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中国的文脉】医易同源的智慧丨何为中医?

106【中国的文脉】医易同源的智慧丨何为中医?

00:00
14:27

尊敬的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十翼书院的创始人米鸿宾。在这一讲,我来跟大家分享【医易同源】的智慧。这也是爱好传统文化的人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首先分享第1小节的内容:何为中医?

开讲前,还是先诵读章句:“圣人不居朝廷,则必在医卜之中。”这句话出自汉代贾谊。圣人居朝廷,是为苍生做主;立医卜之中,则是为黎民调命。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都说出了中医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可以用“国学”一词来概括,国学包含了四个维度:“国文、国艺、国医、国术”。其中,国文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和文章。民国时期即有国文课。国艺是指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艺术类别。如京剧、昆曲、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国医是指中医类别的医疗内容。国术则是指技击、养生等防御、健身康养内容,诸如太极、武术等。在古代科举制中,很长时间以来,中医是必考科目。这就使得中医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中国文化,掌握中国智慧,须知四理:天理、地理、人理、医理。生而为人,至少须知其中一理。一理都不懂,就天理难容!由于医理关乎生命健康,尤为紧要——古人认为“学医乃是天下人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孝”的理念——而孝子除了做到“尊亲、弗侮、能养”三点之外,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精通医理!即“为人父母者,不懂医为不慈;为人子孙者,不懂医为不孝!”为什么呢?是因为:“不学医,不可疗亲疾。”金元时期的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在其《儒门事亲》中便强调:“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他为天下读书人提出了尽孝的基本要求——学问是用来调心的,医理是用来养生的,真正的读书人,一定要具备身心俱治的本领!这样才能更好的事亲奉老,也最大限度地避免老人误入庸医之手。在中国文化史中,北宋五子中以《横渠四句》名闻天下的张载、近代大儒马一浮等人,都是学问与医术并备的典范。即便在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薛宝钗,也竟然能够拿着太医的方子直言批评——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也精通医道。

清代曾国藩说:“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而无论是身还是神,它们都属于健康养生的范畴。足见中医文化与《易经》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一堂课的原因所在。

那,究竟究竟什么是“医易同源”呢?

在了解这个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医?

自古以来,澄清概念、达成共识、设定判准、建构系统之后,才能学好传统文化。就像不知道“格物”一词究竟为何意,就不可能葆有格物的功夫,而没有格物的功夫,后面再谈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都是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传承。到头来,是非混淆、僵尸大战,莫衷一是,自毁国粹。文化就是这样从内里一点点溃烂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某种内容之前,首先要能够正确理解概念的本义,这就正名祛妄,免得自己一路泥沙俱下,面目全非。

对于“中医”一词的解读,今天能够讲精准的还并不多。《汉书·艺文志》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也就是说,不用药的才是中医。清代学者钱大昭在注释《汉书·艺文志》时说:“时下吴人尚曰:‘不服药为中医。’”是说,到今天为止,吴地的人仍以不服药为中医。清代另一位大学者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也讲到了关于何为中医的八字金丹:“病不服药,如得中医。”清代曾国藩的儿子,身体比较虚弱,他在家书里告诉儿子:“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要以‘不药’二字为药。”可见,中医不是以服药为主的理念在清代也是相当盛行的。

你看,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呢?就是通过不服药的方式来疗疾的方法。

对此,有人会很诧异:不服药的为中医,那服药的是什么?要了解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据《史记·鹖冠子》载,有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谁水平最高?”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闻言不解,问:“那为何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能诊治人未发之病,但因为常人不相信他有事先能祛除病因的本领,因此信者寥寥,虽小有名声也仅限于村中,但实际上,他的能力完全胜任治国。我二哥医术次之,能治病于初起之时,将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故人们皆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以至于名声也不能传出乡里。但其能力却可以治人。而我所医治的病,都是在病情严重之时,人们看到我穿针、放血、敷药等,就认为我医术高明,致使我声名远播,可我只是处于仅仅能治病的水平呀。”魏文王听完,恍然大悟:原来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对此,《左传》所载秦国名医医和与晋文公对话也可以更加加深我们的理解:“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也强调了“上医治国、中医治人”的道理。

以扁鹊、医和为代表的这些医术精湛的医家们,流芳百世,令人代代激赏。他们告诉了我们究竟什么是“中医”,即:通过日常的身心调养和非药物疗法,将身体养于阴阳和合状态——即使带疾,亦能尽其天年。这就是中医的“医中”之道,也不违中庸之道。

而在现实生活中,当调养和食疗均不能解决身体痛苦时,才需要进行医疗处置。而关于医疗处置,《黄帝内经》也有明确排序:首先是用针、其次是灸法,再其次是服药。而严格说来,服药已不是中医的范畴了,属于是下医的范畴。

清代医学家尤乘精于养生之道,著有《寿世青编》、《勿药须知》等,他提出以疗心、无药调养五脏作为祛病良方和延年的妙法,蕴藏了中医“不药而愈的精髓。

听到这,大家是不是有一种颠覆感呀?

中国文化,很多名词由于本义被模糊被衰减被异化,这就使得中国文化的一些内容逐渐失去本真而导致衰落,这就是忘本啊!《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忘本则失道。《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说:“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对于“中医”的分类,古代还有天医、地医、人医之分。

什么是天医?古代巫医及祝由治病之属,谓为天医。“祝由”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载有“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宋代《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祝由》曰:“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明代太医院设有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历代国医体系皆有祝由一脉。

什么是地医?通过改善环境来治愈疾病之属,谓为地医。地医者,可去地之害也。即祛除环境导致的疾病之因。古代所言行医——是医生出诊,除了通过望闻问切之法判断疾病之外,还要检验患者所居环境是否为致病之因,今称“居住医学”。西方医圣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在其医学专著 《论风、水和地方》中,专门有论证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医生进入一个城市,首先要注意到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为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宋代宰相王钦若就是个案例,长得头大、佝偻、罗锅,人称“瘿相”,因其从小在水边长大,全村人皆如此。

什么是人医?那些因外力所致及自身情志导致疾病之属,谓为人医。此最为人所常见,勿须赘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但无论是天医、地医、还是人医,在古代都归为“伎类”。《说文解字》曰:”伎,与也。”即,通过外在的帮助来治愈疾病。这正是中医的特点。因此古人将中医归属为伎类。《汉书·艺文志》载:“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烛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四种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好,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期待本讲所讲的内容能令大家对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有着别开生面的启迪——下一讲,我将继续厘清脉络,正本清源,谢谢大家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