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留侯论》:能忍才能成大事(二)

【古人智慧】《留侯论》:能忍才能成大事(二)

00:00
19:13

第九十一课

《留侯论》:能忍才能成大事(二)


大家好,欢迎回到《古文观止》,我是邵鑫。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苏轼的《留侯论》。

下一段苏轼做出了一个评论,“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他说为什么富二代是不会跟小偷拼命的?很简单,因为你偷我的那点钱,不足以让我跟你拼命,我家的钱多了去了,可能我家里边有几百个亿,你偷去了一千万,我为什么要跟你拼命呢?我万一被你干掉了,我这个身价几百亿的,突然间为了一千万被干掉了,这不是很亏吗?所以苏轼问了这个问题,叫“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答案叫作,“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同样的,苏轼说我为什么不赞成张良去跟秦始皇拼命呢?因为“子房以盖世之才”,说你(张良)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你如此聪明,不做伊尹,不做姜太公,不去辅佐明君,最后真正地得天下,而去干一些刺客的事,即“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他(苏轼)说你(张良)这个事就属于太冒险了,如果你没本事,没有其他本事,你可以去做刺客。你比如说,我就是剑术高超,我没有别的能耐,我去像荆轲,像聂政,我去刺杀秦王嬴政,这是可以的。

但你明明有这么大的才干,你明明可以选择一个天下的主人,去辅佐他,去推翻秦朝的统治,你却不干。你却让自己这么重要的一条命去冒险,叫“以侥幸于不死”,这是我们觉得很不值的一件事情。相当于你家里边那么多钱,你跑去跟一个小偷拼命了,我们觉得太不值了,你应该忍一忍。苏轼说这就是为什么“圯上老人”,这个“圯”就是桥,这就是老人感到可惜的地方。

所以苏轼这个人太有才华了,他能够前后勾连,把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他(苏轼)说据我的推断,这个老人来找张良,肯定是因为认识张良。那他为什么要找张良呢?就是因为张良曾经干过一件不能忍的事。而这件事情,其实对张良来讲是不划算的。你(张良)这么有才,你去舍身冒险,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这个老人就想,你张良如果想要真正地成就大事,你还缺一个品质,这个品质叫什么呢?叫作“能忍”。

所以老人就故意地给张良设置各种让人不能忍的事,看你能不能忍。第一个叫作给我拾鞋,第二个叫作给我穿鞋,第三个叫作半夜就过来,反复地折磨张良,反复地磨炼他的性子。

后面就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说只有把张良的性子磨得特别能忍辱负重了,才有可能成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苏轼说老人跟张良讲“孺子可教”的原因是什么?不是说你尊老爱幼,真不错。不是讲这个,而是说你现在能够忍了,这太棒了,这才是这个老人教给张良的东西。

所以苏轼的这个观点石破天惊,就从来没有人这么讲过。大家看中的都是张良通过美好的品德,尊老爱幼,最后得到了一卷《太公兵法》,最后根据《太公兵法》,辅佐刘邦得到了天下。

但苏轼不这么认为,苏轼觉得张良本来就很有才华,他缺的是“忍”的这个能力。他真正得到没得到《太公兵法》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个老人的给他设置的难关,学会了忍辱负重。

所以从此以后的张良,就不再是那个冒冒失失的年轻人,而变成了一个城府很深的真正的谋士,这是苏轼认为老人真正教给张良的东西。

那讲到这里呢,苏轼就又再一次把这个话题展开去,我们再来说“忍”这件事情,讲到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楚庄王伐郑时候的郑国国君郑伯,郑襄公,第二个是勾践,灭吴之前的越王勾践。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当年楚国的(楚)庄王来讨伐郑国,来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力是比不上楚国的。但是当时的郑国国君郑襄公,把自己的上衣脱掉,牵着羊,就是像一个奴隶一样,把自己摆在奴隶的身份上来迎楚(庄)王。

楚(庄)王接着就说了一句话,说“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这样的君主,能够把自己摆的位置这么低,能够忍受如此大的耻辱,他(郑襄公)一定能够得民心。因为他不会把自己抬得位置很高,让别人觉得你高高在上。这种人一定是能够得人心的人,所以这个国家我们不能灭。灭了我们会有灾难的,因为老百姓的人心都是向着自己的国君的。于是呢,“遂舍之”,就舍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就撤兵了,这是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说勾践当年差点这个越国就被吴国灭掉了。在会稽山上最后穷困的时候,越王勾践把自己摆成一个奴隶的身份,简直就像臣妾一样对待着吴王,如此地忍辱负重。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践忍辱的事,卧薪尝胆。甚至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吴王的忠心耿耿,在吴王生病的时候去给吴王尝粪便,就这种事情他都干得出来。说这个人如此能忍,“三年而不倦”,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能够一举灭吴,回国之后重新振兴这个越国,最后把吴王干掉。

