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书读得越多越迷茫?

为什么你书读得越多越迷茫?

00:00
07:14

那天和一个读者珍妮聊天,她说自己迷茫的时候喜欢读书,从书中能获取很多人生的真谛和力量,解决很多现实中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时间,珍妮一共读了50多本书,历史、财经、文学、哲学各个领域,而她自己,也很快从一个懵懂迷茫的状态,成长为了公司里的业务骨干,还带领着一个小团队,收入和职位都上升了不少,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于是我问她,这一年,你觉得你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她说,你知道吗?我之前以为读书会丰富我的知识和眼界,但后来发现,这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底层信息处理系统升级了,也就是说,比起过去被动吸收和记忆,我现在学会了处理和加工这些知识,让它们更好地为我所用。

珍妮的这段话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都说要多读书,但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读书能带给一个人的改变又是什么呢?

如今这个时代,有太多“听过许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故事。

我的前同事梅丽,毕业于985重点大学硕士,毕业之后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如今已经有5-6年的时间,一路走的顺风顺水,却在即将步入30岁时面临了尴尬。

她所在的部门有5个员工,其中4个都是和她同期入职的,部门的管理岗位只有两个,晋升机会渺茫,今年年初,部门的副职因为个人原因辞职了,大家都猜想公司会从4个下属中提拔一人接替,这其中,梅丽历年的绩效考评结果都是最优,所以她荣升副主管的可能性是4个人中最大的。

可没想到,几天后,一个年轻漂亮、衣着干练的女士出现在了办公室,被HR告知是部门新来的副主管,梅丽的愿望被打破了,午饭时一打听,居然这位新主管和她同年,比她还要小两个月,真让人难以接受,一想到不知道还要过多久才有升职的机会,她想到了跳槽,希望去找找外面的机会。

但毕业后就入职的她,少了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过程,她发现如今市面上的职位在她看来都很陌生,仿佛她所有的能力和技术都是为自己原来的职位量身定制和打磨的,如今在市场中,她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更要命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常规工作之中,她发现自己已经丧失了学习和判断的能力,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和市场接轨。

我问她,你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学习能力怎么会差呢?

她告诉我,上学那会儿我们学的东西都是被动接受,老师划重点、熟读、记忆、背诵,可现在,市场里一天一个样,新产品层出不穷,用户的需求各种变幻,除了要了解,还要会应对,这下,我就感觉自己的脑子跟不上了,什么都不会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习的能力也是要升级的,初始的认知体系是带有天赋性的,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们除了被动接收信息以外,还需要学会判断和整合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没错,到了一个阶段你就会发现,信息和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

于是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读书和学习,真的是越多越好吗?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长时间。

在我的阿拉丁职场陪伴计划中,每天都会有小伙伴读书打卡,每天也都能听到大家“又读完了一本书”的喜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听到过许许多多有关读书的心得和困惑。

其中最明显也是最普遍的一条,就是在阅读时发生了“理解障碍”,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很好地消化吸收书里的内容,或者发现书中的内容和自己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不知该如何是好,又或者,发现两本书中的观点南辕北辙,不知该相信哪位,相信屏幕前的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许多人在读书时容易陷入“功利性陷阱”,也就是认为,我读完了这本书,就能如何如何厉害,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和作者思维交锋的过程。

知识在我们大脑中的保存,像是图书馆,人所拥有的各种观念和认知都是相互联系,并且结构化地摆放的,而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思维方式,都会影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摆放方式,因此只有把知识真正存入我们大脑中的认知体系,整个学习的过程才算结束。

而功利性的阅读,将我们的阅读重点放到了“完成”而非收获上面,让我们误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我们的大脑就像两种化学试剂,单向吸收只是不痛不痒的物理过程,只有把知识拿到我们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进行加工和思考,让两种试剂充分发生反应,才能生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认知。

我见过很多越读书越焦虑的人,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缺少质疑与思辨精神,习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也难怪,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被教育“只有书上写的是对的,考试就会这么考,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记结论就好,”所以在这种观念的塑造下,我们的大脑选择了最“安全”的一种学习方式:死记硬背。

质疑和思辨是需要成本的,思考本来就是很费力的,更何况思考的结果还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不是被老师骂,就是被父母混合双打,最后还会落个“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说,我们的孩子们从小为了好孩子的人设牺牲了太多,包括人类最本质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所以我从小就特别佩服那些上课敢跟老师争辩的学生(注意我说的是争辩,不是吵架或挑衅),不管他们的成绩怎么样,起码他们敢于质疑权威的批判性思维是很够的。

而批判性思维能带给人最大的帮助就是,他们总是对世界上的一切保持着清醒独立的思考,就好像具备了超强的信息消化处理系统,知识一来,是废是宝一看便知,有用的知识快速和自己的认知体系发生反应并纳入进去,而没用的,一秒钟排出体外,绝不产生纠结和内耗。

相反,那些不具备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为什么会越读书越痛苦呢?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底层的处理系统太弱,思考和纳入的深度不够,很难妥善处理学到的东西,吸收的越多越容易消化不良。

《学习之道》里有一句话:“理解力就像强力胶,将记忆痕迹粘合在一起。”真正的好书不在购物车里,也不在书架里,更不在眼前的片刻,只有将看到的东西充分理解和内化,看过的书才真正为我们所有。

想要在新的一年里读更多的好书,建立起自己强有力的知识体系,欢迎来到我们的“阿拉丁职场陪伴计划”中,和我们一起学习提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