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十翼书院的创始人米鸿宾。承接上一讲,我来分享第2小节的内容:中医是格物之学(之一)。
开讲前,还是先诵读章句:“仲尼有言:‘通天、地、人,曰儒’,而医亦有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有九星,地有九洲,人有九脏,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数,此医之三才也。”出自明代倪士奇《两都医案》。意思是强调:你儒家有三才之道,我医家也是一样的啊!儒家对三才之道的践行隶属于格物之学,清代医家祝登元在其《心医集》中更是直接了当的说:“格物之学,盖性命道德之指归,而非神仙方术之余唾也。”清代医家王秉衡在其《重庆堂随笔》中则进一步说:“格物之学,最为医家要务。凡物性之相制、相使、相宜、相忌,与其力量之刚柔长短,皆宜随时体验,然后用之无误。”这些医家都是心明眼亮的人啊!他们都知道:中医与《易经》一样也是隶属于中国文化格物之学的!
什么是格物?格物就是探究万事万物势能变化规律的学问。今天人们讲的“科学”一词不也是这个功能吗?但格物是出自四书中的《大学》,远比科学一词久远了至少两千多年!
可是由于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未能深入精通,以至于被人用“科学”一词来否定诸多的自家文化内容,满大地狼藉不堪,这就是导致文化悲哀的核心所在!
所以,你看,了解“格物”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医家而言,它也是医家最重要的基本功!
我们前面讲过,中国易学体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等基础上的格物之学。其中,《易经》的思想是格物之学的最高指导纲领。《易经》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事事相关,物物相应;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三十二字的应用窍诀,是所有格物之学必须恪守的大旨。当然医家也不例外!也离不开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的有力支撑,它们也都是医家践行医道高妙不测的核心引擎。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加深理解——比如,上述《易经》中格物智慧窍诀三十二字中的“同气相求”的实践——
清代医家沈源《奇症汇》载有一个医案:一儿初生无皮,俱是赤肉,乃因母自怀胎十月,楼居不得地气故也。取儿安泥地卧一宿,皮即长。”沈源在书中称此症为“无皮症”,并说此症是由“不得地气”所致,那,皮肤和地气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要用到我们前面讲的五行(五脏)相生的理论。皮肤为肺中的精气所化生,“肺主皮毛”,肺属金为兑卦。土生金,土为金之母,八卦中坤土和艮土都能生兑金,加之艮为山、兑为泽,《易经·说卦传》强调“山泽通气”,也就是说艮土与兑金是互相通气互相活络滋养的。因为土能生金,土为金之母,所以皮肤不能生长,一定是其母气不足、子不得养所致。在找到根源之后,治疗就好办了,既然是缺少地气,那就给其补充“地气”,所以,沈源让患儿“安泥地卧一宿”,最后的疗效是“皮即长”,这个结果充分证明辨证和开方的精准!无皮症的病例相当少见,但却能治愈,这就告诉了我们:即便是那些皮肤长期溃疡不能愈合的病人以及其它类似的皮肤疾病,甚至包括皮肤的美容、保养,是不是也效此体验一下呢?