“且夫有报人之志 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他(苏轼)先是讲了两个历史上著名的例子,一个是郑国国君肉袒牵羊,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两个人都属于忍辱负重的人,最后全部都能够振兴自己的国家。

他(苏轼)说如果一个真正有大志的人,他不能够忍辱负重,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极低,这种人叫“匹夫之刚”,而这个人刚不刚呢?也刚,但是是匹夫之勇,是普通人的刚。所以在这里面,苏轼就把真正的勇敢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勇敢,比如说你骂我,我就敢出手打你;你打我,我就敢还手,这种是普通的勇敢。

还有一种勇是属于真正有大的目标,能够勇于忍受耻辱的这种人,这种人是更了不起的勇敢。

所以苏轼说,不要觉得一个人表面上怂就不是勇敢,不要说忍辱就不是勇敢。如果他是有更远大的目标,他是为了更大的这个目的,那是大勇,这是更厉害的人。

讲完之后,他(苏轼)又一次回到了这个张良的身上,“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这就是苏轼的推理。苏轼说老人为什么要找上张良,就是觉得张良这个人很有才华,但是张良的心胸还不够。所以如果说,他想要成就一番伟业的话,必须要“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必须要能够锻炼他(张良)的这种忍耐力。

然后他(苏轼)就讲“何则?”,就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叫“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你看老人让张良干这个事,是不是一个一般人都觉得受不了的事?就第一咱俩不认识,叫“非有生平之素”;第二是偶遇,“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第三是你让我干的这个活是个什么活?是一个“仆妾之役”,就是下人干的活啊,给我捡鞋,给我穿鞋。如果你连这个都能做到“油然而不怪”,你都能够做到忍得住,那你就能够真正地实现“秦皇之所不能惊,项籍之所不能怒”,就哪怕秦始皇,哪怕项羽,可能都没有办法在这个事情上战胜你。

那这里面的“惊”和“怒”,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刚好是跟我们第一段的,“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惊”和“怒”相呼应。所以这个苏轼就讲,这个老人给张良的这个训练,能够使得他真正地成为天下大勇者,他就已经发生了一个蜕变了,就不再是当年一怒之下雇买杀手,抡着大铁锤,去干秦始皇的那个年纪轻轻的张良了。而变成了一个有勇且有谋的,老谋深算的,有城府的张良,这样一个张良才能够战胜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帝国,才能够灭掉西楚霸王项羽所统帅的楚军。

那后面就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那因为张良还有个什么身份呢?他是刘邦的谋臣,然后苏轼就接着由张良的锻炼出来的“能忍”的品质,讲到了刘邦的“能忍”。他(苏轼)说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就是因为刘邦能忍,而项羽不能忍。项羽就是因为不能忍,所以“百战百胜,轻用其锋”

大家今天对项羽可能有误解,很多人觉得项羽是前面厉害,后面不行了,其实不是。项羽自己的话叫作,一辈子大大小小打了七十多场仗,没输过。项羽只输了一次,就这一次要了命。这是项羽的特点。

所以说项羽是被刘邦给耗死的,项羽就是因为不能忍,他(项羽)觉得你绝对不能欺负我,你绝对不能够背叛我,谁要背叛我就打谁,而且我百战百胜。

但是这个有个什么问题,你用兵过多,导致你的锋芒被磨没了,导致你的军队非常疲惫。刘邦呢?你每次打我,输了没关系,我的目的就是保存我的有生力量。所以项羽越打越累,刘邦越打越强。

表面上看是项羽百战百胜,刘邦经常失败。但是项羽的人越来越疲惫,刘邦的人越来越强大,这个区别就在于项羽不能忍,而刘邦能忍。所以说“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然后这个事,苏轼得到了一个这个推断,叫作“此子房教之也”,这就是张良教他的。为什么刘邦如此能忍?就是因为他旁边有一个特别能忍的张良,张良教会了刘邦忍耐。

当然有人说那是不是刘邦自己就能忍耐呢?不需要张良教呢?苏轼说并非如此。我们再来看历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故事。就是当年项羽带着军队围困荥阳的时候,刘邦的军队都被围在里边,差点就要被干掉了,这个时候刘邦派人去找韩信求救。韩信是刘邦的大将,带领军队在外边,韩信趁此提出了一个非分的要求,说能不能够封我为王,当然这个王叫“假王”,就说你封我为假王,我就更能够有话语权,能够带领军队怎么着,我就去救你。

