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人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次,当严查

评论1+1:人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次,当严查

00:00
04:40

据报道,福建厦门女生璐璐从好友处得知,一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该馆建立于2016年1月,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网页上记载了璐璐的详细信息,甚至还有她的“死亡原因”,然而她是个好端端的大活人。

法院审理认为,平台未严格履行审核责任,未要求注册用户进行实名认证,致璐璐人格权被侵害,遂判决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人民网:谁在捣鬼?应该查个一清二楚

太膈应人了!此事无论是谁干的,无论持有什么理由,都让人难以承受。这种做法,不合情理,也涉嫌违法。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看待此事,更让人愤怒。受害者璐璐有权利讨个说法。如今,涉事平台已被法院判决承担侵权责任,这对当事人是个安慰。设置祭奠纪念馆,关乎当事人的人格权,平台岂可失察?严格审核被纪念人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设立者与被纪念人的身份关系及,这是平台应尽的基本责任。否则,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平台对他人人格权益进行侵害,岂非荒唐?人活着却被祭奠,谁在捣鬼?应查个一清二楚。此事尽管蹊跷,但不是没有留下蛛丝马迹。一个细节是,纪念馆设有灵堂、网上墓园等动画背景,都放着璐璐的头像,另外还设有“音容笑貌”模块,发布了10张璐璐的生活照。不难判断,此人跟璐璐或许较为熟识,对于这样的人需要严查,他绝对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极目新闻:网络祭祀乱象丛生,难寄哀思

网络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祭奠形式,本是一种文明、绿色、健康的祭奠方式。尤其是在受到疫情、时间、地理等客观因素制约无法到现场时,“云”祭扫可以让在远方的亲友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然而,网络祭祀却是乱象丛生,创建和登录不需要提供任何信息,被祭奠中甚至有大活人。为了方便“云”祭祀,不少公司均推出了对应的客户端或者网站。然而有记者体验发现,部分网站注册并不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为逝者创建的“纪念馆”也同样不需要真实信息,可以随手填写。照片甚至可以随意上传一张表情包,而这些信息也没有任何审核。如此随意的网络祭祀平台,真的能让人安心寄托哀思吗?“活人被祭奠”不仅让当事人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其个人隐私信息也被泄露和公开,甚至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对违法者而言,这种“恶搞”几乎毫无成本,而受害者几年甚至数十年都不知情,得知真相后,要想删除却要多方联系,恐怕还会出现“证明我是我”的难题。

红星新闻:监管要长出“牙齿”,严惩乱象

网络祭祀,这项本可利民的行业,为何成了侵权的“重灾区”?说到底,无外乎利益。在一些网络祭祀平台上,香、蜡烛、鲜花、火供、鞭炮等一应俱全,除个别项目免费外,许多项目只要点击就会跳出充值页面。一辆“豪华轿车”88元,一个包含“专属音乐”“专属纪念皮肤”等功能的“至尊纪念馆”一年收费588元,10年收费1888元。标价颇高的豪华汽车、私人飞机、高级别墅、名牌手表等充斥网络祭祀平台。为了创造更多利润,这类网络祭祀平台钻了监管的空子,放松对于网络祭祀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及被祭祀者的真实性核查。大活人被人在网络“祭祀”,平台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网络不是法外空间,本该是绿色、文明的网络祭祀,决不能再任各种乱象像脱僵野马一样狂奔。担起责任、切实整改,堵住漏洞,是网络祭祀平台必须要做的。行业监管也要长出“牙齿”,网络祭祀,只有依法走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健康地前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