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隐秘的角落
大家好我是邵鑫。不知不觉呢,《古文观止》我们已经读完了三十篇。也有很多朋友说除了《古文观止》,还有没有别的推荐的古代的经典作品?那在今天我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著名的《史记》。
《史记》这本书,历史上有很多人都非常非常喜欢。可以说它开辟了一种史学的新的写法。在《史记》出现之前,中国的历史都是编年体或者国别体的写法。但是《史记》出现之后,纪传体成为了主流。我们后来的《二十四史》全部都是以人物为核心的纪传体史书。
那么除了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之外,《史记》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文学性。比如说鲁迅就曾经说《史记》叫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了史学地位之外,它的文学水平是非常非常高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并没有像历史上的这些史官一样简单地去记录事件。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大量的情感,和他自己的对于历史的认识。所以在读《史记》的时候,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历史上的著名的故事,还能够看到的是司马迁卓越的史实。
我们能够通过《史记》当中讲述的故事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讲《古文观止》的《留侯论》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古代的人真正的勇敢其实是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那这一点司马迁也是有同感的。比如说司马迁在讲韩信、在讲荆轲的时候全部都提到了这一点。而且司马迁自己其实也是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屈辱,只是为了完成他的写作《史记》的伟大的目标。
再比如说《史记》当中提到项羽,我们平时都觉得项羽是一个猛将,是一个武夫。但是司马迁告诉你,项羽是非常会带兵打仗的,他不仅仅是有匹夫之勇,他有他自己的战略、计谋。我们看到项羽在历史当中的形象可能跟电视剧当中的形象是并不相同的。项羽从小就有奇智,曾经他的叔叔项梁教他去写字,他(项羽)说,学了学,说没意思不学了。然后(项梁)又教他(项羽)去练剑,学了学,他又说没意思不学了。最后(项梁)说为什么你不学了呢?项羽说学剑只能做“一人敌”, “学书”只能写写姓名,我要做就做“万人敌”!所以通过这个我们知道项羽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的人。而且通过这个事很多人都判断,就是说项羽是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的人。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条,他(作者)是在告诉你项羽是一个天才。因为“学书”,项羽的字最后写得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看项羽的剑学得怎么样,他学了没多久,但是项羽在《史记》当中(被)记载了好几次,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就是他(项羽)一个人可以杀掉数十百人。在数十百人的围攻当中一个人都活不下来,就别人一个都活不下来,这是项羽非常厉害的地方。所以这里并不仅仅在告诉你项羽学着学着就不学了,他(司马迁)在告诉你项羽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人。他可能学没多久就已经学到顶了,学到头了,他觉得这个东西就没意思了。所以这是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可以去思考的地方。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说项羽到底为什么会输给刘邦?其实在用人上,司马迁是有非常明显的自己的主见的,就是他知道项羽在用人上出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比方说在《史记》的《项羽本纪》当中,司马迁就曾经讲到好几个项羽不会用人的例子:
第一个是鸿门宴之前,项羽准备去对付刘邦了,结果项羽的小叔叔项伯,跟刘邦军队里的张良两个人是好哥们。然后这个项伯曾经受过张良的恩惠,张良对他(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就提前跑到刘邦的军队里面去跟张良通风报信,说明天项羽就要来打刘邦了,你赶紧跑。因为当时刘邦是根本对付不过项羽的,但是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张良就说我去跟刘邦道个别,进去之后就把这事告诉了刘邦,然后刘邦就把这个项伯叫进来。刘邦是很会得人心的,一开始他(刘邦)先说跟这个张良说你跟这个项伯是什么关系?张良说项伯是我的兄长,我曾经救过他(项伯)的命。那刘邦接着就说,好,你的兄长就是我的兄长。把他(项伯)叫进来,“吾得兄事之”,我把他(项伯)当大哥。所以你看刘邦这样的会得人心的人,讲完这句话,张良肯定对他(刘邦)死心塌地。而项伯进来之后三言两语之间,刘邦就把项伯变成了自己的儿女亲家,这两边就已经结为姻亲,这是刘邦的得人能力超级强大。