所以其实韩信当时干的这个事是趁火打劫,趁着刘邦快不行了,项羽的刀架在刘邦的脖子上了,刘邦说韩信你快来救我。韩信说我有个条件,封我为假王。所以这个消息传到刘邦军队里的时候,刘邦非常生气,拍案大怒说:“我这个命都快不行了,我让你过来救命,结果你趁机给我提要求,要当什么假王。”当场发飙。

张良在旁边给他使眼色,意思是你想一想,你现在是有求于人,这个话如果传到韩信耳朵里,韩信还会救你吗?你得忍!所以刘邦马上会意了,接着补了一句:“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封他为真王,封他为真齐王。所以后来就在韩信的帮助下,打败了项羽。

然后这件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但是苏轼太聪明了,苏轼把这个事跟张良在桥上能忍这个事又联系起来了。他(苏轼)说刘邦的能忍应该就是张良教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历史里面提到,张良在旁边给他(刘邦)使眼色,所以他说这是张良的功劳。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说像刘邦这样的人能够忍得住,难道不就是因为旁边有子房张良在帮助他吗?所以他(苏轼)在讲张良的时候,他把三件事情勾连起来,这三件事情在历史上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人把它们看成有因果关系的。

第一件事情是张良很年轻的时候,曾经派刺客去刺杀秦始皇嬴政;第二件事情是张良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个桥上碰到一个老头,老头让他下去捡鞋,给自己穿鞋,最后教了他一些东西;第三件事情是张良后来辅佐刘邦的时候,帮助刘邦忍耐一时的意气,最后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

但是这三件事情,在苏轼这里看来是有关系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张良学会了忍。一开始张良不会忍,后来在桥上老人的帮助下,张良学会了忍。学会了忍之后,教给了刘邦,也能够忍,所以刘邦才得到天下。

所以整个文章围绕着一个字去展开,叫作“忍”这个字。

那后面,最后一段,苏轼说“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这讲到的就是司马迁的评论,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有专门给留侯的这个传记,给张良的传记。然后司马迁提到了一个事,他说我看到张良的这些计策如此厉害,我以为张良一定是一个长得魁梧奇伟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出出这样魁梧奇伟的计来。

但是没想到,见过张良的人,因为张良是在西汉初年,很多人见过他。见过张良的人说张良长什么样呢?是“状貌如妇人女子”,长得很白,长得很温柔,长得很小巧。就感觉这个人长得,书生,很弱,就书生气。说这种人竟然能够指导着刘邦打天下,这不可思议。司马迁也觉得“不称其志气”,(张良长相)跟他的能力,跟他的志向匹配不上。

但是苏轼说“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说这才是张良!因为张良是一个胸怀大志,但是极为能忍的人。你在面上反而看不出来他的志气。所以在太史公司马迁不能理解的地方,苏轼说恰恰就是合理的地方。

所以我们看这个文章,我们知道苏轼不愧是千古文豪,特别了不起。

第一是,有自己的见解。

第二是,他读书不是死读书。他读书的时候把这个前后,张良所有的这些事情,全部都勾连起来看;

第三就是,苏轼的这个见解是很了不起的。就是真正能够成大事的人,是能忍的人,而不是好勇斗狠的人。好勇斗狠,你可能能够逞一时意气,逞口舌之快,但是你很难实现远大的目标。

这是苏轼教给我们的一个道理,就是如果我们真正的有远大的志向,我们必须要什么呢?要忍受眼前的屈辱,忍受眼前的苟且。

前些年有一句话大家很熟悉,叫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其实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志向真的在诗和远方的话,你必须忍受眼前的苟且,你连眼前的苟且都忍受不了,你谈什么诗和远方?眼下的路都不想走,说什么千里之外的。所以我们中国古代人也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想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从眼前的一步一步走起。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叫作忍耐的能力。这个忍耐不仅仅是在忍受别人的侮辱,也是在忍受很多也许你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

你像今天很多人都说,我特别想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但是我忍不了这个,我受不了那个……那实际上苏轼告诉你,如果你连这些小的屈辱,连这些自己不爱做的事,你都受不了,你是没有办法实现那个远大的目标的。

所以这是我们今天讲的这节课程的副标题——能忍才能成大事。

好,关于今天的这篇文章,苏轼的《留侯论》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再见。

课后思考

《论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都忍不了,更别说远大的抱负与长远的谋划了。古人一直很看重“忍”的质量,它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美德之一。苏轼的《留侯论》同样也是围绕着“忍”展开论述,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张良成功原因之一是“能忍”,谈一谈你对于“忍”这种品质的见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陶妞妞儿_静

    很喜欢您的课!必二刷!

  • 米珍珠曹刿

    我再说一遍,讲的真精彩!

  • 贩卖星云_咏恒

    好听

  • gigegssxv1urqb2f2hsy

    yu 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