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电影的拐点,无疑要属八十年代崛起的第五代导演。
用个人命运回溯整个时代的伤痛,记述民族命运成为他们的特色。
那个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并不广泛的时期,两岸电影,却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冲着同个方向前行。
台湾电影掀起新电影运动。
摆脱“政宣”与恐怖时代的阴霾后,以杨德昌、侯孝贤为首的台湾导演,用写实主义的风格,开始记述本土的时代记忆。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无疑是其中集大成者。
初见这个片名,再加上改编自真实犯罪案例的噱头,让人直接联想到悬疑、推理种种紧张刺激的商业元素。
但这四个小时的内容,与商业式刺激毫无联系。
影片结束、剧终字样出现的那刻,心灵触动,是常规的戏剧刺激,难以企及的震撼。
这确实是部来自真实犯罪案件的故事。
但远非单纯聚焦某个“事件”,影片的真实,来自于杨德昌,对整个时代的真实回溯。
“少年”,是电影的第一个题眼。
小四,普普通通的“好学生”,因为国文成绩失利,没办法理想升学,只好去建国中学夜间部读书。
“日间部”和“夜间部”,差了一个字,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逃课、打架、泡妞、忤逆老师、结帮立派,反正就是跟“好学生”不沾边。
当时的台湾,跟随军队入台的,住在军眷村。
跟随政府部门入台的,会被分配到政府收缴的房屋中。
相应的,眷村的孩子凑在一起玩,公务员家的孩子凑在一起玩。
长此以往,便拉帮结派起来。
围绕着建国中学,常在小公园聚头的公务员家的孩子们,成了“小公园帮”。
隶属217眷村的,结成了“217帮”。
初入其中的小四,与周遭格格不入。
他仍秉持“好学生”的孤高,不怎么说话,日常生活无非上学、回家、温书。
同班同学里,只有喜欢唱歌的小猫王愿意跟他玩。
小四跟着小猫王,常逃课到学校旁边的电影片场,看人拍电影。
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小四避无可避地跟学校里的帮派人士牵扯上了。
最主要的是,他遇到了小明。
小明虽不是帮派人物,但成了几个帮派的交点。
她出身眷村,舅舅是入台的军人,又跟出身公务员家庭的“公园帮”头领恋爱。
小四被小明吸引,招惹上喜欢小明的各路帮派成员。
学校里又来了司令的儿子小马,小马身上带着股豪杰义气,几次解救小四,很快成了小四的哥们。
于是,小四跟小马、小猫王,渐渐跟“公园帮”混成一路,又每天跟小明到处玩。
本来,少年不顾学习后,浑浑噩噩的学校生活,也不过如此。
所谓的帮派,也更像小孩凑到一起瞎闹。
直到,哈尼的死亡。
“公园帮”本来的头领哈尼,因杀人逃到台南。
等回台北后,帮派真正的头目早已易主,哈尼独自面对“217帮”的头目,被推到车轮下惨死。
“公园帮”决心要替哈尼你报仇,于雨夜冲去“217帮”驻地,“217帮”的头目惨死。
一来一去,小四带着对哈尼的“敬佩”,跟着帮派见识了各种“生杀屠戮”,人生轨迹彻底扭转......