关于这种“接地气”泥疗的方法,《黄帝内经》早有描述,早上阳气最足的寅时起床,古代称“迎寅”,在院中散步,尤利养生。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之为“同气相召”——接地气等泥疗方法可以让身体的内在平衡力更强。具体而言,人在地上走的时候,最好光着脚,或穿布底鞋,这样效果更好。那些穿着皮鞋、旅游鞋,走在柏油路、地砖等硬化路面的地方,是难以接到地气的。
明代皇宫太医刘纯《短命条辨》云:“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太医这个治病的妙法就是每天赤足在泥土里走一个小时,好好“接地气”来调和阴阳,补益自身。
中医讲“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化成内热,耗伤津液,发为消渴。”这些症状会导致出现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泥土地上多走走——这就是对《易经》格物智慧三十二字窍诀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实践,既能补土气,又能调和阴阳,这种“接地气”的机理,能让患者身体内在平衡力更强。并且,这也是在践行老子《道德经》中所讲的“人法地”的智慧。
对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易学实践,案例很多。再比如,清代叶天士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桐叶治病”的医案。有一天,叶天士于途中听见一位妇女呻吟,便断定是难产。及入室见,果然难产三天未果,气若游丝。叶天士开方后,嘱去院中拣三片梧桐叶做药引即可。”家属按叶天士所嘱,煎汤服药,时约一炷香,产妇即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时人啧啧称奇。弟子不解,问叶天士为何用梧桐叶治难产?叶天士笑言:“桐叶怎么能治难产?必须是‘立秋’当日的落叶才行,岂不知‘立秋至而梧叶落’之说乎?为医者岂能不知物候也!”
叶天士在此医案之中所展示出来的应机变通的圆活,即是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事事相关,物物相应”的践行!同时也展现了顺时施宜的大智慧。
而对于《易经》中格物智慧窍诀三十二字中的“事事相关,物物相应”的实践,医家也非常重视,也很传奇——
元代著名医家滑伯仁。他从小精习儒典,及长便解医经,学识贯通古今,医德高尚,治病从不拘泥古方,且用药亦是出奇——他“以意处剂,投无不立效”,江浙一代誉之为“神医”,并有诸多医案流芳后世。据明代许浩《复斋日记》载:“秋日,姑苏诸仕人邀游虎邱山。一富家有产难,挽回,诸仕人不可。先生登阶,见新落梧桐叶,拾与之曰:‘归急以水煎而饮之。’未登席,报儿产矣。皆问:‘此出何方?’樱宁曰:‘医者,意也。何方之有?夫妊已十月而产者气不足也。桐叶得秋气而坠,用以助之,其气足。宁不产乎?’其神效多类此。”
有一年秋天,苏州一群官员邀请滑伯仁在虎丘山游玩宴乐。不巧,一富裕人家孕妇难产,急差医仆请滑伯仁去诊治。但这些官员挽留他,不同意他走。滑伯仁也不想让大家扫兴,便静默不语,慢慢沿着山阶而上,没走几步,恰逄一片片梧桐叶随风飘落,他遂俯身拾取一些,对医仆说:”赶快拿回去用水煎此梧桐叶汤让产妇饮下。”众人闻言颇为惊奇。医仆不知所以,只得照办,迅速返回。及至游山结束,即将宴饮之际,医仆便跑来报喜了:“小儿已顺利生产!”众人闻言颇为惊奇!皆问该方出自何典?滑伯仁笑答:”医者,意也!怎会有一定之方呢?这妇人怀孕已愈十个月才临产,是因气虚所致难产。梧桐叶得金秋萧降之气而坠落,今借此秋气以助力产妇之正气,如此得时之气难道还不能催生吗?”而类似这种神奇的医案,在他身上还有许多!
清代何其伟《医学妙谛·序》中说:“医者意也,意之所注,往往如期而中!”在此医案中,滑伯仁立基于《易经》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事事相关、物物相应”的天人合一指导思想,娴熟的运用了“医者,意也”的妙法,借助秋气的萧杀和梧桐叶坠落分离之势进行“同类想感”取象,呼应于产妇婴儿下落之状,巧乘时令无形之力,功成于举手之间,其大医至简之道,令人叹为观止!
以上所讲案例,虽然传奇,但其应用无不是因为实践了《易经》格物智慧窍诀所致,由此可见,医道与易道是息息相关的。
并且这种关联性,还不仅仅限于以上所讲的阴阳、五行、八卦,与天干地支密切相关的案例也有很多,下一讲我们再来分享。
好,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期待本讲所讲的内容能令大家对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有着别开生面的启迪——下一讲,我将继续厘清脉络,正本清源,谢谢大家的收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