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10时58分,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和12号线同步开通初期运营。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16条,运营总里程530公里,朝着年内建成55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新线的开通将有效拉近西北部区域与市中心区域的距离,在减轻光明区、南山区出行交通压力的同时,促进沿线规划新城的发展和城市能级的提升,让城市区域发展更有力,血脉更畅通。
两条新线同步开通 轨道运营里程达到530公里
地铁6号线支线分为两期建设,此次开通的为一期工程,起自地铁6号线光明站,止于深莞边界,线路全长6.13公里,共设4站4区间。通车后,将进一步打通光明区域交通内循环,同时,构建了深圳主城区至东莞1小时交通圈,在深化深莞一体化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地铁12号线南起左炮台东站,北至海上田园东站,全长40.54公里,共设车站33座,是深圳首条以PPP模式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深圳地铁四期工程中站点最多、附属工程最多、换乘站最多的线路。作为西部轨道交通骨干线,开通后将进一步加强南山区与宝安区的交通连接。
2022年是深圳地铁集中开通“井喷”期,共有四期工程5条线段共计128公里线路开门迎客,为历年同步开通数量之最。其中,不仅有贯穿城市南北的交通动脉如12号绋、14号线,也有打通既有路网断点的剩余段如11号线福岗区段,还有推动临深片区一体化建设发展的6号线支线。
“地铁进入‘500公里’时代后,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深圳居民的出行便捷幸福感,提升深圳的宜居度,还可以助力城市内域发展,加快轨道上大湾区的建设步伐。”深铁集团负责人指出。
地铁网络 畅享轨道上的新生活
地铁是展示城市发展速度的窗口。十年间,深圳轨道交通发展不断刷新纪录,保持平均每年200公里以上的建设速度。越织越密的地铁网络和越来越“智慧”的城轨服务,也让市民出行、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6号线支线通车后,加速了临莞片区融入深圳轨道生态圈,构建了深圳主城区至东莞1小时交通圈;12号线通车后,将与地铁1、2、5、9、11、20号线换乘,有效缓解南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交通拥堵。
“轨道交通发展和建设不仅是开通新的线路,还要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式构建智慧城轨系统,提高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效率。”深铁集团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铁集团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持续打造多元化智慧应用场景。
如6号线支线和12号线上线了“刷脸”过闸及免费群体“刷手”过闸功能,设置的智慧客服中心让乘客可自助完成信息查询、智能支付,应用AI数字客服为乘客提供音视频交互服务,车站站厅、站台的立柱上安装视频对讲设备,方便有需要的乘客直接与车站控制室联系……
此外,新线车站还贴心配置了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特色母婴室装饰风格以“暖”为主,集护理、哺乳、集乳、喂食、备餐等功能于一体。第三卫生间则关注到残障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充分体现对乘客的人文关怀。
装修“一站一景”这些特色站点必须打卡
继深圳地铁二期工程车站设置主题文化墙以来,深圳地铁四期工程装饰设计继续延续主题文化风格,深入挖掘沿线区域文化内涵。作为连接光明科学城的首条地铁线路,6号线支线融入了“‘阳光+’创智之桥”的设计理念,寓意深圳、东莞双城地铁互通,新时代轨交跨城协同发展的缩影。12号线文化主题为“新丝路”,以“光线”为元素构造成“丝”“脉”“网”,打造温暖、舒适,富有变化的公共交通空间。
与以往既有线设计思路不同,四期工程线路并不拘泥于“文化墙”这一传统方式,还有从点到面和车站立体空间的创新设计,配置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力求表现文化元素多元化。
如6号线支线中大站设计强调功能与艺术的结合,力争做到对空间高度的极致利用。12号线太子湾站大量采用LED屏、大屏灯箱、灯带等设备材料,使用不同材质、颜色的三角形和光组合,打造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公共交通空间。
“地铁四期工程新更加线注重轨道交通网络与枢纽、高铁、公交网络一体化、站城一体化设计。地铁出入口规划融入周边建筑。大量车站结合沿线区域历史文化,呈现‘一站一景’装饰特色。”深铁集团负责人介绍,新线各站还配置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市民出行体验充满艺术感。
目前,深圳地下的“城市动脉”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年内,随着地铁16号线开通,深圳将完成559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目标任务,同时,推动轨道交通五期项目加速落地。到2035年,深圳将全面建成1000多公里城市轨道、1000多公里高铁、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骨干交通网。市民生活半径和出行幸福感,也将随着轨道交通版图的拓展不断延伸、增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蒋偲 通讯员:顾瑾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