但是反观项羽,项羽是怎么知道刘邦有野心的?是刘邦军队里边有一个左司马,叫曹无伤,给项羽报信说刘邦有心得天下,将会成为你的最重要的敌人。所以赶紧把他(刘邦)干掉,趁他现在羽翼未丰。结果等到刘邦跟项羽见面的时候,刘邦很会说话,他说哎呀,我一心等着你来,我就把你当大哥的,不知道是哪个小人在背后说我们坏话,使得我们之间有了误会,结果项羽脱口而出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了。
所以我们看这个历史,看《史记》的时候,其实是要去看这些细节,就是我们要去判断司马迁在塑造什么样的人。因为《史记》的特点是纪传体,纪传体永远是以人物为核心,就是他(司马迁)在讲每个故事的时候,背后都是为了去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还有一个就是项羽在鸿门招待这个刘邦,摆宴会的时候,司马迁刻意提到了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就是每个人的座位朝向是什么。它里边讲“项王、项伯东向坐”,就是项羽和项伯朝东坐;然后“亚父”就是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刘邦朝北;“张良西向侍” 刘邦带来的谋臣张良朝西作为一个侍卫侍奉在站着。
那大家知道其实鸿门宴的现场司马迁并不在现场,他其实并不知道谁是朝着什么方向坐的。而且哪怕他真知道,你想《史记》这样的惜墨如金的文字,我没有必要在里面告诉你谁朝什么方向坐,这个事有那么重要吗?所以我们就要去思考司马迁到底为什么要写这段细节?
那其实在当时呢,不同的座位的朝向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的。包括在今天有一些地方,比如说在我的老家山东,你去一个酒桌上,你瞅一眼谁坐在什么位置,你大概就知道他们的身份了。就比如说有的我们叫主陪,有的叫副陪,有的叫主宾,就是最重要的人一定坐在那个最尊贵的位置上。那在当时所写的项羽刘邦的那个宴会上,最尊贵的位置是什么座位呢?是东向坐,就是朝东坐,这是最重要的位置。我们今天简单的把它解释为一等座,一等座应该是谁坐的呢?应该是客人坐的,因为鸿门其实是项羽在请刘邦吃饭,叫鸿门宴嘛。那客人是刘邦,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个座位上面,排座位的时候,刘邦没有坐在最尊贵的客人该坐的位置上,他甚至连二等座都没坐,他坐在了一个三等座上。这说明什么?司马迁就想告诉你说明项羽目中无人。他(项羽)根本瞧不起刘邦,他(项羽)根本没把他(刘邦)当回事。这才是在鸿门宴上项羽最终放走刘邦的真实原因。
有人可能说是是因为项羽心软,心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把刘邦当回事。他(项羽)觉得无所谓,对我构不成威胁。他甚至连基本的客套的礼仪都没有遵守,把刘邦安排在三等座上。这是我们第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
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你看他(项羽)安排了谁坐一等座啊,他自己带着自己的叔叔项伯坐在了一等座上。他把谋臣,最重要的谋士放在了二等座,范增。他把这个刘邦的谋士(张良)放在了都不是个四等座了叫个站票,就站在那个地方啊,叫“西向侍”。通过这个我们还可以看出项羽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他对待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对他们不是完全的信任。而是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比较近的人,他(项羽)是非常信任的。这个也给后来他过度地相信自己亲近的像项伯这种人,而远离、怀疑范增这样的人埋下了伏笔。所以我觉得这是《史记》写得非常精彩的地方。
我们去读《史记》绝不仅仅是去了解历史事件,说历史上发生过什么。而是说通过读《史记》我们真正去体会到了原来历史是由人推动的。而这个人他自己的胸怀、他自己的格局,他自己的性格可能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所以我们既是在读史,也是在读人,这也就是为什么鲁迅在称赞《史记》(的)时候说它是“史家之绝唱”,也是“无韵之离骚”。所以在今天也给大家隆重推荐《史记》,希望大家都能够爱上《史记》,读懂历史。
好!
同样的心情,这才几篇就讲完了
我也以为讲一本书
古文观止不是228节吗?怎么现在只有93节啊
泊舟_pa 回复 @13485808qmi: 简介说精选 30 片
意犹未尽意犹未尽啊!
这就讲完了?
哎吆,我以为邵老师要把古文观止所有篇目讲完呢。实在是听上瘾了呀,没讲完,听的十万个不甘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