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表面上,是一群混混,为了利益和所谓义气,互相争斗的故事。
但这一切,本不该发生在这群半大孩子身上。
面对这般充满刺激元素的故事,杨德昌抽丝剥茧,把所有关于帮派的场景,淡化为一次次写实场景再现,投射到小四身上。
透过小四,杨德昌给我们展示了他记忆中,民国五十年前后的台湾社会。
那时节的台湾,一切都混乱未知。
每天街道上,装甲车与武装的士兵一辆辆轧过。
茫茫然来到这片岛屿的人们,操持着上海话、广东话、东北话、四川话、苏北话、山东话种种互不相通的方言。
杂居在日占留下的和房,与大陆的亲友、生活彻底断裂。
内心分辨不清,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没有归属、时时被控制、看不见未来的心理,蔓延到孩子身上。
孩子们连带着懵懂、燥热的青春,转移到代表与秩序脱节的绿林、武侠上。
不服管教,成了每个孩子的生活法则。
一开始,小四逃课去片场玩,对老师与教官的指责,仅仅是内心不服。
后来,小四被人抄试卷,反而遭到老师的批评,他开始怒怼老师。
直到最后,他对老师、校医随意压人、训人的行为破口大骂,甚至砸破老师的头。
故事从最初,就给我们展示了小四内心的冲动。
随着故事一点点铺陈,遭遇一点点推进,小四内心的冲劲也越来越强,暴力也步步加码。
小四因为打老师被退学,回家的路上,街边小贩冲他说:
睡一觉太阳出来就好了。
万事都得过且过,这个世界就真的永远不会改变。
小四在这一天又一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中,逐步丢失自己的世界,逐步被另一个世界同化。
他的暴力、冲动也越来越盖过原本的样子,直到他犯下不可扭转的杀人罪行。
小明如同小四在“夜间部”陌生世界里遇到的一抹光明。
小四觉得,自己也该成为小明的“救赎”。
他知道小明与许许多多的帮派、男生纠缠不清,可他依然无比自信,自己能引“浪女”回头。
可小明本不需要救赎,她是故事里看世界最清楚的人。
她出身贫苦、居无定所、身世流离,善于利用自己的感情,去换取利益,好让日子稍微没那么辛苦。
她认清了这个世界,不会因任何一个人而轻易改变。
除了小四。
与她的世界本来格格不入的小四,让她以为小四与别人不一样,并不索取她的感情。
但是到最后,被这个世界同化掉的小四,依然在索取,希望小明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小明拆穿小四内心的想法,也拆毁小四对这个世界认知最后一道防线的那刻,小四本能地把刀捅向小明......
确实如小明所说,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小明与小四如此惨痛的青春悲剧发生后,世界依然照常运转,认识他们的人依然照常生活。
《牯岭街》四个小时时长的观影过程,观众就像陪着小四,度过了一段慢悠悠的岁月。
从炽烈的夏,慢慢踱到浓烈的秋,再悠悠地走入冷冽的冬。
就像季节转换,往往并非一夜剧变,人生也是一样。
观众看着小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看着他的世界如何被拆毁、如何被另一个世界同化。
这故事,最重要、也最恐怖的一个支线,并非帮派的斗殴杀人,而是小四的父亲。
父亲仗着身为政府官员,本来相当硬气。
面对学校老师的不合理处分,不肯低头半分。
那时的小四,虽然表面安静乖巧,内心无比佩服不甘示弱的父亲。
直到,向“217帮”复仇的那个雨夜,父亲被当局带走调查。
一次次冰冷、单调、不带感情、充斥无尽压力的盘问,一点点蚕食掉父亲的尊严与骨气。
也让镜头外的观众,看到那个恐怖环境下,人的本性如何一步步被摧垮。
当审问结束,准备离开时,父亲撇到一眼他人被审问的境况:
屋子内外铺满冰块,被审问的人坐在冰块上,平滑、寒冷的冰面慢慢被肉体融化,让上面的人如坐钉板。
人心如冰块,被慢慢消磨,又被冰块缠裹,堕入阴森地狱。
遭到怀疑的父亲在审问后,失去公职、失去朋友、失去社会地位,更失去自己的尊严、冷静,变得暴怒。
父亲和被牵连失业的母亲都变得终日惶惶然,魂飘天外、精神异常。
全家,特别是小四,沉浸在不可终日的氛围里。
父亲第二次因为小四受处分去学校,变得低声下气、软弱可欺。
眼见昔日崇拜的父亲形象轰然倒塌。
小四彻底变成那个暴躁的人。
父亲的遭遇,是小四的缩影。
在混乱世界中混乱地杀人的小四,他的故事,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如果没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我们也很难从隔断的海峡间,探知在对岸同样有强权压力下,艰苦卓绝、人心惶惶的悲剧时代。
如果没有《霸王别姬》《芙蓉镇》《蓝风筝》,我们仅从只言片语的官方记载中,无法得知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险些在动荡年月、人心倾轧间,因为传承人的生命与尊严被践踏而险些灭绝。
电影确实没那么重要,有时不过是下饭的电子榨菜。
电影也没那么不重要,他能在虚实不分、真假不辨中,记录下人类生活,最原始、最私密的一处处切片。
电影可以记叙和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
那或相同、或迥异的处境和故事,这就是电影能延长三倍生命的真正奥义。
所以,有时候我们惋惜电影制作的环境、电影人才华的缺失,不仅仅是在惋惜失去那么一两部娱乐与享受的机会。
而是在我们通过这一部部经典,看到那些时代的记录后。
不禁无奈,无数年后,又有谁、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惨状......
往期文章:好嗨啊,可惜被低估15年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