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博物课堂在线讲座。
王元天,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博物》杂志“山河故人”栏目常驻作者,江湖人称赫连镜繇。吐槽小能手,喜欢收集各种奇怪的知识。
秋冬的夜晚更深露重,当你饥肠辘辘地走在风中,突然遇上路边有人叫卖烤红薯,光闻见香味,口水都能淌一地,更别说捧一个暖烘烘的红薯在手心,掰开来是金灿灿、甜滋滋的瓤,只要一口就幸福感爆棚。
等等?你说那叫烤白薯/金薯/朱薯/甘薯/番薯/红苕/地瓜……?
红薯为什么叫红薯,答案十分简单粗暴:红皮红瓤的薯类。但这货在全国各地有N个马甲,以致于山东人到湖北买“地瓜”,拿到手的多半是个凉薯,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不管各地怎么叫,“番薯”这个名字才真正道出红薯的身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不仅如此,红薯在中国种遍大江南北,是真正的草根美食。
具体点来说,红薯是明朝时从中美洲传入中国的。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大米白面、芋头山药吃得好好的,为啥非要不远万里引进红薯呢?
这事得从芋头说起。古人没有“金坷垃”,亩产远远没有一千八,一旦发生饥荒,芋头耐涝、耐贫瘠,味道也不错,是根茎类救荒粮中的翘楚。
可芋头喜湿喜热,也就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能种一种,长江流域以北就嫌冷了。这给外来的红薯留下了契机。16世纪,红薯乘着西班牙人的大帆船,先从美洲传到菲律宾,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商人看到了,开始琢磨:这玩意儿在船上存上半年都不坏,好种还高产,近来家乡闹饥荒,要是能引种回去救灾该多好!
可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殖民政府严禁红薯出口。陈振龙不带块根带藤条,把红薯藤绞缠在绳子里,偷偷带回中国,交给了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在福建各地推广栽种,解救了当时挨饿的福建人民。
在陈氏家族的不懈努力下,红薯不仅在闽地试种成功,还推广到广东、浙江,一百多年后甚至北上到山东、河北,最北能到黑龙江佳木斯。原产热带的植物能种到纬度这么高的地区,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虽说红薯软糯甘甜,可你要是试过一口气吃好几个红薯,就会知道它并不适合当主粮。
因为红薯内过高的糖分会刺激胃酸分泌,而且它含有一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制造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总之不是胃难受,就是一个劲儿打嗝放屁……果然还是当佐餐杂粮比较好。前人自然也明白,所以通常只在灾年种一下,当作救命粮。于是红薯的“领地”一再缩水,许多清代风潮中种过红薯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再种它了。
不过现在你还是可以在各种美食中见到它:东北的“拔丝地瓜”、湖北的“苕窝面”、四川的“红苕粑”、广东的“红薯糖水”、海南的“番薯粉”……真可谓一“薯”千面。
小小红薯,背后可有数不清的故事,你也许还好奇:陈氏家族几代人和红薯有些什么羁绊?红薯究竟是怎么一路“北伐”抵达黑龙江的?不妨周末来博物课堂,跟着《博物》杂志栏目作者王元天走一遍红薯的漂流之旅,还能在直播间分享你家乡的红薯怎么叫、怎么吃。
嘻嘻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