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影星胡蝶晚年谈论张学良: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

民国影星胡蝶晚年谈论张学良: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

00:00
04:41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这是“九一八”事变以后,1931年11月20日,当时担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在上海《时事新报》上,以《马君武感时近作》为题,刊登的名为《哀沈阳》的两首诗。

这首诗开头的赵四,也就是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一荻,而朱五,名字叫朱湄筠,是张学良秘书朱光沐的太太,人称朱五小姐,而诗中提到的翩翩胡蝶则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影星胡蝶,从诗作上来看,“九一八”事变当晚 ,当时的东北军最高统帅张学良正在和红粉佳人胡蝶共舞于北平六国饭店。

胡蝶

这首诗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各地人士纷纷谴责诗中这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少帅”,张学良瞬间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就连诗中的女主角胡蝶也因此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中。

当外界传嚷着“九一八”事变当晚胡蝶和张学良共舞的消息已经家喻户晓的时候,从天津拍完电影的她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红颜祸水,在当时的胡蝶看来,这个黑锅太严重了,她可背不起,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张学良长什么样,更不可能和他一起跳舞。

当时的胡蝶正在天津,在九月下旬的时候也才为拍电影《自由之花》抵达北平,作为当时红极一时的影星,胡蝶出车站的时候,受到热情观众包围,胡蝶到北平,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因此传言她和张学良在事变之夜相拥跳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马君武

胡蝶看完报纸很愤怒,于是在诗词发表后的第二天,胡蝶为了还自己和张学良一个清白,连续两天在上海最具影响的报纸传媒《申报》上连续刊登《胡蝶辟谣》,当时的著名导演、编剧、演员,如张石川、洪深、夏佩珍、郑小秋等人也纷纷出面助阵,刊登启事为胡蝶作证,希望能为胡蝶洗刷不白之冤。

当“辟谣启事”刊登以后,社会上许多人对胡蝶蒙受“不白之冤”表示同情和义愤,很多人劝说胡蝶和马君武对簿公堂,而胡蝶为了顾全大局,并没有追究此事。

事后,经过张学良的随从以及胡蝶本人证实,“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根本没和胡蝶在一起,后来的事实证明,胡蝶和张学良的绯闻是日本人制造的,而马君武不过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写成了诗,这都是想象和杜撰,后来马君武也为自己听信传言公开给胡蝶和张学良致了歉。

张学良

张学良和胡蝶两人终生都未谋面,1933年3月,张学良宣告下野在上海小住时,曾经亲口对朋友说过:“胡蝶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一直没见过。”当朋友建议他和胡蝶见面时,张学良正色谢绝,摆手说道:“算了吧,那样一来谣言不就变成真的了吗?”

1964年6月,胡蝶赴台湾出席第十一届亚洲影展时,曾有记者问她要不要见张学良,胡蝶婉言拒绝,并且回答说:‘专程拜访就不必了,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

20世纪80年,胡蝶晚年出版了自己撰写的回忆录,在回忆录里面再次对他和张学良的关系做了澄清,她在文中写道:

“我和张学良不仅那时未谋面,以后也未见过,真可谓素昧平生。

后来,张学良也看到了胡蝶的回忆录,只说了一句话:“到底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张学良和胡蝶一生也没有见过一次面,如果没有马君武写的那首诗,也许,他们会相识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