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敬重那些尊敬的人,或者我们的长辈,在家里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在国家来说就是我们的君主,和比我们官职更大的人,长官,以及年龄比我们大的人,我们都要去尊敬和敬重。
德行比我们高的,可能年龄没有我们大,但是人家的德行,品行比我们好,位置比我们更高的是我们的领导,认识比我们更广的,更博学的人,我们都要去尊重的。加意,就是特别的注重和用心,奉是侍奉。
比如在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那些德高和识高的人,或者说位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就会事奉他去做事情,事奉很简单。举个例子,看他口渴了,给他倒一杯水,是不是侍奉?看他有需要的时候,去帮一下忙,是不是侍奉?我们要敬重这些德高,位高,年高的人。
我们学习了儒家的文化,《论语》告诉我们:“主忠信,无有不如己者”,自己内在是以忠信为主的人,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我们的,如果我们是怀着这样的思想,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不是我们该敬重每一个人,不光是我们的尊长,每一个人都是值得我们敬畏的。
所以孔子也会说:“后生可畏”,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现在还不如我们,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将来会怎么样啊,所以说每个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我们是主忠信的,我们自己内在是忠和信的,我们会去敬重和尊重每一个人,这个时候格局和胸怀就在变大,仁爱之心就会变大。
所以我们经常说什么样的人是仁慈的人,这个人对谁都好,无论对方怎么样,他永远都是慈爱的,永远是包容的,这样的人叫德高望重之人,这是一点一点修起来的,我们要先从尊重每一个人开始修。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在家的时候侍奉父母,是有很和顺的仪容的,有很和顺的态度的,并且说话是柔声的,口气是处下的,非常平顺的。我们现在很难有人做到了,所以《论语》讲:“色难”,和颜悦色很难,我们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对待他人是很难的。
一个家庭氛围当中,多出现的一个词,叫疾言厉色,都是很急躁的,气冲冲的样子,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要懂得柔声下气地对待父母,再延伸的话,就是对待每一个人。
“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习以成性,就是当我们养成习惯以后,变成了我们新的品性,这个时候便是和气格天之本。格天是感动的意思,我们内在,如果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是和颜悦色的,是柔声下气的,这是感动上天的根本。
所以我们去观察,是不是越有成就的人,越有修为的人,或者一些古之圣贤,他是温和的,是和颜悦色的,是不苛责的,因为这个是可以感动上天的根本,这个事情是合天道的。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出而侍奉君主,也是一样的,做任何事情,不要以为君主不知道,然后开始自恣,开始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了。
我们现在是不是同样适用?比如说在企业当中,事情好像是做给老板看的,做给领导看的,如果领导看不到的情况下,就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了,就开始以为人不知道了。整个这段话,都在告诉我们敬重尊长,为什么在君主看不到的地方,我们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呢?
第一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敬重,第二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敬重呢,我们是敬畏敬重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实与他人无关,刚才我们在讲主忠信,内在是以忠信为主的人,我们忠于君的同时,其实是忠于己,我们敬重他人的同时,其实在敬重自己,因为那个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和习气。
所以一个善良的人,对自己善良,对他人也善良,一个抱怨的人,他不只是抱怨他人,他也抱怨自己,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自我愤怒,因为那是他的习性和习气,所以我们要不断修的,其实看似是对别人的敬重,是对别人的忠心,实则也是内修的过程,是让自己养成新的习惯和新的品性。
“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刑是审判,审判一个人的时候,不要以为君主不知道,就开始作威作福,就是滥用私权了。再延伸一下,比如说现在做事情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去处罚或者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开始作威作福,甚至假传一些意思,这样都是不好的,都是在滥用私权的行为,这个都是不懂得敬重上位,才做出来的事情。
“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所以说事君是如天的,格论就是观点和道理,古人的观点和道理,就是这样的,这些事情更关乎,一个人的阴德,整个《了凡四训》,经常讲要积阴德,因为积阴德,天道会回馈给我们的,以前古人为什么都讲忠信,因为讲事君就是事天,事天就是在积累阴德,如果不事天,是给自己积累不了德行的。
一般古之圣贤,什么时候才会起义,才会赞同造反的事情发生,就是君主所做的事情不合天道了,不为民请命了,开始施暴政了,这个时候他是为天道的,就会众起而反之。
但是告诉我们,君就是代表的天,我们现在做事情也是一样的,更多的是敬重自己,对自己是忠信的,对事情就是忠信的,我们对他人就是敬重的,其实都是在不断地修自己内在的德行。
“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我们尝试着去看那些忠孝之家,他的子孙都是久远而昌盛的。绵远,就是久远之一。所以说一定要谨慎,引以为戒,我们按照这些忠信之义去做事情,按照忠信之德去做事情。
我们再延伸一下,忠信之家,有的时候人们会说不对,有很多忠义之士,不是受到了冤枉,受到了迫害了吗?他也不一定都长生。
其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不代表全部,因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无非是通过电视或者某一个比较有名的历史阶段,但是不代表全貌,还有更多的忠义之士,只是我们了解的不够多。
其二,比如说了凡先生,甚至其他很多历史故事的忠义之士,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宣扬他的精神?死而不亡者寿,他当时好像是受到了迫害,可是因为那些事情,他也有了更多的德行,也得到了更多的忠义之名,我们后世还在赞扬这些人。
我们后世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尊敬人家,还在学习古之圣贤的文化,所以流传的岂不是更久远吗?当我们懂得把时间概念拉长的时候,我们看的不是他当下的得失,而是后世所留的那些名望,和他留下来的那些精神,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