堪称考场议论文的经典之作。


但更难的事情还在后面。以经义取士,但问题在于历代经义典籍版本庞杂、注释众多,取哪一种当作考试的权威标准呢。考试的改革还没开始,教材的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但王安石真是千古狠人,他亲自对经典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颁定考试标准《三经新义》,并将其作为考试的权威标准,从此之后北宋科举考试中,“自一语以上,非新经不得用”。范仲淹、欧阳修这些文坛巨匠未得做到的事情,在王安石的改革中仅短短数年便一一搞定。如果说,考得好就算是学霸,王安石绝对是考之灭霸,如果说,学得好就算是学神,王安石绝对是学中如来。


从此后,考试内容固定、评价标准统一,就成为了考试命题的通行法则。难怪后代人称“八股制艺始于宋王安石”,就是今天的高考写作,恐怕也不能完全跳脱出王安石当年的改革。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打破的,科举这种制度,最终还是要靠科举的胜利者从内部来打破。想想那些想改变今天教育制度的人,不成为教育制度的胜利者而进入堡垒内部,想改变它谈何容易。


毕竟,我们与王安石都还有着很远的距离。



-3-

微型满分



我们就来看看,王安石的议论文,到底是何风格、风采。看过后,我猜你会惊讶地发现,放在今天,仍然是高分写作——当然这并不意外,毕竟人家是考之灭霸、学中如来。


本篇中,我先选一篇被明清两代收入文集中最多的一篇短文。并未被评为史学家的王安石,被后世广为称道的竟是这一篇区区90个字的史论文:《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这篇短文虽仅有四句,但推理谨严,一句一转折,使人每读一句都见一层新境界、都有一级新思考。用今天的话讲,每句一个反转,转到透不过气来。再简单点说,除了开头句和已经有一个“不然”在前的第三句外,你在第二、第四句子的开头都加上一个转折关联词,再读一次,就能感受到使人产生压迫感的强大逻辑。


结合今天的考场写作,强调的也恰恰是这种逻辑严谨的证明、说理,推崇的是精彩的结构、层次,看重的是背后有现实意义的观察和思考。这一篇小短文,可说是一篇微型的满分示范。


而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功力不仅在文字上、逻辑上,而在一个政治家的眼光之中。相比常人的判断,他能算到三四步、五六步之外,自然就可以在道理上、智力上遥遥领先。而写作文章,不过是一种载体而已。这一点,当他于考场上写下《应天以实不以文赋》之时、在他拒绝欧阳修而写下“欲传道义心虽壮,学作文章力已穷”之时,就已经想得非常清楚。



-4

岂特文章



时间回到靖康之乱之后。


王安石变法被废,这个背负着坑亡北宋黑锅的改革家,历史声誉一落千丈。后代皇帝恨他操纵国器、不肯乖乖当奴才,读书人恨他不守臣道、祸国殃民,反正从南宋到明初,王安石的文章只能批判着读。就算他的文章逻辑严谨、言简意赅、经世致用,但是经不过人品可疑、学术误国,还是不能多学的。


然而,无论后代对王安石如何打压、丑化,科举改革的种子却顽强地生长起来,并在规则和人性的夹缝中,扭曲成了大家都想象不到的样子。


八股文的形式越来越僵化,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股股都有教条。内容更是走进了死胡同,用来出题的四书五经不过17万字,读书人干脆把每一句话出题后所对应的例文全都背下来……


文坛、考场,亟须一场改革,就像韩愈和欧阳修一样,去拯救他们所处的时代。于是,明代的“古文运动”开始了。他们起初号召大家学秦汉盛唐,但很快发现,汉代大赋、李杜文章,这真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那就带着大家改学唐宋散文吧,但总得先找个榜样,学谁呢?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要学,但老韩的考场战绩不佳;柳宗元文字诗意隽永,也要学,但老柳半生漂泊在外远离政治核心;欧阳修一代文宗,肯定得学,但其文采飘逸着实难以把握;三苏文章纵横一时,还是得学,只是天团水准实在难望项背;曾巩开南宋理学之门,不必说,自然要学,只是文字拙朴又不够引人注目……


比来想去,大家的目光还是回到了他的身上——若论文采,让欧阳修惊为天人;若论经学,成就远在三苏之上;若论策论,格局又非韩柳可比,且其逻辑严谨、说理透彻,区区几句便能点明要害,若能学得其本领,化用于八股之中,简直见题灭题、见佛灭佛——此等高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批判污名几百年的王安石。


于是,所有人不得不回到这位改革家从最开始所设计的制度那里去,并重新理解他的远见和深刻。


这时人们才更加惊讶地发现,这位科举的胜利者和改革者,却从来没有把写好一篇议论文当作什么人生成就。一代文宗欧阳修,在滁州写下那篇千古文章《醉翁亭记》后不久,曾盛情邀请王安石前来滁州,并愿“付托斯文”。然而,王安石没有接过这面人人仰望的“文以载道”的文坛大旗。文章,从来都是王安石的工具;议论,从来都是政治家的手段。也正是这样的格局,让他的议论文章有一种超越千百年的格局和力量。


没有前往滁州的王安石用一首诗做出了他的回答,这足以让我们看出王安石真正的志向:“天方选取欲扶世,岂特使以文章鸣。”意思是说,上天选我是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怎么能仅仅局限在以文章闻名于世上呢。


那么,这位改革了从小镇到国家、从“做题”到科举的小镇做题家,何以拥有如此的视野和格局,何以写出如此自信而深刻的诗句呢?



本篇收获与思考:


1、这是一篇重要的写作素材,王安石当然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更何况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在性格、影响和评价上只有一面,但是他务实的态度、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很多同学都想提高写作,但写作水平的背后其实是分析问题的水平。王安石在这一点上,是以超越文学的追求来进行文学创作的,这给了我们巨大的启发,我们也需要一点超越高考的标准来超越满分;


3、王安石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那你是怎样看待他的呢,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我是杨洋,希望你喜欢并受益于“翌得”为你精心准备的每一篇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